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完善国家事业单位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财务内控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预估
  事业单位涉及公共服务的多项事业,几乎覆盖科教文卫、农林渔水各个领域,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属性特殊。就会计管理而言,侧重点是内在环境控制和管理,促使经济和社会效益二者之间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一、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1.管理规范不够具体,执行力度不足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能促进集体健康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难以落实这一计划,主要是因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从财务部门的具体运行效果来看,所制定的管理规范不够具体,而且在实际执行时力度不足,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只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发挥出实际的效用。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控制方面缺乏具体措施,财务部门职责不明会导致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事业单位内部,虽然会计控制工作内容比较明确,也有清晰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范围,但是其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权责不明,这就导致内控效率始终得不到提高。
  由于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在展开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监管混乱会导致事业单位利益受损。就财务内部控制监督而言,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缺乏评价标准和评判标准的支持。对内控成果过于关注,但是却不够关注内部控制过程。所建立的监督措施的系统性不佳,可操作性也不够强,而且监督人员的实际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乏创新性
  由于事业单位的属性比较特殊,由于不需要面对较大的市场经营压力,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在会计控制体系变革的过程中缺乏创新动力。与目前社会的发展水平相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制所产生的效用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不管是管理措施还是管理方法,都不能有效应对实际问题。
  另外,就财务管理模式而言,存在的不足是创新力度不够,导致传统管理模式对会计事务产生一定束缚作用,无法从正面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混乱的管理体系导致会计控制体系不能正常运行,从内部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适应性和创新性不佳,无法有效抵抗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在事业单位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会计工作人员都是专业出身,这就导致岗位内部创新动力不足,会计人员执行力不佳,专业性不强,他们对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手段缺乏了解,影响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建设的有效措施
  1.高效执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手段
  执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手段,审计和监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审计体系中,要科学区分监督管理工作和审计内容。委派专业人员执行审计任务,非专业人员不可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很有必要,这能有效促进审计工作更加独立严密,使得审计工作能够快速高效完成。
  另外,在制定预算编制体系的工作中,要遵守严格的标准,提高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得到更加权威的审计结果,保证发布的财务信息是精准可靠的。
  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思想理念有良好的把控,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积极进行学习培训,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内部控制知识,为风险防护措施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事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不断转变经营策略,各种风险问题也会相继爆发。所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做出决策时要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比如在投資或者是购买贵重设备时,应该提前制定好风险预测方案,提出有效解决风险问题的措施。保证建立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科学有效的,同时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凸显层次性的同时,也发挥多重效用。
  2.风险预估体系和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运用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建立风险预估体系,提前预估事业单位在运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存在一定不同,现金是主要的理财目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想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充足的资金准备,以更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保证资金预算的准确性,保证事业单位在实施的过程中能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不良情况,同时也顺利应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事业单位尽量做到在不影响预计利润的情况下,强化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多元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事业单位要在保证预期回报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营运情况有深层次的把握,对财务情况也要有准确的把握,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3.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加大内部控制力度
  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单位的有效管理,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业单位要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要把财务管理作为工作重心。比如,事业单位有大量的收回账款没有及时回收,或者是其中存在一些坏账情况,此时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管理上述不良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严肃处理。
  就预算工作而言,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信息是否是虚假的,充分发挥管理控制体制的作用,以战略目标为依据进行核算。相关工作人员要以财物预算的实际状况为依据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事业单位内部要对风险防范引起重视,定期培训指导工作人员,使内部员工加强控制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4.完善内部信息流通,实现信息共享公开
  有效的沟通是顺利实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财务内控效率、效果的根本保证,而且完善内部信息流通,实现信息共享公开可以最大程度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风险评估提供准确、实时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工作。比如:某事业单位在原有的办公信息系统之上,建立了功能更加完善、标准的信息操作系统,聘请专业化的业务团队,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积极创新系统功能,开拓系统的覆盖范围。   确保单位内部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数据都得到保存,并且实现了基础财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分析,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最大程度降低风险。通过建立健全电子化财务内控业务系统,不仅强化了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完善信息风险管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完善的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可以让信息收集工作得到落实,杜绝弄虚作假的可能,为信息加工、传递工作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聘请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队伍,结合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业务,和实际的财务管理情况,设计信息沟通平台,完成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工作等系统功能,同时加强信息的沟通效率,为内部沟通、外部沟通提供平台,让信息反馈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5.强化内控风险管理,制定完善奖惩制度
  科学、合理的控制活动可以让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但是从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现状来看,财务内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系统,以此保证控制活动的持续性、系统性,有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风险控制应该是一个动态化、持续化的过程。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内控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风險较多,包括: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如果在进行财务内控的过程中出现了风险,要及时进行追责,并且落实惩罚措施,保证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6.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监管
  除了上述几点内容之外,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监管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在财务内控建设工作中,监督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得到真正的落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强化风险管理。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根据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审计得到的结果,判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落实情况,最大程度保证内部控制健全、合理、有效。想要加强审计风险管理,就要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形成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比如: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形成独立于单位高级管理层的监督审计部门,由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直接管理,对事业单位本身负责。同时,扩大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范围,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要求各部门必须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要做到高效执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手段,科学建立风险预估体系,积极运用多元化经营模式,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加大内部控制力度。事业单位要意识到财务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保证与时俱进,制定的内部控制策略也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周小彦.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
  2.林泓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财会学习,2019(24).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