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翻转课堂”深化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分层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静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压力下,钢琴专业教学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这也在无形中要求高职钢琴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落到实处。有鉴于此,本文将依托教学实践,从微课应用及“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角度出发,探讨“隔堂讨论”教学法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对推进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全面深化和改革高职院校钢琴教学课堂,为钢琴分层教学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翻转课堂;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178-02
  【本文著录格式】孙静.以“翻转课堂”深化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分层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20,03(06):178-179.
  进入新世纪以来,钢琴专业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的快速进程,其招生规模也呈现出了逐年扩大的显著趋势,这也使得来源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科建设和钢琴专业教学实施也就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客观上催生了本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的内在需求。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钢琴专业开展分层教学内在必然性的基础上,从“翻转课堂”构建的角度来论述推进本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的路径,以加强高职院校钢琴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和人才培养的扎实性。
  一、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开展分层教学的内在必然性
  连年扩招在客观上导致高职钢琴专业学生音乐基础素养以及学习、接受能力不平衡的问题益发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就要求钢琴教师做出全面的应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除少数学生在入学前参与过钢琴演奏的系统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之外,大部分学生接触钢琴这件乐器较短,基础知识和演奏技能不是非常扎实,甚至许多学生处于不会读五线谱的“零基础”状态。显然,这种差异较大的基础状况,必然导致学生在钢琴演奏学习中的接受能力也会呈现较大的不均衡性。如果高职院校为了单纯适应扩招形势,而采取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则势必会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窘境。如果采取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指导教学方式,则又难以适应扩招后庞大的学生规模,造成师资很大的教学压力。这样,在高职院校钢琴专业教学采取集体课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循序渐进的分层教学,就成为了高职院校钢琴专业教学转型的必由之路。
  所谓分层教学,是根据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组别,有序地进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目前,通行的分层教学有“走班制”和“隐性分层”这两种形式。走班制即把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生更具钢琴演奏基础、音乐知识基础和演奏技能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组别,这样就会形成钢琴专业水平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再根据不同组别,安排学生在不同教室内进行分别授课,这也就形成了钢琴分层教学的组织方式。然而,走班制虽然能将不同层别的学生划分得更为清楚,但不足的一点是很容易造成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操作不当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组织流程也较为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
  隐性分层则是在保持所有学生同班、同室授課的前提下,教师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来讲解、示范不同的演奏技法。在具体的分层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由浅入深的专业培养,从而不露痕迹地实现了钢琴分层教学的实施。然而,隐性分层教学由于其隐秘的实施在开展过程中的难度较大,无疑对钢琴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挑战,容易造成钢琴教师的教学负担,疲于应对教学开展,因而,隐性分层教学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质量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翻转课堂”模式对于高职钢琴分层教学的适用性探究
  伴随着高职钢琴专业扩招的历程,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微课逐步得到了普及应用,从而为高职钢琴专业的分层教学提供了“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使学生的钢琴学习效率大为提高。所谓“翻转课堂”的开展实践,就是在微课支持下展开的。简而言之,就是将钢琴传统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点拨这两个教学流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反转、对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内在的构成为:钢琴教师录制钢琴演奏微课,并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钢琴微课推送给学生,学生接收到微课视频之后,即按照其中所展示的钢琴内容、演奏技法和语音讲解,在课前展开自主性的预习训练。而到了钢琴课堂教学实施阶段,钢琴教师则通过回课的方式来检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所达成的效果,同时掌握学生在学习演奏技法方面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误区以及存在的困惑。而后,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技法掌握误区,教师则采取集体课的模式予以纠正;对于一部分学生在掌握钢琴演奏技法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则可将这部分学生划分为临时的学习小组,采取小组课的形式予以集中讲解和指导;而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技法掌握薄弱环节,则采取一对一个别课的方式予以针对性的点拨。这样,在微课自主预习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就得以在灵活搭配运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这三类钢琴观教学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顺理成章地实现对于不同程度学生“因材施教”的分层、分类指导,从而非常自然地达成分层教学之目标。
  当然,目前“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钢琴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成功率较低等一些局限性。鉴于此,笔者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除采取典型的微课推送和“翻转课堂”模式之外,还有机地融入了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模式中“隔堂讨论”的成功经验。所谓“隔堂讨论”,就是由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中设置一个专门环节,来组织学生讨论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就有了充裕的自主训练时间,在微课视频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演奏练习而将课上所学技法内化为自身的演奏技巧,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在掌握演奏技法方面的薄弱及困惑之处。于是,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来参与下一节课的协作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学困生提出掌握演奏技法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学优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予以解疑释惑,从而在不同层级学生中间达成“学优扶学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有效地缩小、弥合本专业学生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经过实践检验,笔者发现,引入“隔堂讨论”机制不仅有助于构建生态化的高职钢琴专业教学机制,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率,可以说也是当前强化本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的可行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连年扩招的形势催生了钢琴专业分层教学的内在需求,也在钢琴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学改革中收获颇丰。而微课资源在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中的普及运用,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又为实现高职钢琴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有效的方法。而引入“隔堂讨论”创新教学机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合钢琴专业各层级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保障“翻转课堂”模式下实现钢琴分层教学的成功率和有效性。因此,笔者也积极地倡议更多高职院校在钢琴教学中尝试引入“隔堂讨论”支持的“翻转课堂”模式,科学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背景下钢琴专业分层教学机制改革的进程,打造更为特色化的钢琴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少林.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17).
  [2]王璐.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6).
  [3]马晓鸥.高校钢琴教育实践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J].戏剧之家,2019(34):182.
  [4]解玲玲,张红娟.“有教无类”与“有教有类”——钢琴基础分层教学研究(二)[J].教育现代化,2019,6(30):196-197,210.
  作者简介:孙静(1985—),女,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三级演奏员,研究方向:钢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