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然后探究了科研事业单位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原因提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以期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各项事业的物质基础与有效载体。伴随我国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科研事业投入加大,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对该领域固定资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表现出公益性、先进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殊属性,怎样管理好并合理使用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科研事业单位组织各项科研项目的载体。近年来,伴随国家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对科研单位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各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量有了明显增加。
  相对于其他一般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更明显的公益属性,科研事业单位形成固定资产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以项目资金形式投入,所购置固定资产属国有,日常管理权是单位,最终大都供科研人员无偿使用。而且科研事单位的设备设施种类与数量繁多,其实物分布的场地也很分散,所以管理起来更为复杂。并且大部分固定资产均是基于有关科研活动的需求而配置的,目的在于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所以其设备设施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先进性、专业性与系统性。
  二、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零散或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科研事业单位中包括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分别管理了固定资产财会账、固定资产实物账以及非科研用通用設备设施、房产等。在实物资产使用管理的二级部门,尽管设有部门资产管理员等岗位,但无详细的权责和奖罚机制。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缺少一个从固定资产增加、日常使用维护到处置的全过程的科学管控制度,尽管每个环节均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每个环节的衔接制度并不顺畅,造成各环节的管控内部封闭。况且每个单位甚至一个单位每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均是“数据孤岛”,不能联网,信息不能共享,各软件的数据标准不相同,造成各系统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完成交换传送,导致无一个可以提供详细固定资产数据的平台来推动对固定资产的管控。
  更普遍是,一个单位固定资产财务账、实物账和实物都归属财务部门管,固定资产只在会计核算软件里进行会计核算登记,使用部门只管无偿使用,没有其他形式监控。这主要是一些中小科研单位比较普遍,这种模式看似有管控,其实不符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也容易导致错误和舞弊,使得用、管、控脱节,权责不清。
  2.固定资产新增决策缺少论证或者是决策思维单一,缺乏全局观念
  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科研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资金申请、重设备采购,轻旧设备维护更新改造再利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观念不强。在申报相关科研资金时,有的课题组对所要采购的设备设施,未通过资产调研,仅仅从课题本身需求着手,重复购入公共实验室现有和功能类似的仪器,并伴随科研课题完成而闲置。
  而且,有的单位和部门的单独占有情况严重,有的单位和部门闲置或使用效率较低,而另一些单位或部门却十分需要这些设备设施,但也不愿把暂时闲置的资产调配给其他单位或部门使用,而有使用需求的单位或部门也宁愿新增购入,也不愿接受调配,导致资产利用率不高,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3.账实不符
  (1)有物无账。出现的原因包括:基建项目验收和财务决算相分离。因为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有时滞后于项目实施,导致设备先赊购启用,财务也没有立即入账,时间一长,人员变化后,极易导致资产游离账外;或者新增资产后立即投入使用,没有向财务部门提供验收凭据,导致财务无法计入固定资产会计账。另外,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无偿调剂增加的现象比较常见,受专业水平的制约,许多基层科研事业单位对于这种资产仅仅做了备查登记,并未按准则计入固定资产会计账。
  (2)有账无物。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对基层事业机构来说,固定资产均是国有资产,政府部门对其存在调拨调剂权力,特别是办公用房,通常初始增加时账上有原始记录,但具体被调剂到其他单位使用时,调剂手续通常不办或不齐,导致调出单位有账无物;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管理不规范,有些固定资产已受损、遗失,但长时间不清查处置,造成固定资产长期挂在账上。
  三、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促进固定资产整体化、动态化、精细化管控,并与财务控制、预算控制相融合,科研事业单位要加大力度,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创建一站式管控服务系统。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使资产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管理成本;而且各部门将有效连接,打破“数据孤岛”,促使全过程在线审查,可以保障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减小主观原因产生差错的概率。此外,各部门也能及时查看固定资产数量、应用与配置状况,且实现信息的动态管控,集成研究,为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等决策业务提供精准数据。
  当前较为成熟的条形码管理信息系统就极大节省了人工管理成本。对于新增资产的有关信息录入计算机之后,通过计算机智能打印形成不干胶条形码,条形码就相当于该资产的身份证,把条形码粘贴于固定资产实物上,仅需通过专业的条形辨别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形码扫描读取,就可完成盘点、查找、核对等一系列工作,高效精准。
  2.优化资产配置的评估体系
  长时间以来,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考核重点局限于科研工作完成状况、项目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层面,而很少有对资产使用效率、资产保值增值、资产社会价值充分利用等层面的考核。可以研究借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指标,如固定资产周转率、全年应用天数、资产维修频率、资产报废总量等体现资产应用状况的指标加以考评,积极研究固定资产控制考评体系,促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高固定资产控制质量的主观能动性,以减少无效投资,加大应用效率,以最低的资产规模得到最大化效益。   另外,科研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决策需有财务和实物管理部门参与集体决策,不能只单一考虑需求使用部门意见,需充分利用单位管理系统数据,优先内部调剂和更新改造再利用,避免重复新增和“喜新厌旧”,做到新增配置科学合理。
  3.规范资产的清查流程
  (1)应组建专业的清查小组,全面负责资产盘点清查工作,主要由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与具体使用部门参与协助,编制清查计划,确定各成员权责,做好动员,查阅好相关资产档案资料,准备资产清册。
  (2)资产清查。清查小组按照资产清册逐个盘点资产,清查的内容包含资产使用状况、破损程度、保管者和实际存放地点等内容,全部清查结果要立即反馈给有关部门,针对产生账实不符的情況,应与相关部门立即协调处理,且把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备份保存。
  (3)资产清查结果内部处理。针对资产清查结果,组织小组探讨,明确资产盈亏丢失和毁损的处理方法,并督促相关部门立即就本部门出现的固定资产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并向单位领导报告,同时资产清查小组需向单位决策机构递交相关整改计划。严格根据审查通过后的整改计划完善资产管控,且对其整改环节进行多角度监督,进而保障整改的科学合理。
  (4)资产处置。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历史挂账,搜集证据,进行分析,分类整理,对需申请报废和核销的资产需出具符合要求的技术鉴定报告。然后将相关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处置申请表、价值凭证以及报废核销技术鉴定报告等一起提交上级主管单位或财政部门审批,等审批同意后再做账务处理,单位财务不能私自销账。固定资产清查全过程的各类文件资料应由使用人、盘点人、监盘人、保管人逐个签字,并按照整理的清查信息编制单位固定资产清查报告,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改进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四、结语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加强并改进对固定资产的管控,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使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事业单位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合理规划、规范机制,注重监督,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评估体系建立,从而科学高效管理好固定资产,推进各项科研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时岚.基于资产清查视角的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财会学习,2019(24).
  2.张兰萍.基于资产清查环节探讨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财会学习,2017(07).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