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石静茹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写作教学,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积累材料,迁移运用;注重创新,扩展创新;日常练笔,提高兴趣;自己评改,提高能力;鼓励创作,推荐发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观察生活;模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6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上包括了对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它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如词汇、语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的情感思想认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小学教学中又存在教授时间长收效慢的问题,一提到作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深感头疼,因为总是感觉在作文教学中办法不多,且教学效率不高。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及对症的良方,寻找较为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师生密切配合,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好的作文一定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这是源于生活的感受和经历形成的共鸣。所以我们常说,优秀的作文应该是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但是,从现实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准确的认识,他们把写作看得很高大上,内心对于写作文就有一种畏惧感,不知道些什么,怎样写。
  实际上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当前不少学生不善于观察和积累,再加上日常的生活空间有限,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基本上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造成了视野狭窄、思维缺乏深度,所以总是觉得一到写作文就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就缺乏对于学生如何写作,以及日常积累的引导,所以学生的畏难心理逐渐形成,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学生写作的基础之一就是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关注生活,特别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学生把些许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素材;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春游、郊游、义务劳动等活动,给学生創造接触社会和生活的机会。同时,要通过家校联系平台,和家长做好沟通,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去接触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动手劳动,使其得到锻炼,逐渐深化其思维,丰富写作素材,这样才可能有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材料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耕耘”的过程,有了这种必要的“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所以,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积累材料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利用好现代信息平台,为写作积累“活水”。当然,要想使学生积累的素材能够应用到学生写作之中,还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对于一些代表性的经典文章给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挖掘其美的内涵,领悟其精髓所在,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有效积累。
   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所以我们在学生积累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仿写是语文教育的一种传统方式,它并不是抄写,而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范文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或者是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现实,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力或者扶手,仿写因为有参照能够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起初模仿时可能会比较机械,但是对于学生的大胆尝试也应加以肯定,鼓舞学生信心,之后再在细节上逐渐完善,慢慢地学生就会学会把自己读到的或者积累的素材加以整合应用,这样的材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如果学生能把握作文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庖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三、注重创新,扩展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也鼓励创新,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当前我们国家推行的教育是素质教育,需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也要落实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多时候,学生的佳作往往就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这样才可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是,很多学生在开始小学写作的阶段就拘泥于一些作文书籍的框架之中,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难以打动读者,其根源就是缺乏创新意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观念的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鼓励学生“个性化”写作。在“个性化”的写作中,学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真实地记录下来,能够使自己的作文充满“血肉”,让大家看到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才可能实现共鸣,打动读者。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可能推陈出新,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中的创造力。    四、日常练笔,提高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学生没有一定的锻炼就要求其写几百字的作文,这极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就是日常的练笔。对此,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曾经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
   所以,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日常的练笔,这样不仅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对于学生的课下作业,我们可以把抄写、背记的作业和写作的作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写日记,或者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不限,体裁也不限,就是记录自己的感受或者身边的事情,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也比较有兴趣,写作也就不是学生的负担了,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积累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都会得到提升。
   五、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更多的是教师大多在做,花费大量的时间,细致地进行批改。但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因为需要批改很多学生的作文,对于学生的作文只能是简单做出一些语言提示,无法做到面批面改,对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是低效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教师的建议,影响了批改的实际效果。
   所以,我们要结合新课改的新要求来进行作文评改,特别是要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即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點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现代学生的心理跟过去有所不同,过去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早已心花怒放,现在的学生不但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更在乎来自同伴间的认同。因此,加强生与生之间作文的交流就是开辟学生间认同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如何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我提出了新作推荐的活动,全部发在班级的橱窗里,名为《春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作推荐的功能,我对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1)每月评选十佳新作。(2)半学期评选一次十佳作者。(3)让学生群策群力给十佳作者予以有褒奖意味的绰号,如踏雪无痕XXX,笑傲江湖XXX,文章骚客XXX等,只要能够接近某学生的写作特征的都行。(4)半学期有一次写作大展示课,学生可以走动离开自己的位置,学生互看习作然后工工整整地用各色笔写上评语,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像在网页上发帖子。
   总之,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要想做好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结合学情,遵循教育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才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康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8).
  [2]赵小朝.让写作紧跟阅读的步伐——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6(11).
  [3]糜自壮,李贞军.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4]孟祥英.语文教育理论的新建构——读《语文教育智慧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5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