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综合素养是判定人才整体状况的基本构成依据,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引导期间,结合社会发展所需及学生自我成长的关键要素,帮助学生掌握锻炼技能,让学生享受运动锻炼的快乐并增强个人体质。对此笔者将从学生身体素质与不同学生体质情况入手,结合大学体育课教学要求,展开系统性的分析与论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要将课程教学理念转变,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模式之中获得全新的课程学习体验,当体育课程教学重点能够始终围绕学生发展进行,其身体素质不断提升,根据不同学生体质情况进行的教学活动调整,确保其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  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b)-0113-02
  1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日常运动锻炼情况与身体健康状况
  1.1 身体机能明显下降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整体身体机能下降是极为常见的,从学生的长远学习与发展需要来看,这些问题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化影响。此处不得不提互联网周边产业发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学生群体的近视率逐步增加,学生的卫生习惯、健康意识明显不足,日常不能自主的进行运动锻炼。甚至部分学生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长期伏案对自己的颈椎、腰部、关节等健康需求明显忽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有限,未能开展针对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甚至会出现透支身体、未老先衰的情况,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必然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
  1.2 学生忽视体育运动
  高校体育教学引导期间,教师、校方、学生都会将专业课程内容学习作为核心,这样就会存在对学生运动锻炼的忽视。不少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佳,且专业学习的压力过大,都会给个人的发展进步带来限制。诚然我国是应试教育体系,但是社会各界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导致学生的运动锻炼时长有限,不能滿足健康化发展的标准要求。在冬季或夏季极端天气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佳,常常处于一种风寒或感冒的状态之中,此时校医的工作量递增。还有部分学生缓解压力的方式就是上网、玩游戏,从某种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这也是极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身体营养均衡性差
  现代社会物质水平提升,大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可以选择的餐品类别逐渐增多。但是不少学生会因为家庭情况或自身习惯,有一个不良的饮食方式,这样就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问题。经过高校学生饮食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已经出现学生群体部分人员的肥胖问题,且这种趋势明显增强。男女同学在中学阶段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长发育速度明显不同,到大学之后突然放松,常常会出现突然肥胖的现象,且男同学数量相对较多。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导致身材矮小或面色不佳的问题。显然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是不利于个人身体健康的。
  2  大学体育课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举措
  2.1 明确课程教学主要目标
  教师要认识到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期间,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让学生认识到改变自我的体质并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意义。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树立良好的运动锻炼意识,确保专业课程学习与身体素质锻炼协同性开展,则学生就能在体育课程中产生体育运动精神,对自我的人格发展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这些内容的具体要求都需要确保教师坚守自己的职责,并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夯实自己的执教水平。
  教师可以考虑多组织学生参与运动锻炼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同时给学生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提供一个保障条件,诸如交谊舞、健美操、跆拳道等运动锻炼项目,都是学生拓展运动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期间结合运动项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强。
  2.2 引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运动锻炼指导期间,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有所不同,为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运动锻炼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锻炼意识,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传统运动锻炼观念进行改进或调整,慢慢的学生创造力、灵活性都能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得到强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应该注意高格局的设置,将其视为学校文化氛围建设的基本构成部分,争取校领导的支持。在教学阶段如果存在问题,体育老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互动,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步强化,且教师始终在课堂上保持一种引导者与点拨者的身份,给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锻炼态度。
  2.3 做好教师团队的建设
  高校在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期间,体育教师发挥着核心影响作用。教师是所以体育运动锻炼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也是根据学生体质差异性进行教学模式调整与完善的主力军。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根据当地的体育教育相关部门要求,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教师团队,确保各项体育运动锻炼活动都能安全、稳定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经过不断的优化与调整,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与引导工作,鼓励教师多多参与实践强化个人技能,由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会更具备价值影响作用。
  2.4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拓展研究
  教师在进行班级授课期间,要认识到不同的学生体质差异性较大,且运动锻炼项目的要求也会限制学生的锻炼。因此教师要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不断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当大学生在运动锻炼期间能够体会到愉悦性与趣味性,则身体素质就能有效增强。教师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想要培养学生的运动锻炼兴趣,利用多媒体、小组活、竞赛机制、技能训练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组合的形式,体育教学就不会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实践探究中,自主探究能力与团队意识明显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升,给专业学习及未来从业都能奠定良好基础条件。
  2.5 建立运动锻炼激励模式
  教师在体育教学阶段利用激励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是建立有效性教学机制的根本途径。最基础的方法是添加合理的物质奖励,在参与学校或集体运动锻炼项目期间,学生获得名次则会受到组织或学校的表扬,此时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则是监督学生日常训练刻苦的一种标志,也证明教师对学生足够认可。而日常运动锻炼期间出现身体素质增强,以及快速掌握某种运动锻炼技能,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其他同学来讲也是确立奋斗标杆的一种途径。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乐观且积极,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就会全面性提升。
  3  结语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教师要明确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体质情况。做好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运动锻炼中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个人综合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影响价值由此展现。
  参考文献
  [1] 王浩娟,武军.大学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13-114.
  [2] 杨晓兵.提高体质弱势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23):83.
  [3] 缪嵩.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苏州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4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