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中渗透法治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肖园萍

  摘要:《道德与法治》重视的是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凸显法治意识教育的内容,促进儿童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低年级儿童法治观念的培育不仅要培养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更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同时强调对法治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开始渗透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让学生学会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
  旧版的《品德与生活》被新版《道德与法治》代替,新教材重视的是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凸显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促进儿童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在《道德与法治》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呢?
  要想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就需要结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开始,从规则走向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法治教育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依靠被动的课堂学习是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只有倡导体验式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体验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了接触生活、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从而领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法治意识,首要的是确立社会规则意识,这是建立法治秩序的基础。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开展丰富生动的规则意识教育。
  一、通过游戏的方法渗透规则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每个游戏都有规则。儿童在游戏中的状态是最自由、最积极、最投入的,一旦进入游戏活动,便会全身心投入当下活动并严格遵守活动规则。在身心与游戏活动融合的过程中,儿童会展现道德情感、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动。
  在教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间十分钟”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课间游戏乐分享”活动:
  1.介绍游戏
  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玩法,在学生介绍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游戏图片分成三类(安全室内游戏、安全室外游戏、不安全游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游戏并说出理由。
  2.开展活动
  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开展分组游戏活动,活动前进行分组,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观察。回到教室后,学生进行讨论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找到了哪些小窍门?指导学生进行室内活动,给学生一些时间,试着玩一玩。
  3.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要注意哪些规则?有什么必胜的窍门?通过体验活动,学生渐渐领悟:游戏的时候,要学会开动脑筋,寻找窍门,增长生活智慧;要学会选择有益身心的课间游戏,注意自我安全,遵守游戏规则;要做到室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体验和感悟课间游戏的快乐。
  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亲自去观察、记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发现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了学科乐趣,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初步建立规则意识,达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二、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观念
  比如: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上学路上》一课中,笔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笔者让学生准备了红灯、黄灯和绿灯,轮流让学生当交通警察,还请学生讨论交流三种特殊情况下过马路的方法:怎么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没有人行横道线的马路与有车辆遮挡的路口?并引导学生总结过马路的口诀:“过马路,要小心,先看左,再看右;回看左边来确认,细心谨慎行。”帮助学生认真学习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其他学生则根据不同的信号灯来体验交通信号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从小学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公民,为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同时也告诉学生,信号灯就是交通规则的一部分,也是交通法的组成部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违反了法律,会受到处罚。
  三、通过讨论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爱新书,爱书包”板块中,教材中设置小组讨论的模块,其中一个学生一边整理书包,一边提出了“弹弓也能带吗”这个问题。弹弓能不能带到学校,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有学生说可以,有学生说不可以。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因为会有危险。既然弹弓、玩具不能带到学校,那么书包里应该装些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说了书包要带书本、作业本、文具、水杯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通过讨论,学生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带,哪些东西不可以带。比如哪些可能危害到自己或者他人生命安全的东西是不可以带的。通过讨论自然而然地向学生渗透了法治的观念和意识。
  四、通过价值引领深化规则认同
  在规则意识教育中,教师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等核心价值观,懂得尊崇公序良俗。《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規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手段,我们在课堂上努力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认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以《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为例,了解当地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除了吃年夜饭、外出拜年收红包,还有很多庆祝活动。比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人们在春节、元宵要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自家有喜事,如建房开业、婚嫁等都喜欢用这样的庆祝方式。但是新教材第54页的“法治墙”上明确写着: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的法规。怎样解决要喜庆又不能放烟花鞭炮的问题呢?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非常热烈,有人说不要放,有人说不放就不喜庆,还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到底怎样解决呢?这个时候笔者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燃放烟花爆竹只是我们庆祝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是目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庆祝,比如用电子爆竹、音乐等来代替。笔者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想还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代替这种燃放烟花爆竹的方法。经过思考,学生都明白了我们不仅要遵循传统,更要遵循法律法规。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规则走向法治,从小学开始渗透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让学生学会知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