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效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2011-2015年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政府环保财政支出、行政化环境政策、市场化环境政策和政府执行力对大气污染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化环境政策能改善大气污染,环保支出和政府执行力具有时滞性,政府规模过大不利于大气污染治理,为政府改进环保财政支出规模、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环保支出;环境政策;政府执行力;大气污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阶段,人们在享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工业排放增加,且与之伴随的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继续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戰成果,明确提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政府公共支出中环保财政支出是一项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政策工具。那么研究环保财政支出究竟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效应如何,以及地方政府执行力水平对大气污染是否有影响,揭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对大气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从政府环保支出规模角度研究,王亚菲(2011)认为“增加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关海玲、张鹏(2013)基于1998―2009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指出政府财政支出上升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但是,冯海波、方元子(2014)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对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未能发挥积极的直接效应,但间接效应为正。部分学者从政法财政分权角度出发,丁鹏程、孙玉栋(2019)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地方政府竞争、环境保护支出、征收排污费等政府行为可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但是财政分权会抵消政府行为对空气质量的正向影响”。肖容、李阳阳(2014)研究指出,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会增加本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水平, 则能够减弱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增加作用。
  综上所述,学界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已展开一定研究,但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的多从二氧化硫和碳排放视角出发,但是大气污染不仅是包含这两种,笔者认为选用工业废气排放量研究大气环境污染与政府公共支出的关系更具代表性;其二,现有研究多从环保支出规模和财政分权角度研究,鲜将政府执行力与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同时纳入实证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国30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政府环保支出、政府执行力和环境政策的分析框架,研究环保支出和政府执行力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效应。
  三、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
  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2011-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选取地方工业废气排放量(AP)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地方环保支出(EPE),地方政府专项收入指标衡量政府执行力(EPG),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指标衡量行政政策(PCI),排污费衡量市场政策(SC),地区生产总值(GDP),产业结构(IS)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以及研发内部支出(IE)作为解释变量。
  为了削弱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和消除数据量纲影响,使数据平稳,将除产业结构(IS)以外的7个变量都取对数处理。
  2.面板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大气污染与环保支出、政府执行力及其他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需要首先确定变量的单整性。选取的样本数据截面数30大于时期数5,属于短面板数据类型,因此采用H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6个变量lnap,lnepe, lnepg, lnpci,lnie为平稳序列,is,lnsc,lngdp为一阶单整过程,由于8个变量不存在同阶单整,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KAO协整检验,对lnsc ,lngdp取一阶差分,将差分后的序列纳入模型进行协整检验,三种不同的检验统计量,其对应P值均小于0.01,故可在1%水平上强烈拒绝 “不存在协整关系” 的原假设,认为存在协整关系,可做进一步分析。
  3.实证分析
  基于KAO协整检验结果,构建以下模型:
  lnapit= it 1lnepe+ 2lnepg+ 3lnpci+ 4dlnsc
   5dlngdp+ 6is+ 7lnie+ it
  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存在个体效应,但个体效应是以固定效应(FE)还是随机效应(RE)形式存在,一般需要通过 Hausman 检验来确定。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0,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在固定效应模型中考虑时间效应,即双向固定效应。采用聚类稳健标准误进行估计,F统计量对应P值为0.06,认为应在模型中包括时间效应。
  因此,本文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为,
  lnapit=0.5710.208lnepe0.38lnepg0.095lnpci
  0.364dlnsc1.868dlngdp3.629is
  0.008lnie0.159yr20.299yr3
  0.301yr4 it
  由回归结果可知,政府环保支出,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政策未能对工业废气产生明显抑制效应,只有市场政策发挥了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是政府政策工具具有时滞性,环保支出和环境政策以及政府执行抑制废气排放的效应未能在当期显现出来;二是政府环保支出的规模越大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造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环境破坏越严重。市场政策与工业废气排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企业征收排污费这种更为直接的手段,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改变企业粗放经营的方式,进而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少。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有正向作用,经济增长率提高以及第二产业比重提高,意味着工业规模和产值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工业废气。研发内部支出对工业废气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技术研发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30个省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环保支出,政府执行力,行政政策和市场政策对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①政府市场政策对大气污染治理与改善作用;②政府环保支出,行政政策以及政府执行力程度越高,对市场干预越严重,不利于大气污染治理;③各省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越高,将加重大气污染。
  依据以上结论,本文的启示为:加大排污费征收,提高环保税征收比例,利用市场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加强废气排放监管,对各省工业小作坊进行行政处罚和取缔;控制各省环保支出增长规模,降低因过多干预市场经济而造成的负面效应,政府应积极对各自省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继续增加研发内部支出,提高大气污染物净化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便在未来更长时期里发挥改善大气污染状况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强.财政分权、FDI与环境污染: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统计与决策,2019,35(04).
  2.马海涛,师玉朋.三级分权、支出偏好与雾霾治理的机理――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博弈分析.当代财经,2016(08).
  3.丁鹏程,孙玉栋,梅正午.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基于30个省份SO2排放量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9(11).
  4.刘建民,陈霞,吴金光.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272个城市数据的异质性与动态效应分析.财政研究,2015(09).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