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艳晶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促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推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为了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教学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34-01
  1.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重视教材中的知识点,还应该教会学生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将书本上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解题过程当中,并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则在一旁起到辅助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过程中,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探索新的知识,并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与记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当中,展现自己的主导地位。
  2.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是由一堆数字、符号以及几何图形组成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显得单一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口头传授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日常生活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由被动授课到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统计与调查》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为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将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调查,由于学校人数众多,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统计调查?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踊跃出谋划策,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助引导,然后引出什么是统计概念,以及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学会制作统计图。
  2.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学会自主学习,能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学习与交流,促使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与不足。依旧以《统计与调查》为例,经过之前的引导启发,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理论概念后,并能够绘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展示多个统计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提出质疑,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并对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给予鼓励。在这种教学氛围当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理解知识要点,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课下,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每个小组提出不同的情境问题,将问题融入现实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依据不同的统计问题绘制出不同的统计表。
  2.3利用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明确责任分工下,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叫作合作性学习。该方法鼓励学生之间在一起相互学习,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学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在学生相互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时,可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抛出教师备课预留问题,并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探究,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對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探究分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为学生今后在学习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慧娟.探究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7(8):23-24
  [2]方勇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