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中医证素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庄铭 陈进春 邱明山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尪痹”“痹证”“历节风”范畴,追溯古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多数遵循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指导,依据医者辨证的证型进行论治。然痹证临床上证型固定单一,而证候纷繁复杂,辨证的过程中易陷入僵化,若能化整为零,由繁入简,剖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层层递进,则更能提高辨证的灵活性。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证素研究应运而生,近代多名医家初探证素,构建了辨证论治新体系。将证素学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可避免中医思维陷入僵化,亦可打破固定中医证型的固定模式,使得辨证思路更加开阔。然目前关于痹证与证素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而基于近几年的文献,对痹证与证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痹证;病因病机;证素;研究进展;学术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周围多关节炎,RA病程长,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迄今,RA病因尚不明确,其主要病理基础是滑膜炎症和增生、局灶性骨侵蚀,及关节软骨变薄等评价的历史渊源、现状的总结[1]。证素辨证原理及其中医诊疗的特点研究愈加炙热,其符合天人合一、整体观点、辨证论治等特点,又能反映中医证的时空优势、证的轻重等问题,不难推测,基于证素原理的中医疗效动态评价体系,是最能体现中医特点的评价体系。
  1 中医证素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
  1.1 中医证素的历史沿革 诸代医家将“辨证论治”视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灵魂,也是对中医临床实践体系的高度概括。临床病情纷繁复杂,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模式为先有其症,而后辨其证,分其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过程,患者体质、病程、用药等皆能对其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由此可知,传统辨证方法可使得诸病分型变得复杂且僵化。
   有的医家认为辨证的核心在于病机,孟庆云[2]认为,临床上注重病机,循其施方,此为辨证论治之玄机所在。由此可知,病机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宗,纵使临床疾病纷繁复杂,究其治疗原则之根本,把握病机是各种不同辨证方法的前提及共性,辨证首先审察病机,基于病机,层层递进,从而深度解析中医证型,由繁入简,化整为零,这一思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认识过程及“以人为本”治疗的特色。
   临床实践中,面对临床纷繁复杂的证型,若能将病机理论应用于指导辨证的过程中,既能执简驭繁,又可凸显疾病的个体性、复杂性和辨证的灵活性,避免辨证陷入单一、固定的中医分型思维,达到灵活辨证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中医理论基础,因此,“病机证素”的概念应运而生。
  1.2 中医证素的概念 近年来,许多学者初探证素学的精髓,构建了辨证论治新体系。国医大师周仲瑛[3]认为,治病应根据疾病的证素分析病机,病机辨证的目的是剖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由浅入深,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周仲英指出,若在辨证思维过程中,以脏腑理论为基准,以病理因素为纲,病机证素为条目,病性病位为核心,并结合症状体征,化整为零,归纳出病势演变中出现的各个病理要素,便能活化辨证,谋求创新,能够真正体现辨证论治的灵魂[4]。因此,周仲瑛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病机证素”之概念,即“证素”,构成病机辨证的基本要素为病势、病位、病性、病理因素。中医学理论体系提及,病理因素属病机概念的范畴,常见的有风、寒、湿、热、燥、火、痰、饮、瘀、毒等。朱文锋[5]认为,证素即证的要素,主要指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基于学者们的研究,以及对疗效评价的历史渊源、现状的总结,证素辨证原理及其中医诊疗的特点研究愈加炙热,符合天人合一、整体观点、辨证论治等特点,又能反映中医证的时空优势、证的轻重等问题,不难推测,基于证素原理的中医疗效动态评价体系,是最能体现中医特点的评价体系。
  1.3 中医证素的现代临床研究 临床是提取证素的唯一途径,近年来,多位学者通过对临床各类疾病的证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取各类证素,以便能够反映临床实际。陈锦团等[6]通过对证素学的研究,总结出中医证型是动态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疗效评价的准确性,增加了评价的困难性,成为中医临床科研的难关。如何制定行之有效,且能彰显中医诊疗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是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显明等[7]基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调查研究总结出阳虚、气虚、血虚、阳亢、内火、内湿、痰浊、血瘀为主要证素,其中阴虚、内风占多数。张北华等[8]将108位名老中医针对慢性胃炎的医案进行数据整理、归纳,运用统计学方法,归纳出15个中医证素。师宁等[9]对2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提出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证素为热、气虚、阳虚、气滞、痰湿。赵昕等[10]基于临床回顾性分析,通过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患者(低T3组),与非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患者(非低T3组)中医证素比较,低T3水平与ICU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同时与中医阳虚证素更密切。李思汉等[11]运用证素理论,筛选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142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提取的“痰、湿”证素单元进行调查探讨,总结出PLGC证素主要分布在湿、痰、热、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食积等。
  2 痹证与证素
  2.1 RA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RA屬中医学“尪痹”“顽痹”“历节风”等范畴。中医学发展至今,凝聚历代各医家的智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痹证的认知更是与日俱进。多位现代名老中医认为,痰浊、瘀血在痹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医大师路志正[12]认为,在痹证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化痰通络,活血养血,可适当佐以蜈蚣、全蝎等动物类药物增加走窜化痰通络之力。国医大师焦树德[13]亦认为,瘀血、痰浊与诸邪(风寒湿三气)互为纠缠,留恋不散,临床上应佐以疏风祛湿、活瘀通络、补益肝肾及强筋壮骨之味。国医大师朱良春[14]认为,痹证乃因正气虚损,邪气乘虚袭踞经络,滞于体内,盘踞骨骼肌肉久而不散,日久渐成痰瘀之势,缠绵难去,将痰瘀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在临床上指导痹证的治疗,效果尚佳。唐先平[15]认为,RA中晚期由于久病屡发,病程日久,则邪渐入内里而耗损正气,致气血两虚,脏腑功能受损,阴阳失调,正虚邪恋而不解,标实日久,本虚渐为突出,治疗上须标本兼顾。朱震等[16]在探讨RA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过程中发现,痰和瘀既是RA病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也是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由此得知,中医各家对痹证的病因病机看法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基本病机证素主要归结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日久致肝肾亏损、气血两伤;其中,痹证病情错综复杂难愈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瘀血、痰浊。
  2.2 痹证证素的研究进展 纵观古今,关于痹证病因病机的研究不胜枚举,而关乎证素的研究却很少,尤其是对痹证证素标准的制定,至今仍未有权威的量表可供临床参考,因而对痹证相关证素的研究任务十分繁重。庞宇舟[17]提出,痹证患者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皆因风、寒、湿、热等诸邪留滞于肢节筋骨,痹阻经络,其势缠绵,产生瘀血、痰浊,正邪交争日久,邪盛而耗伤正气。由此得知,痹证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湿、寒、热三邪,其中以湿邪最甚。
   王永炎[18]认为,疾病证候复杂难测,皆因疾病具有多阶多维特点。临床痹证证候之多样复杂有目共睹,其病势缠绵难以纠正,剖析痹证证候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降维升阶的方式,便能开拓更广阔的临床思路。若在痹证证候诊断中能找到特异性指征或症状的证素,并符合痹证诊断标准,就能够把复杂多样且易变的证候分解为数量相对有限、涵义相对清晰的证素来研究,不仅可以反映痹证病情的扑朔迷离,从而使纷繁复杂的证候简约化,达到执简驳繁的目的,使得中医辨证思维更加活泛。当今有许多医者基于证素学,以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指导临床治疗。陈湘君[19]总结治疗RA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诊经验,基于证素学,认为本病的关键证素有虚、痰、瘀,因此,结合证素学及辨证论治,主张RA合并肺间质改变的治疗应以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为原则,临床疗效往往较佳。从医者角度而言,证素学极大地掌握了辨证的空间,且不脱离患者特殊的个体差异。
   现代基于对痹证证素的研究,须制定权威的诊断标准,方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辨证方案,其中,RA证素量表的制定至关重要。然而量表的制定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样本,对证素量表进行测试和修改,还需综合RA患者和调查者反馈的临床信息及专业医者意见,从而进行分析、总结,方能对证素量表进行完善,进一步考核量表性能。在RA证素量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3 小 结
   综上所述,痹证、尪痹病情病势胶结难治,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诊疗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干扰,疾病在机体的外在表现并不完全统一,其所表现的证候更为复杂难测,而医者经验不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辨证思路易陷于僵化,如何体现辨证论治的灵魂是各医家终其一生所要探索的命题。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临床上针对不同个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这一特色使中医大放异彩,同时也是桎梏,皆因中医学辨证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证素的研究尚处于“襁褓”阶段,尤其是各类疾病证素量表的制定,痹证的证素学亦需要学者、医者们不断努力和开拓。
  参考文献
  [1] 赵璐,何东仪.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
  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7):71-74.
  [2] 孟庆云.辨证论治的发展与辨证分型[J].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8):1-2.
  [3] 周学平,叶放,郭立中,等.以病机为核心构建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8):1531-1534.
  [4] 周仲瑛,周学平,郭立中,等.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J].江苏中医药,2019,51(2):1-4.
  [5] 朱文锋.辨证统一体系的创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4-6.
  [6] 陈锦团,李灿东.基于证素原理的中医疗效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744-2747.
  [7] 方显明,陈远平,陆武俊,等.1784例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临床调查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4,37(5):15-17.
  [8] 张北华,高蕊,李振华,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专家经验数据挖掘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8):704-708.
  [9] 师宁,陈建新,刘敏,等.基于因子分析和复杂网络技术的反流性食管炎证素分布特点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66-69.
  [10] 赵昕,蓝海涛,王颖辉,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中医证素分析与预后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4):132-134.
  [11] 李思汉,李书楠,黄铭涵,等.胃癌前病变“痰”“湿”证素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970-973.
  [12] 杜羽,姜泉.路志正教授运用《金匮要略》理论论治风湿病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5):48-50,67.
  [13] 张佳琪.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12):33-37.
  [14] 吴坚,高想,朱金鳳,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1087-1089.
  [15] 唐先平.“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73-176.
  [16] 朱震,张世勤,汪悦,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素分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31-534.
  [17] 庞宇舟,罗志洪,汤倩倩,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证素——“致痹因子”初探[J].中医杂志,2018,59(5):390-393.
  [18] 王永炎.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19] 陈湘君,顾军花,茅建春,等.陈湘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炎经验应用总结[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396-398.
  收稿日期:2019-03-06;修回日期:2019-07-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1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