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娟

  摘 要:阅读疗法主要是利用指导性强的阅读扭转主体对人、事物以及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等的认知要素,从而将人心理素质提升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具备三大功效:治疗性、发展性与预防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疗法的作用非常独特,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
  关键词:阅读疗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67
   目前,学校与社会都非常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应该注重多种方式与途径的整合。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渗透性、内隐性、保护性强的教育方法,其优点在阅读疗法中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对此,本文从具体情况入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疗法运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概述分析阅读疗法
   “图书治疗”或者“阅读治疗”是阅读疗法的别称。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希腊语,是“治疗”和“书”两个词的结合体。概念在西方学者眼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韦氏英语词典》内这样解释:(1)通过选择性明确的读物,辅以精神病学与医学的疗法。(2)利用指导性强的阅读,协助个人问题的解决。其二,通过自我帮助式阅读,治疗心理问题。其三,图书治疗属于指导性阅读,往往会萌生心理治疗效果。其四,也有学者通过图书认知治疗来进行解释,主要指的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在没有或者少量和心理医生接触情况下,通过文字方式暗示去实施的一种对策。它可以这样假设:可在材料、文字内,抽取和自身需求相关的經验、处理办法与信息。
   张大均、刘胜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他们基于传统阅读疗法,将研究对象放在了精神病人与心理患者身上,把治疗心理疾病视为其基本功能,把文本材料定位为材料阅读的主要方向。从更高的心理素质教育入手,探究分析阅读疗法,主要是书面文字朗读、电子文本阅读、默读等方式,从而将人心理素质提升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具备预防、治疗和发展三种作用。
  其中,认同、净化与领悟是其机制产生的三个重要方面。所谓认同,就是读者利用阅读,对自身平时的否定、道德禁止、压抑心理等进行抵制,从而在自己的情感上融入他人无意识、有意识的特征,从而不断地舒展人格结构的自我;净化,在作者所设定的情境内,读者感受紧张与恐惧的同时,向外部到相处其内心的焦虑,并且,将自己当做悲剧的主人公,进而不断地释放超负荷的抑制,使得和谐心态渐渐占据上风,从而达到不断净化情感的目的;领悟,是指在作品内容的感染下,向外发展读者的内心冲突,作品的内容内向化可通过读者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而且,这个整合过程是双向的。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疗法的作用
   (一)引起情感共鸣,思想得到净化,焦虑感得到缓解,不良情绪得到消除
   由于很多因素会制约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经常会用片面、偏激的眼光看待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生活之中,美丑真假、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交际和学业中的挫败,也会使他们变得彷徨、沮丧、迷失和痛苦,进而生成焦虑、孤单、自卑、愤怒、迷惑等负面情绪,如果长期没有疏导和宣泄,这些负面情绪对于心理健康发展就会产生影响。中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阅读兴趣宽泛,阅读能力突出,有助于开展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属于一种自助方式,有利于人们精神压力的缓解,而且接受起来方便,所以,学生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把问题的成因与处理对策找出来,把烦恼排遣出去,增强自信心,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开阔视野,在图书中学习到有助于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东西,从而把参加者共同的感情唤醒起来,把心理免疫力提升,对焦虑心理进行缓解,把不良情绪消除掉。
   (二)树立科学价值导向,获取正确的三观
   中学是一个人特殊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他们幼稚与成熟、开放与闭锁、依赖与反抗等特征并存,完美、片面求全,非理性过分概括化的认知,所以,其表现出的特点,非常适合运用阅读疗法。例如,他们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朋友情谊,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下,他们很容易被诱导,可能渐渐发展成不良群体。尽管他们一些时候清楚自身认识与观念的错误,但是,对于父母与教师的劝说,他们还会存在排斥心理,然而,利用适宜的、良好的知识阅读,对其观念可以在隐性中调整,对其认知进行科学的重构,从而利于教师科学地展开教育。中学是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教师正面引导必须要到位。
   (三)提供发展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良策
   中学生在发展期间,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然而,开放性与封闭性、依赖性与反抗性的内心发展特征,在非正式群体内,会促使他们寻找帮助。阅读疗法可以为中学生提供具体、切实的成才成长的处理问题经验与方法,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将引导学生了解人生、认识社会,为其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使其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它所蕴藏的内在艺术力量以及思想情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实现心灵的净化,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三、基于阅读疗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我们在阅读疗法的过程与机制中能够发现,治疗性、发展性与预防性是它的三重功效。“阅读”二字在阅读疗法内,并非是读者在简单的理解文字符号,相反,他们是通过感觉、思维、记忆、联想等多种心理活动,同阅读材料主动积极地产生交互作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一)科学评估各个图书的质量
   很多研究者,已经就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很多调查、走访,而且也探讨了书籍对于其教育培养的作用。在处理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方面,很多书籍都能够起到作用。其中,作用较大的要属人生哲理、小说、休闲读物以及心理咨询等书刊,有很多人前去求助。然而总体而言,阅读疗法在我们国家还处在发展阶段,选择阅读疗法的书籍以及它所带来的“疗效”缺少足够的质控控制以及数据统计支持,阅读扭转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书籍研究更为少见。   所以,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图书馆员工预先对书籍,特别是新印发的文艺期刊要认真分析和详细阅读。把此书的心理影响报告,分析制订出来,把初步选择意见给出来,用书评估阅读疗法的质量,把可被选取的书籍清单详细列举出来。
   (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学引导
   开展和应用阅读疗法,应该科学的选择读物,有选择性地选择图书。同理,对于指导者的引导性,阅读疗法会更加在意。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我们可以在班级为学生成立阅读小组,根据学生性质差异,引导他们对不同阅读材料进行选择,从而调整他们身心,正确引领他们的价值观。对于班集体的倾向,班主任教师应该时刻掌握与关注,引导中学生通过板报墙、手抄报、读报课、黑板报等方式,科学地渗透三观教育思想。教师也需要适当引导与监控学生的阅读内容,在对学生本身兴趣进行考虑的前提下,多鼓舞他们好好读书,阅读好书,从而将其自制力与鉴赏能力提升,强化防病拒腐能力。
   (三)加大力度培训家长、班主任以及相关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为了切实提升阅读疗法的实效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确保在中学教育中更好地推广与实践这种方法,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指导图书管理员、教师和班主任学习“阅读疗法的理论和教学知识”在阅读疗法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上述人群的培训中,从而在阅读疗法中他们都可以有效加入进来,从而对多种教育力量进行整合,更好地推动中学生身心发展。
   (四)强化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协调配合
   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面拓展,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社会、学校、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施阅读疗法期间,他们都将以新领域的姿态自居,服务和帮助更好地开展阅读疗法。现阶段,新媒体、新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千家万户涌入,在社会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渗透。它凭借自身强大的威力以及影响力,在展开教育工作中,足以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抗衡。要彻底的清除掉色情、暴力等庸俗、低级的不健康书籍,防止它们侵蚀中学生的心灵,而且,对于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家庭与学校应该密切给予关注,密切协作,给予其足够的阅读指导,达到治疗性、防控性、发展性的目的。
   四、结语
   培养中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已经成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近些年来,心理学家们都在潜心研究一种适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自身情感和潜能等进行加强与提升。良好的阅读能够引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通过阅读干预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且,阅读治疗在中国并非少见,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从古至今,阅读治疗的经验与思想都非常丰富。阅读疗法在我们国家的研究和應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2]阚学章.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7(4).
  [3]张东红.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十年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06(9).
  [4]卢胜利,雎密太.我国15年来心理障碍阅读干预研究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
  [5]蒋润秋.中小学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初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1(1).
  [6]杨志.我国阅读疗法研究述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3).
  [7]田澜.图书治疗的作用及其实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8).
  [8]刘胜江,张大均.阅读疗法:概念、机理及运用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医学与哲学(A),2005(3).
  [9]李谷静,郭成.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10]沈固朝.西方对图书治疗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5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