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练习作业有效率,实现教学环节最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新彦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联系课堂内外设计开放性的语文作业,注重各学科间的融合,作业突出“精、活、疑、新、难”,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拓宽语文覆盖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和提升知识觉悟,对于提高教學实效起到促进作用,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关键词:练习作业;有效率;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的语文教师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题,在各方面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多种新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悄然兴起,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注重课堂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练习作业方法的研究,许多作业局限于教材,或注重于读写,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练习作业就成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就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一、语文练习作业现状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唯有成绩弄成败,大多数教师以高考为导向,教学的重点、讨论的焦点都是以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中心。教师受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抓基础、促成绩,急功近利、强化速成,作业形式单一、模式固定,布置作业着眼于课后练习,课程辅导资料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大量的重复性作业。而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很少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业。笔者曾经对高二年级三个班做过调查,120项作业中,朗读背诵作业有7项,经典名著阅读占2项,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课后习题、作文、抄写、课前预习和辅导资料上的书面作业,规定统一作业多,拓展、自主选择的少而又少。教师将学生作业当作应付检查,学生将作业看作完成任务,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苦恼。
   二、练习作业的目的
   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宽和深化,使知识具体化并形成与新知识相应的新技能,是使学生学会审题、剖题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的一次检验,是学生将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初步的运用、巩固和深化并使之系统化、概括化、能力化的迁移转换系统工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将知识、能力、觉悟融为一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教师讲解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重点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练习作业来达到知识的拓宽、延伸和深化,是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练习作业也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学生的努力甚至克服一定的障碍,独立地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毅力。
   练习作业主要有:当堂训练,通过当堂训练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在设置作业的时候要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练习,做到因材施教,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尽其所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教材章节后的练习是对本篇课文的总结和巩固,能达到研讨与练习的目的,相对来说这部分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自己很难总结做出正确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答题的思路和方式方法给予指导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其次是配套练习作业,教师布置的课后复习练习作业,每次测验、考试的考题练习作业。它们都在不同程度或多或少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构成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
   三、打破传统的全收全批全改练习作业模式
   传统的全收全批全改练习作业耽误时间、浪费精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是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技能的应用能力衡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应减少在批改练习作业上的时间,更不能为应付领导检查全收全批全改,同时这种状况还会影响到教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收全批全改练习对学生改正错误无多大作用,教师背着学生批改作业,作业本又不能及时发到学生手中,学生的作业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不能达到对知识及时的强化吸收作用。不仅如此,当作业本到学生手中后,学生一般只注意评语和等级,并不深究教师是怎么批改的,也不一定会深究错误原因,只会照批改的字样抄上答案。学生的这种改错只能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不能诊本。为了使学生彻底改正错误,教师又不得不重花时间讲解,于是时间被耽误了,计划乱了,教师累了、烦了,全收全批全改的作业成了教师的一项重负。
   学科核心教育的养成也离不开作业改练的同步转变,在学生的作业上要能反映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语文学科又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只是学习应付考试的知识更多的是人文素养的养成,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最初都要在语文学科中体现出来,所以在评改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发展动向。比如在一个学生的作文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放学回家我一听见母亲的唠叨与谩骂顿时我的头都要爆炸了,我恨不得过去摁住母亲的喉咙或者离家出走再也不走进这个家门。”看到这段话,如果批作业的时候忽视了该学生的思想动向,那么后来他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堪设想,这就是反映学生作业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时候我们要和学生及时沟通进行思想的沟通和疏导,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请家长进行协助开导。
   四、创设新型的作业设计
   当堂训练作业,由于经过了讲授,启发自学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完成了对本节课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基本上学到了新知识,这时学生的心态是希望迅速地将自己刚学到的新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作业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为训练做好了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这时教师就应适时出示经过精选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课堂练习题,以满足学生的渴望心态,指导学生当堂完成以巩固和消化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达到让学生撑起杆子摘到果子的课堂教学实效。    教材章节后和配套练习题,它们是教材编写专家精心拟定的,有一定的梯度和难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此类作业,不必全收全批全改,可采用全抽批、同桌互改、師生问答互改等方式解决,也可利用专门的作业课在教师预测学生错误和吸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学情后,对于一般性错误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发现,认真探究,只有找出错误所在,分析错误根源,才可以从错题中吸取教训,防患于未来。
   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作业,一般说作业难度大,能力运用显著,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具有综合性、典型性、代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运用,侧重于练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审题、剖题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它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多向性,对此类题的指导练习可采用讲座形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每次测验、考试后的考题练习作业,它们具有综合效用,必须是在教师批阅之后在课堂上讲评,先让学生听懂,然后按照规定让同学们自查,通过核对、错题重做、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评要符合一看(看懂题意)、二想(想应该怎样做)、三动手(想好了再动手)、四查(检查所拟答案是否符合要求)的程序。教师要控制解题方法,总结和交给学生解题的钥匙——“十要诀”:审题要准,扣题要紧,题型要明,角度要正,层次要清,分析要透,要点要全,语句要精,格式要规范,书写要整洁。
   五、拓宽语文覆盖面,优化语文练习作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当联系课堂内外来设计开放性的语文作业,注重各学科间的融合,不能让作业仅仅局限在巩固基础知识,而应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从而拓宽语文覆盖面,优化语文学习氛围。
   新型的师生间关系是开放的、互通的、共享的,而不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阅读名著或好文章,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好词好句进行摘录、编写内容提纲或绘制思维导图、撰写读书心得或读后感。经过一定时间后组织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可以分享读书心得、可以交流思想情感,一个词语、一句好话、一种情感交流都是同学间心与心的交流,激发彼此间对语文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从而学生的作业质量得到快速提升,新的思潮在在青年一代中迸发。
   对待练习作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制地进行,要进行多次的反馈,因为学生对待作业练习的态度与作业后间隔的时间长短成正比,须针对学生主体的实际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必要的启发指导。
   练习作业的题目要突出“精、活、疑、新、难”五个字。“新”就是形式新颖多样,不断能给学生带来趣味和新信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精”就是要有针对性,能达到训练要求,以一带十,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活”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求异思维的条件,创造思维展开的情境,以使学生从多方面着手分析,寻求最佳解题办法;“疑”就是要给学生布设疑点,能不断激起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难”就是要特设一定障碍,引导学生在克服障碍中经受锻炼,磨炼意志,品尝问题得以解决的无比快乐。
   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多条渠道进行练习作业,在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它能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和升华知识觉悟,对于提高教学实效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小青.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2]王天义.实施异步教学,大面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J].异步教学研究,2009(7).
  [3]徐金灿.新·活·疑·巧──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J].宁夏教育,1996(1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