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学习 让学生绽放光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活动中,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基于他们的已有经验、兴趣和爱好,最大化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课题的确定到设计方案,再到研究过程,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努力探索与实践,从而获得结论。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35-02
  引 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填鸭式”教学,它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经验,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各项活动过程中亲身进行体验、感悟,然后发现、剖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反思,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家长过度的“关爱”和“呵护”下,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思考的机会就被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而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升学率,很多学科教师选择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被迫接受大量的知识,因此许多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式的,自主学习成了一句空话,而且学生对家长、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
  二、培养学生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
  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独特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爱好和优势,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为每位学生各自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主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教师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做事坚持并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等一系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丝毫不感兴趣,那么即使家长与教师再怎么规劝也于事无补,即使迫于教师、家长的压力进行被动学习,也会收效甚微。并且一旦外面所给予的压力消失,他们的学习状态也会随之转变。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需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他们会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并且会为了他们所需要的结果主动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此之中展现自己的热情与才华。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想让学生能够以自身兴趣为基础,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他们自己从各个方向,如身边的大自然、各种社会现象以及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和活动中选择他们所想要或是想探索的内容,积极寻求知识、运用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1],激发自身潜能,提升自己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开展“家务劳动我能行——简单衣物自己洗”这一活动时,谈及学生能够做哪些符合他们现在年纪的家务活时,很多学生都提到了洗手帕、洗袜子等简单的家务,学生愿意动手操作体验,基于自身已有经验从中发现问题,如如何擰干衣物上的水分?这个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答案。因为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很积极,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研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获取他们想要的结果。
  2.学生自主尝试与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现如今的学生对家长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往往都是上面怎么指挥,下面就怎么行动,完全不经过自己的思考。细思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我们本身与当今的教育体制上,现在的教育几乎都是学科性知识“强买强卖”,我们几乎包揽了学生全部的学习能力,而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和重视,因此想要学生恢复“当家做主”的权利,首先教师就应该适时放手,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关键的一步。
  记得在执教“棕编魔方”这一课时,教师当时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棕树的叶子编成魔方。为了让学生体验更直观的教学,教师决定由自己示范给他们看,可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在课前她特意从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来学习如何用棕树的叶子编制魔方,然后一点一点地琢磨研究,由简至难,最后学会了。接下来她满怀信心,因为确信学生能和她做得一样好。然而接下来的场景把她的幻想给击破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提出看不清演示,一会儿这名学生举手告诉她这步不会,一会儿那名学生举手询问接下去该怎么弄,大半节课教师就在学生之间“救火”,讲得口干舌燥,教室里也闹哄哄的,到最后只有寥寥几名学生把魔方编了出来。课后教师挫败感很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能学会,而学生却学不会。突然她灵光一闪:既然我能照着示意图和视频学,那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教师决心放手一搏。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她将自己做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是根据视频和示意图来学的,这节课就请大家自己来看视频和示意图进行编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借助其他的办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在展示后来的学生作品时,这个班的学生完成的数量比她之前教的那个班多了许多。   这件事让笔者深有感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保姆式”的爱,不是把学生抓在手心,控制着他,而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稳、跑得更远,才能更独立、更自主。
  3.恒心与毅力坚持下的自主学习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只依靠兴趣就能完成学习,学生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等去支撑,去克服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很多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时,选取了很好的课题,也设计出了优秀的活动方案,可是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却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搁置了。如近期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这个选题符合当下倡导的观念,很多居民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也不清楚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有着不同类别和作用,所以针对这一现象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准备利用暑假的时间来进行。可当暑假过后,笔者询问他们活动进行得如何,他们却支支吾吾地说活动到一半时就做不下去了。他们觉得在小区内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时总觉得难为情,开不了口;向居民发放传单时居民们有时随手丢弃,认为他们似乎不感兴趣,觉得很受挫。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们能力真的不够吗?笔者将班级之前开展的成功案例活动拿出来和这次活动进行对比,询问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有的学生说,在活动时他们很多次都觉得活动进行不下去了,问题解决不了,但他们又舍不得放弃之前做出的努力,于是就咬紧牙关,想尽方法去解决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探索活动。
  其实结果无关能力,关键看自身是否有足够的毅力与恒心。人生哪能一帆风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不经历那么多的困难,学生又怎么能获得这么深的体验呢?而且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而此次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提醒了笔者:学生的自主学习看似简单,想坚持下去却很难。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关注学生是否有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关心学生是否有坚持活动的恒心与毅力,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思考,启发他们拓宽自己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并帮助他们克服一个个障碍,坚持走到最后。
  4.提高自身总结与反思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種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每一堂实践活动课结束后,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思和总结,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来完善与提升自主能力,培养他们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以后有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结    语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提倡自主学习,以学定教,以学导教,教学互动,共同提高。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当由他们自行商议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探索或研究内容,选择自己需要的指导教师,运用他们觉得合适的学习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由他们自己决定结果的呈现方式。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或建议即可,这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得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李红婷.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09):83-84.
  作者简介:刘雯(1996.3—),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0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