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琼丰

  摘要:素质教育不再以一张试卷定乾坤,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更是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得以良好的品质、积极的心态、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结合目前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德育教育的口号喊的响,但总是形式大于内容,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刻钻研课本中德育内容,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理论知识有机联系实际生活,试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一、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中课后习题中德育素材,并没有被教师所重视。依旧以追求教学效率和教学进度为最终目的,教学中把心思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上,开展德育教育有的仅仅是为了上级检查,起不到真正作用。
  (二)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情况不符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以感性认识为准,对许多事情的判断不够客观和全面。有的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导致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的不符。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深度挖掘教材,提取德育素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基,开展一切活动要以课本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多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秀做法。数学德育渗透要落实到教学中小细节中,不必要喧宾夺主的加入太多的德育素材而丢失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教材中一些插图或数学史介绍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把握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例如:我国早在公元前1600年便已十进制记数的方法,比第二发明者印度早了整整1000多年。再有二进制的思想最早源于《周易》中的八卦法,这一发现早于德国数学家2000多年,中国古代中的二进制算法跟现代电子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运用原理相同,可见当时古代先人智慧卓越。大约1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圆周率精确到6位的人。适时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古代先人对数学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许多学生仅仅把数学当作作业中、试卷中的任务,而无法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改变对数学枯燥无味的看法。在教学“本金和利息”这一课时时,便可以引入这样一个例子:“爸爸有一万块钱,打算存入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推荐了两种储蓄方式,一种是直接存储2年,年利率是3.58%。另一种是存蓄一年后连本金带税后利息取出后再一并存入银行,这样的年利率是3.26%,请问这两种存蓄方式两年后的本金加税后利息更为合适?”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很快得出了答案。教师要善于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可接触到的日常问题,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好数学会给生活带来便利,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改变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试的错误观念。学生在学会计算不同方式的税后利息的同时也明白了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都应该自觉应尽的义务。
  (三)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学习习慣
  分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综合考评时要把日常行为表现也纳入评价体系中,让学生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品德素质的养成。在数学教学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明确分工的学习氛围内,每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小组任务,使得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同时,数学学习需要严谨的态度、理性的分析,在审题时要认真分析、全面理解题意、仔细计算,从做题上逐渐培养学生做事重逻辑、有条理的习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中彰显榜样的力量。
  三、总结
  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均衡发展,数学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思维看待问题,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学会生活,丰富对生活的认知。德育教育不是响亮的口号,要落实到日常教学的细节中。教师要勤做有心人,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刘晓琳.内江科技.2016(08).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张萍莉.成才之路.20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