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森林康养人才需求调研及解决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森林康养是指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医学有机结合,开展以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近几年,森林康养逐渐成为贵州重要的绿色发展模式,但专业人才缺乏对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通过对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开展全面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了贵州省森林康养人才资源现状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森林康养;人才;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6-008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88         文献标志码:A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1]。
   森林康养基地能为人们养生养心提供绝佳去处。国外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其理论研究和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例如森林医疗型的德国模式、森林保健型的美国模式和森林浴型的日本模式[2]。森林康养在世界各地逐渐成为潮流,未病先防、康体养生、休闲养心已被列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带动了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但是,人才缺乏的瓶颈效应逐渐凸显[3],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职业学校建设森林康养相关学科和专业[4]”。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57%,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2017年,贵州省启动了首批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为了全面掌握贵州森林康养人才需求,为培养森林康养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在贵州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省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开展人才需求专题调研。
  1  调研概况
  1.1  调研对象
   贵州省省级、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及基地所在地县级以上相关职能部门。
  1.2  调研方式
   采用大样本随机抽样,抽取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为调研样本,被抽取为调研样本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所属地县级以上职能管理部门同时作为调研对象。
   调研采用半开放式问卷与现场考察、座谈、电话访问等方式。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从2017—2019年第1~3批的79个省级、国家级试点基地中随机抽取60个基地作为样本进行调研,占抽样总数的76%,主要调研结果如下。
  2.1  贵州省森林康养人才资源现状
   样本调研结果如下。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布状况:所有基地都有涉农林或种养殖类人员,人数也相对较多,其中6个基地开展了医养服务,具有从业资格的医药卫生人员有283人,1个基地有健康管理中心,从业人员有11人,有养老机构3个,具有从业资格的人员有38人,4个基地有从事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人员共26人,2个基地从事户外运动的人员共5人,无森林康养、食品与营养、心理健康、自然教育类专业(或专门)人才,见表1。
  2.2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面临的主要困难
  2.2.1  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基地现有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大、学历低、观念陈旧、职业能力差、职前教育缺乏,现仅有北京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森林康养方向(本科)少量招生,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培训森林疗养师,无法满足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自2017年启动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试点至今,基地建设时间不长,大部分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接驳较少,综合接待能力较差。
  2.2.3  政策支撑不够
   近几年以来,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森林康养基地在建设用地、森林利用等方面存在障碍,需要简化、细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审批流程,在人才引进、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2.2.4  宣传普及教育欠缺
   调研对象普遍认为森林康养的普及培训力度不够,缺少大众化宣传教育途径,对森林康养产业的發展前景认识不足,对政策的解读不够,将森林康养理解为旅游或森林房地产、森林医院或森林养老院,普通民众对森林康养知识知之甚少。
  2.3  森林康养人才需求
  2.3.1  对学历层次需求
   各个森林康养基地对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有所不同,需达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基地占调研总数的5%;要求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康养基地占调研总数的比重超过了40%;有28%左右的康养养基地要求专业人才需达到高职及以上学历;有20%左右的康养基地要求专业人才需达到中职及以上学历。学历层次需求由多到少依次为本科、高职、中职、研究生。
  2.3.2  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除基本的职业素养外,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热爱林业,具有吃苦耐劳、耐寂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直接从事森林康养服务的人员最好有文体特长,善于人际沟通。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具备医学基础、林业、中医药养生保健(包括民族民间传统养生保健)、心理健康、森林康养(包括芳香疗法、园艺疗法、运动疗法、景观疗法等)、户外运动等相关综合知识和复合技能,同时还需具有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等能力。   2.3.3  森林康养人才需求趋势
   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平均每个基地需森林康养专业人才2人,2020年达到4人,2021年超过10人。2021年以后,贵州省每年需要的各类森林康养人才超过了1 000人。
  2.4  森林康养人才培养模式
  2.4.1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目前急需的运营策划、规划设计、森林康养服务等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为外出考察学习、集中培训、專家指导、自主学习等。
  2.4.2  校企合作
   根据调研结果统计,能够开展校企合作,同时有合作意愿的基地占基地总数的19%,57%的基地虽然有校企合作意愿,但不具备校企合作条件。合作方式以校企共训、在职培训、技术指导、远程教学为主。
  3  解决对策
   调研结果表明,森林康养产业逐渐成熟,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职业教育行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向导,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1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按照《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在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同时加强职后非学历教育,如函授、短期培训等,弥补学历的不足,将基层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快速转化为实用型复合人才。
  3.2  开展行业调研,加强产教融合
   开展行业调研,获得准确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可以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优选一批森林康养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基地,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实现教育与产业同步发展。
  3.3  突出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
   培养一批选址科学、环境优良、规划合理、特色突出、服务优质、管理完善、效益明显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作为示范区,加深公众对森林康养的认识。普及森林康养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森林康养人才。
  3.4  推进职业资格培训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森林康养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逐渐提高森林康养从业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5  加大宣传教育,普及森林康养知识
   利用大众媒体开辟森林康养专题栏目或举办讲座,普及推广森林康养理念和科普知识,介绍国内外成熟的森林康养模式、案例或经验;组织国内外森林康养专家、疗养师建立森林疗养实操试点,为广大从业人员及民众提供学习和体验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2159-2169.
  [2]张胜军.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及启示[J].中国林业产业,2018(5):76-80.
  [3]张洋,林楠,吴成亮.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供需前景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89-95.
  [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2019-03-19].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7/20190704/151445283849525.html.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森林康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9B242)。
  作者简介:张文凤(1964—),女,贵州凤冈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森林康养、职业教育。
  通讯作者:姚建勇(196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康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8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