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解决路径,进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3-0023-25
  Some Considerations on China’s Curr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SUN Jie, LIU Lujing, CHEN Xiaom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construction spee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dvancing steadil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still gri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 is still in a critical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s rural areas, then, on the basis of it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aim is to furth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are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了重要战略决策,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这在新的层面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当前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农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爆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是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人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就会不断改变自然、破坏自然,而自然会以另一种形式“报复”人类。因此,人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1.2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生态文明是人類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根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才能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支持。
  2  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近年来,农村经济逐渐发展,在乡镇企业不断增加、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农村乡镇企业大都是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大多以煤炭为主要生产动力,并且大多数乡镇企业缺乏废气、废水的处理设施,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地及河流中,给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日益加重,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传统落后,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硬化,加上塑料薄膜的使用,更加加剧土壤污染,桔杆焚烧,也造成农村大气污染。乱垦土地,乱砍乱伐树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破坏农村生态平衡。   再次,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大量的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被忽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并且农村生活垃圾、厨房剩余垃圾乱扔乱倒现象普遍,垃圾分类得不到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整体处于“脏乱差”的状态。农村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乱堆乱放乱排,污染地下水及河流。
  2.2  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大多数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落后,只知道从自然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深入,不懂得与自然和谐共生,缺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农村生态教育缺失,农民只关注自身利益,对破坏自然的负面影响关注不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层面。农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意识到自身生存的行为如烧火做饭、焚烧秸秆、使用化肥农药等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其次,农民的法律意识缺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缺乏认识,很多农民对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自知,对他人违法的行为不制止。农村生态文明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农村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较少,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机会很少,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也很少。
  2.3  缺乏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实行以来,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开始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制止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根本问题。政策和法律的束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不达标的工厂、企业以及养殖户被迫关停,农村居民失去经济来源。用于处理农村污水、垃圾等的设备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4  政策法规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较少,缺乏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另外,现有的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农村面积广大,分布散乱,法律覆盖不全面,不能及时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且对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震慑力不足。
  3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  改造乡镇企业,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对污染较大的乡镇企业进行改造,引进污水处理装备,开发低碳节能产业,推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清洁生产。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检查与监督力度,禁止对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污物进行排放,对已经污染的水源、大气及土地进行治理,通过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的方式,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并且要预防和打击新的可能出现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行为。
  我们要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和创新绿色生产方式,加大高污染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充分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其他自然资源,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推广有机肥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广节水灌溉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节约水资源。
  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推广普及农村沼气池,将牲畜的粪便、秸秆、生活垃圾等通过沼气池发酵变成清洁能源,用于日常生火做饭,减少煤炭、木柴的使用,降低大气污染,另外,沼气池的废物残渣可以作为肥料用于种植农作物,减少化肥的使用。沼气池的应用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产生清洁能源。美化乡村环境,积极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整改乡村风貌,合理规划布局。
  3.2  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积极在农村地区宣传和推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宣讲会等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让农民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拓宽农民参与渠道,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普及环保知识,鼓励和培育农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学习和使用生态知识,让农民学会处理基本生活垃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资源循环利用,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减少塑料用品的使用,垃圾分类投放,节约用水。同时要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农民环保法律意识,让农民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从根本上控制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
  3.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环保技术
  随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广,近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农村垃圾处理站不断建成和完善,在农村安置垃圾桶,定期收回垃圾集中处理。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环卫设施、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另外,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投入力度
  同时,要创新环保技术,在治污防污方面研发新技术,在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也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做到绿色农业生产。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推广沼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4  健全农村环保政策法规,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当前,各种有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法规相继颁布和实行,农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控制,但仍有待改进。要破解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障碍和短板,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从立法层面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坚持城乡一体化立法,加强农村生态立方,针对农村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立法空白区域制定专门法律,补齐农村生态法律短板。要依据农村环境的整体特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制,加强监督与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法律保障。同时,要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加強基层环保队伍建设,提高农民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许俊达,何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启迪[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23.
  [2] 赵立冬,李雪.关于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83-84.
  [3] 王相丁,张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89-91.
  [4] 刘思聪.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5] 张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9,(09):35-37.
  [6] 梁枫.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编辑:李丹)
  收稿日期:2019-11-23
  作者简介:孙洁(1997- ),女,山东临沂人,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刘录敬(1976-  ),女,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会计。
  通讯作者:陈晓明(1969- ),男,江苏宜兴人,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和营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