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红军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将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既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又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59-02
  一、巧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课前预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在课前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基于导学案的课前预习能够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导学案,从而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更好地预习新知。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相应的练习题目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四边形,学生会运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其中会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四边形来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量角器和直尺,分别量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长度和两组对角的角度,让学生在多次测量中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师还要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相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分享出来,如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收获。教师则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了疑问,他们才会积极地寻找问题答案,他们才会经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知识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因此,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例如《图形的平移》,这节课指在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指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超市中的电梯图片,呈现传送带上的箱子运动视频,呈现公园中的小火车运动视频,呈现旋转木马视频,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视频,一边思考:图片中的物体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其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有什么样的特点?课件中直观化的情境图片会让学生总结出图形平移的特点。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件图片中的运动,展开实验探索。学生可以用数学教材做成一个斜坡,然后让一块橡皮自然下滑,学生观察橡皮的运动过程,总结橡皮的运动特点。
  当学生初步构建图形平移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展开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从而既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又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三、巧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认知基础展开学习活动。譬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会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展开旧知的复习与新知的构建。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同知识内容的微课件,有复习等式基本性质的微课件,有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展开不等式性质探索的微课件,有关于不等式基本性质例题讲解以及运用巩固的微课件,等。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反馈,选择性的呈现不同内容的微课件,从而让班级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课下,学生依然可以结合不同内容的微课件,对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展开深入学习。甚至,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名师微课,引导学生展開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如关于不等式基本性质讲解的,通过名师微课,学生会明白其他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知识点呈现方式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展开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思路会充分发散开来。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是实践新课标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要巧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导学案,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丹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10)
  [2]胡颖婷.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及应用[J].考试周刊 201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