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一共收治了复杂性手外伤患者6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另一组联合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结果:不同干预后两组临床疼痛程度与心理状态均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平均VAS分值比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高于心理护理组,且常规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同一时间点心理护理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改善。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术后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手部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用较多的身体部位之一,同时也是较易受伤的部位。手外伤发生之后,大多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1]。但是,对于复杂性手外伤患者而言,在术后,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同时,患者往往会对术后恢复效果产生一定的担忧,表现出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为此,还需在术后及时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为促进患者的术后良好恢复提供所需条件。此次研究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一共收治了复杂性手外伤患者6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另一组联合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男、女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21~71岁,平均(39.25±3.07)岁;受伤原因统计:压砸伤6例,车祸伤3例,切割伤12例,机械碾压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h,平均(4.25±0.13)h。心理护理组男、女分别为19例,11例,年龄20~72岁,平均(40.12±2.85)岁;受伤原因统计:压砸伤7例,车祸伤3例,切割伤10例,机械碾压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h,平均(4.16±0.11)h。两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组联合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及时的对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了解,重点关注患者的手部损伤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家庭状况、基本经济条件等。进而与患者进行主动的交流,掌握患者的真实想法,从中了解患者存在的思想负担和所担忧的具体问题。之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安抚,并对其予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增强其术后恢复的信心。同时,充分考虑到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注意及时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以免患者过度紧张或担忧。并结合患者的面部表情和临床表现等,评估其疼痛程度。为患者播放一定的音乐、视频等,以转移其疼痛注意力。针对疼痛剧烈的患者,遵医嘱对其使用一定的镇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
  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疼痛程度和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相应的时间点包括研究开始时、不同干预后,应用的评估方法或工具分别为疼痛程度VAS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表(SDS)[2]。
  1.4 統计学处理
  不同时间点统计所得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差异显著的评估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分值统计比较
  不同干预后两组临床疼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平均VAS分值比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高于心理护理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理状态评估
  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在不同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差异显著,常规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同一时间点心理护理组明显偏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手外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手外科针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手术治疗。手术过后,患者容易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同时,很多患者也会对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产生一定的担忧,进而表现出焦虑等状态[3]。但是,在常规术后护理中,大多侧重于对患者临床病情的观察以及切口护理等,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干预相对较少。为此,在此次研究中,在常规术后护理之余,对患者联合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经不同的干预发现,干预后平均VAS分值比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高于心理护理组,且常规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同一时间点心理护理组明显偏高。即提示,联合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方面获得了可靠效果。具体的护理中,注重在全面了解患者手部损伤情况与手术方案、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患者之间进行密切交流。进而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同时,术后疼痛感的存在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痛苦,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情况,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时候,还注意针对患者因术后疼痛产生的不良心理,对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和疏导[4-5]。进而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总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其临床疼痛,对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 张维民,徐翠平,林海鸿,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610-2611.
  [2] 朱瑞芝,张伟.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415.
  [3] 赵静.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31):141-142.
  [4] 陶敏红.心理护理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09):141-142.
  [5] 吴洪波.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02):375-3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