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绍梅 王启合

  [摘要]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具有职业导向作用,有助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衔接。当前实施1+X证书制度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包括1+X证书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基础、产教双向对接渠道不顺畅、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缺乏国家层面的认证标准体系、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三教”基础较为薄弱等。为了做好制度的试点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学校层面要积极建立1+X证书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办学形态,开发面向“X”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大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建立1+X证书的协作认证体系,尽快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夯实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的基础。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考核标准;国家资历框架
  [作者简介]周绍梅(1985- ),女,山东莱西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四川  南充  637131)王启合(1987- ),男,四川渠县人,西华师范大学,讲师,硕士。(四川 南充 63700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7-0012-0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我国亟待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在2019年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样化的职业技能证书。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规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试点内容,通过在专业结构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推动1+X证书制度的落实,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本领,努力化解就业矛盾。201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健全协同推进机制、规范考核颁证、完善财政支持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指导。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有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发展。明确1+X证书制度的价值,正确分析当前实施1+X证书制度的阻碍因素,有助于1+X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策略。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总结相关的实践经验,可以为1+X证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发展中的价值
  1+X证书制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制度体系,能够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厘清1+X证书制度的价值,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1+X证书制度的关注程度。
  (一)1+X证书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
  1+X证书制度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毕业证书的制度改革,实质上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职教20条”当中关于启动该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部分,第一句话就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揭示了1+X证书制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的本质属性。首先,1+X证书制度与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基本要求和特色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1+X证书制度当中的学历证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相一致,职业技能证书与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特色要求相一致。落实1+X证书制度的同时也是一次深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次,1+X证书制度打破了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壁垒,将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职业院校的任课教师必须重新组合当前的课程,大力调整课程结构,增加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证书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1+X证书制度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1+X证书制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通过“通用基础内容+专业基础内容+可选择内容”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能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
  1+X证书制度凸显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征,与普通教育有本质的区别。1+X证书制度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取得“X”证书才能畢业,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的门槛。为了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必须进行制度方面的革新。首先,1+X证书制度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证书管理制度进行革新。以往的“1”与“X”证书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管理的局面已经很难适应1+X证书制度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实现“1”与“X”证书的对应联系。其次,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避免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X”证书而进行重复学习。同时,需要完善试点院校的学分积累与转移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分银行,帮助学生进行学分的认定与转换,提高教育与培训的效率。将1+X证书制度与学分认定制度相结合,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建立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最后,1+X证书制度有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入。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缺乏持续改革的内生动力。实施1+X证书制度之后,职业院校能够及时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要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高效地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
  (三)1+X证书制度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缺少话语权。1+X证书制度为校企合作的深化提供了契机,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X”证书的开发与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可以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推荐意见,还可以通过参与“X”证书的开发过程,充分表达自身的人才需求,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监督人才需求的落实情况,与职业院校共同负责学生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帮助企业增加在校企合作中所获得的利益,有效提升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能够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关系,构建校企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经过长期的战略合作,校企之间可以形成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四)1+X证书制度具有职业导向作用,有助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衔接
  1+X证书制度的建立,能够通过证书的形式发挥职业导向作用。职业院校很多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方向和动力,学历证书时刻提醒学生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生指明未来就业的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持续不断地努力。1+X证书制度不仅具有职业导向的作用,还能充当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沟通的“桥梁”。“X”证书不仅面向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也面向社会人士。根据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修订“X”证书的考核评价标准,可以用“X”证书标准引导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社会人士的职业发展方向,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符合需求的人力资源。依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需求,开发与之适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二、在当前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实施1+X证书制度的阻碍因素
  虽然1+X证书制度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成为实施1+X证书制度的阻碍因素。
  (一)1+X证书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基础,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职教20条”为1+X证书制度指明了发展的大方向,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也规定了制度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但1+X证书制度还不够成熟,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实施该制度的总体框架还不够完善。首先,对于1+X证书制度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还不够完善,缺乏典型的实践案例供参与试点职业院校参考,当前试点院校也只能从自身实践摸索中总结工作经验。试点院校在具体落实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风险。例如,在制度运行之初各方面的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何应对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风险,以及推行新制度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治理风险。其次,1+X证书制度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发展规划。当前的1+X证书制度还处于试点阶段,对于未来5~10年的长期发展还缺乏一个系统的蓝图,最终1+X证书制度能够落实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最后,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缺乏定期量化的考核标准。国家对于试点院校取得的成果缺乏一个量化考核的标准,这样很容易打消试点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的积极性。加上国家尚未建立经费与试点成果关联的激励机制,长此以往,职业院校容易产生倦怠心理,1+X证书制度的长期推行将会受到很大的阻力。面对这一现状,当前1+X证书制度的相关部门需要尽快明确制度相关的责任主体,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为1+X证书制度的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产教双向对接渠道不畅,多元主体缺乏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积极性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产教融合势在必行。但是,当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在产教融合当中缺少话语权,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产教双向对接不畅,这给1+X证书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除了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还包括社会公众以及培训评价组织。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尚未达成,导致行业企业在1+X证书制度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同时,社会公众和培训评价组织也缺乏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对于新鲜事物非常敏感,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更多的是警惕的心态,在对1+X证书制度了解不够全面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对其认可。培训评价组织是负责职业培训与评价的第三方机构,但不同培训评价组织所提供的服務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一个统一的遴选标准用以甄别培训评价组织的好坏,导致培训评价组织也很难发挥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1+X证书制度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和国家层面的认证标准体系
  为了落实教育领域的“放管服”,2018年国家废除了将近一百种职业资格证书,整顿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市场秩序。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量较少,1+X证书制度还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分别管理,多头管理造成各方面权责不清,学分的累计和转换存在一定困难,学生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能代替学历教育中相关学科的考试成绩,重复学习造成教学资源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考取更多的“X”书。在实施1+X证书制度之后,与“X”证书相关的考核与管理工作更加复杂,而当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量不足的现状,很难满足逐渐增加的职业技能评定需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还缺少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认证标准体系,与此相关的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以及企业实习等配套标准也尚不健全。
  (四)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无法满足1+X证书制度提升人才规格的要求   首先,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较为薄弱,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尚未建立,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横向交流存在困难。国家资历框架是以各行各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基础,合理评价各类学习成果,最终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互换。然而,当前我国现有的资历框架实践都是区域性的,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资历框架体系。我国需要尽快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的相关制度,以增加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其次,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缺乏连贯性,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贯穿终身的过程,学习者需要不断进修才能保持自身理念的先进性和技术技能的熟练性。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能够激励学习者持续学习,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还缺乏一个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缺少相互联系的关键纽带。再次,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偏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人才评价体系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规格需要从改变人才评价体系开始。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融入当前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还要倡导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熟练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需要转变人才评价的重点,从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变为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1+X证书制度提倡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需要考取的“X”证书,自主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1+X证书制度实施之后,以往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三教”基础较为薄弱,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三教”基础指的是教材、教法和教师。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更新较为缓慢,难以及时融入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动态,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度,能够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数还是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较弱,“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不足,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还比较传统,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听课,整体的学习效率较低。“职教20条”当中规定,2019年开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从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职以上学历的人才中进行选拔,从教师招聘的源头严格控制缺乏实践能力的人员成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对比“职教20条”的要求,当前我国“三教”基础较为薄弱,难以适应1+X证书制度的推进。
  三、基于1+X證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有序推进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
  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身角色,着力开展以下工作: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建立严格的证书进入与退出机制,规范证书的审核程序,着力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新设立的职业技能证书必须经过严格的调研论证,重点是要根据行业企业的新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立。职业技能证书的退出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判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证书可以适时退出,以提升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政府相关部门还应逐步完善证书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规范证书审核程序和标准,健全证书的动态调整机制。其次,政府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发挥培训评价组织在“X”证书管理制度当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做好职业技能证书的顶层设计工作之后,由培训评价组织具体负责实施职业技能证书的标准开发、培训服务、审核评估、动态调整等相关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完善培训评价组织的准入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严格规范培训评价组织的行为,发挥培训评价组织管理职业技能证书的作用。再次,地方政府部门应响应国家“放管服”的要求,充分调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1+X证书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制度当中的“X”证书只有与区域特色紧密联系,才能发挥该制度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作用。这就需要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区域内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区域内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1+X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下放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自主权,以便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政府部门应逐步完善1+X证书制度的配套制度,如运行机制、投入机制、监督机制、信息化管理机制、基础条件保障机制等。
  (二)建立1+X证书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办学形态
  职业院校为了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必须对当前的教学团队和办学形态进行改革。首先,建立“双元”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一支极具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大力引进企业优秀员工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职业院校内部的教师也需要尽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实现教学创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其次,职业院校可以适当延长部分学生的学制。1+X证书制度的实施,学生考取“X”证书的压力较大,很容易影响学习质量。如果可以适当延长部分学生的学制,为学生提供在校继续学习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考取更多的“X”证书,有效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学生在校继续学习期间,也可以选修更高学历的专业课程,为取得更高的学历学位证书积累学分。再次,职业院校不应限制学生考取“X”证书的种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来明确所要考取的“X”证书,这些证书可以与所学专业相关,也可以进行跨专业选择。这种办学形态的创新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先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后考取学历证书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在校学生,还面向社会人员。部分社会人员的专业技能较强但学历较低,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职业院校与社会培训组织可以针对这类人群展开合作,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三)开发面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微观课程组织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1+X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应尽快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改革课程结构,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考取“X”证书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专门的“证书课程”,充分考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学生的要求,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之处。其次,改革课程内容,由“单一向度”向“多向度”发展。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往单一知识向度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院校需要将知识向度与其他向度相结合,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开发更多具备行动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课程内容。此外,职业院校还要将分解向度与综合向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改革课程实施的方式,实施微观课程组织改革。职业院校要不断将企业真实的业务项目纳入具体的课程内容中,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专业的教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产教融合的学习情境。传统的教研室可以转变为双元治理的微观课程组织,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融合,满足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求。
  (四)制定“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建立1+X证书的协作认证体系
  “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就是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每个专业的职业技能标准。只有国家考核标准明确之后,其他相关部门才能按照这个标准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等相关内容。因此,“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基础,任何其他标准都建立在这个基础准则之上。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该标准,更多地采纳用人单位的意见,并要求相关部门依照该标准出台配套的标准,形成完善的“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体系。其次,为了更好地提供证书考核服务,应尽快建立“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X”证书的考核应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每年都要根据情况进行题库的更新,紧跟各专业的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再次,建立末位淘汰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整体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即证书考核成绩在最后10%的学生三年内不能再次参与本证书的考核。这种机制不仅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公信力。再次,做好试题保密工作,随机分配监考教师,提高“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在分配监考教师时采取回避的原则,本校教师不能监考本校的学生。同时,采用动态遴选的方式确定每次负责实施“X”证书考核评定工作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国家相关部门采用项目招标的形式确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督促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严格执行“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最后,建立1+X证书的协作认证体系。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职教集团进行联盟,联合更多其他职业院校和区域內的企业,形成协作共同体,共同落实1+X证书制度。协作共同体内的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开展课程教学、证书考核、职业技能评价等方面的合作,有助于优化职教资源,提高1+X证书制度落实的效率。
  (五)尽快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夯实1+X证书制度系统构建的基础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国家资历框架提供详细的等级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资历框架体系,打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壁垒,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全国范围内的资历认证提供依据。根据1+X证书制度的试点运行要求,我国应加快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进程,完善资历等级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鼓励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兑换相应等级的资历。其中,加快学分银行系统建设,帮助受教育者进行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换。通过学分银行系统,学习者可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进行衔接,所学习的课程既可以用来兑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用来获得学历证书,形成“1”与“X”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六)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共享化信息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技能等级培训工作
  为了尽快推动1+X证书制度的落实,宣传工作必不可少。汇总1+X证书制度的相关信息和试点情况,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共享平台,及时更新1+X证书制度的相关情况,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该制度的关注度。1+X证书制度不仅面向在校学生,还面向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社会人士,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因此,政府部门还需要大力宣传,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参与制度实施的多元主体,扩大1+X证书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沟通多元主体,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情况选择相应的培训项目,实现自助式一站式的职业培训服务。在具体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职业院校的持续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出宝贵建议,帮助职业院校和培训组织提升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培训评价组织要发挥作用,承担具体实施“X”证书的重任,包括制定考核标准、提供培训课程、实施考核过程、发放证书等。
  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既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助推职业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围绕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要求,以“职教20条”为纲领,加快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明确办学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浩泉,陈岸涛.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框架的困境、借鉴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9(8):144-149.
  [2]许远.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32-40.
  [3]柯霜.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9(5):10-12.
  [4]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13-18.
  [5]张培,夏海鹰.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逻辑特征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35-41.
  [6]季欣.服务1+X证书制度的学分银行信息系统之业务模型构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4):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