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吃对了,降低中风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正修

  中风,现代医学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俗称“偏瘫”。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没错,这些都是中风的不同症状,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从病理上说,这些症状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所导致的,通俗地说,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它总爱突如其来地“偷袭”人类,致残致死。无怪乎古代中医“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将它居首,现代医学也将中风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中风;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每6秒鐘就有1人因中风而永久致残。我国已成为中风的重灾区,目前居民中风的风险率已高达39.3%,其中,男性风险率超过40%,是世界唯一男性发病率超过女性的国家。《柳叶刀》在对我国居民1990~2017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亡率第一的不是癌症,而癌症中的肺癌仅排第三,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中风”。
  但中风也没那么可怕,并非不可避免。《柳叶刀》一项分析指出,其实90.2%的中风是由可调节的风险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只要调节得当,九成中风有可能避免。
  除了年龄、遗传因素,可避免的中风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食习惯不健康、缺乏身体锻炼等;2.代谢因素:最常见的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3.环境污染:比如空气污染、铅暴露等。在这些危险因素中,代谢因素多数也受日常饮食行为习惯的影响,可以说行为习惯对中风的发生“贡献”最大,而它恰恰也是最可控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避开包括饮食在内不良的行为习惯,大部分中风是可以避免的。
  防治中风,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中西药物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饮食调节也很重要。吃对了,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在中风的危险因素中,饮食是重要的一环。针对不同的患者人群,有不同适宜的饮食良方,比如:
  高脂血症患者
  高脂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临床上,高脂血症患者可有眩晕、心悸、胸闷、健忘、肢麻等自觉症状,也有部分人虽然血脂增高却没任何症状。这类人群日常饮食应低脂、低糖,限制胆固醇,多吃脂肪低的食物,如黄豆、绿豆、扁豆、赤小豆等豆类,甲鱼、鲫鱼、淡水鱼等鱼类,苹果、桔子、山楂、韭菜、大葱、大蒜、西红柿等果蔬类,香菇、紫菜、海带等菌藻类可适当选用。适当喝茶也可以降低血脂。
  高脂血症患者应尽量少食或不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脑、内脏及海产品如鱿鱼、贝类等,忌大量饮酒。
  食疗方有山楂消脂饮:鲜山楂30克(干山楂15~20克),荷叶15克,生槐花5克,草决明1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放锅中煎煮,去渣取汁,加白糖少量调味,代茶可常服助降脂。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中风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中风风险越大,建议65岁以上的长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尽量控制在150/90mmHg以下。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外,日常还应该禁烟、酒。因为吸烟会刺激血管收缩,饮酒过量或喝烈酒会使血压升高。另外,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也应慎用。高血压患者还要防止便秘,可吃粗纤维食物、新鲜蔬果,如苋菜、苦瓜、芹菜、苹果等均可。
  食疗方有菠菜拌麻油:鲜菠菜置沸水中烫3分钟,以麻油拌食;木耳炖冰糖:白木耳或黑木耳3~6克,浸泡过夜,加适量冰糖炖2小时,睡前服用。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可以将脑中风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风险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增加7.2倍。建议治疗糖尿病的理想目标是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老年人血糖控制可稍松动,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7.0%,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即可。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主食量,做到定时定量。主食量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一般人每天主食量在250~35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50克,肥胖者200~250克。容易饿的可以选用含碳水化合物量低的蔬菜、水果充饥,但谨记要严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宜多食各种豆制品和叶菜类等新鲜蔬菜,以及猪、牛、羊的瘦肉部分;最好不吃甜食、油炸食物等。
  食疗方有玉米须猪胰汤:玉米须30克,新鲜猪胰一条,食盐少许。猪胰洗净后切块置于锅内,玉米须洗净后剪碎撒于猪胰表面,加适量清水文火炖煮40分钟即可,可常服。
  (编辑 赵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3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