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通过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太原市在2006—2013年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年以前,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提高速率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由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投资强度加大及政策大力扶持,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迅速提高。2006—2013年整体看来,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
  关键词:集约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6-0004-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而产生的用地需求也日益增加,从而使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张。由此带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后备土地资源减少过快及大量土地资源低效无序利用等一系列问题[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太原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整体情况究竟如何,如何在后备资源不足的大环境下有效挖掘城市内部潜力、盘活存量,对城市内部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因此,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然而诸多研究中仍以评价模型的構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为主[2-5],且多数研究仅针对某个地域在某个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鲜有从时间序列上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趋势作出分析。
   以太原市城区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更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模型的构建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评价出来的某地集约利用水平取决于其选择的评价指标,因此指标选取一定要科学慎重合理。因此,本文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6-10],结合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目标层,构建了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结构、利用效益4个方面的准则层,4个准则层下面共选取9个指标构成指标层(见表1),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来对太原市城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公式如下。
   式中:St为第t年的集约利用程度;n为指标个数;Xi为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2.2  指标标准化处理
   因为各个指标的量纲或数量级通常是不同的,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所以要对各个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无量纲化方法如下。
   式中: Rij为某指标标准化值,Xij、Xj ·min、Xj ·max分别为某指标值、某指标值最小值、某指标值最大值。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3.1  构建层次分析图
   研究中,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构建起来的层次结构图如表1所示。
  2.3.2  构建判断矩阵
   设要比较n个因素对同一目标的影响重要程度,每次取其中的两个进行两两比较,用bij表示这两个因素对目标影响程度之比,采用1~9标度法,其含义如表2。
   依据上述标度值后,分别打分,得到判断矩阵。
  2.3.3  层次单排序
   其计算步骤如下:
   (1)将判断矩阵的每一列标准化,见下式。
   (2)每一列经正规化后的矩阵按行求和加总。
   (3)加总后的再正规化,得特征向量,见下式。
   (4)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2.3.4 层次总排序
   将2.3.3中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继续计算相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
  2.3.5 一致性检验
   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来检验矩阵的一致性,其定义为下式。
   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需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做进一步检验。
   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为CI与RI之比,其计算公式为下式。
   若CR<0,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重新构建判断矩阵。
   1~11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见表3。
  3  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
  3.1  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太原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各指标含义详见表4。
  3.2  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
   采用式2对表4中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结果见表5。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构建表1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3所述的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结果见表6。
  3.4  评价结果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将表5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指标值及表6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值代入公式(1)后,得到2006—2013年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从表5单项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化处理之后的结果来看,2006—2013年,各单项评价指标所体现的集约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由图1也可以看出,2006—2013年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以前,集约化程度增长速率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投资强度加大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增长迅速。
  4.2  讨论
   通过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趋势上对太原市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分析,鉴于原始数据收集方面的原因,未能将某些能体现建設用地集约性的重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因此可能会对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造成一定影响。
   本研究旨在从时间趋势上对太原市的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因此在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时,出现了某些指标在某些年份得分为满分的情况,这并不意味太原市的该评价指标已经达到最优,而是与研究期间的其他年份相比处于最优,因此该评价结果无法将太原市的集约利用水平与其他同等类型的城市进行比较,若要探究其利用水平则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孙平军,封小平,孙弘,等.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3):381-388.
  [2]李玲,金慧,宋成舜.基于DPSC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2):1-4.
  [3]王正国.太原市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4]田红霞,郑海霞.太原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J].山西农经,2018(1):35-37.
  [5]梁新艳.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华北自然资源,2019(3):131-133.
  [6]蔡俊,刘友兆,欧名豪.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4):80-85.
  [7]胡业翠,郑新奇.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2019(6):13-14.
  [8]陈德权,兰泽英,李玮麒.基于Citespace中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2):47-58.
  [9]江激宇,李啸,章丽萍.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7-20.
  [10]赵会顺,陈超,胡振琪,等.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0):258-266.
  作者简介:乔艳芳(1987—),女,汉族,山西蒲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