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秉耀 杨平芳

  【摘要】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人们沟通交流的必要能力。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最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口语交际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33-02
  1.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包含的内容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在相互交流时的语言。口语交际是强调的是相互性,是听和话在实践交往中的应用。但口语交际又不简单的等同于听话和说话的练习,还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口语交际培养,是要调动思维和感官配合。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倾听和表达和交流,还要从小培养交际礼仪要大方、端庄,充满自信。
  2.目前我国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状况
   首先,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人都忙着做低头一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正在被网络用语和表情符号代替。成人之间的语言交际都越来越贫乏,学生更是深受其害。所以提高小学生的交际能力要从和家长的日常沟通锻炼开始。其次,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注重读写练习,口语交际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没有创新。所以现在造成的结果是许多孩子在交际过程中,不愿说或说得少,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怎么表达。所以现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状况是不太乐观的。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要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两头抓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学会文明地沟通和社会交往,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
  3.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相互沟通的和谐氛围。
  首先学校是学生展开日常活动和交际关系的重要场所。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创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学生在平等融合的环境中能活跃思维,敞开心扉。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口语交际素养,因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等都习惯模仿老师,所以教师要注意日常的交际示范作用。再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听众,与他们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要做好引导教学,展开有逻辑的问题,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形成条理性和逻辑化。还可以就一些课堂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们能就课题要求相互交流。比如在口语交际课题《介绍一本书》中,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先为学生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通过对书名、书的内容介绍和自己喜欢的理由。有了老师的示例,学生们就可以展开讨论,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给同学们。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每个学生都张开嘴,愿意表达,建立沟通自信。
  3.2采用多样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模拟实践锻炼
  目前口语教学都是教材中围绕单元主体开展的,教学目标相对固定。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深入分析,灵活引入适合教学主题的各种实践锻炼,使交际主题与学生日常交流紧密贴合。比如口语交际主题《请教》这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这一口语交际的任务就是把请教的内容简明扼要的表达清楚,注意举止文明礼貌,说话得体。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设定主题,同学们可以分角色模仿演绎。学生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过程中的表述和整体动作等,进行评价。这样的活动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学的目的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更顺畅地与人交往,表达自我。
  3.3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交流兴趣。
  口语交际采用情景教学法是合适的一種教学方式,因为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真实的语言环境能刺激学生的表达神经。教师选择的情景教学活动场所,应该与学生生活贴合。比如口语交际课题《说话该用多大声》,教师可以结合课题需要把课堂放在图书馆和办公室。图书馆中有人在看书,询问座位需要多大声音。在办公室或教室,有问题请教需要多大声音。通过现场模拟教育,学生理解了公共场所与人交流的要注意的要点。情景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热情。
  4.总结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演练。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教师应该予以重视,不断总结和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海霞.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69.
  [2]叶萍.基于口语交际课的课堂目标和情境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5(9):68-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