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笛 褚晓锐

  摘   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及目标。本文在分析学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在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关注并参与学科发展的“现代工匠”;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亮点,搭建学术与行业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一流学科  工匠精神  科技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a)-0190-02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两年来,全国高校在创“双一流”的路上求实、求变、求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作为全国第一批地方本科转型发展示范学校,西昌学院没有认为创“双一流”责无旁贷地落在“985”、“211”肩上。以6年前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的环境下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敏锐视角,分析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契机。在充分研究《实施办法》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综合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西昌学院“立足凉山、服务四川、辐射西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探索以培养“现代工匠”为目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增长的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1  强调人才培养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凸显西昌学院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力
  《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双一流”建设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对于这一总体框架,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解读。目前我国对一流学科建设标准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标,但是有大幅度向论文质量指标倾斜的态势,这一点从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1](见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75%的论文质量权重及0%的教学权重足以让大多数地方院校对“双一流”建设望尘莫及,然而不能否定的是这些普通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
  具有一定国际权威性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指标给出了32%的教学权重及约30%的论文质量权重。由此可见,不同国家,不同层面的学校对一流学科建设有着不同的理解及各自的侧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高校的任何学科,只要办出特色,其学术、经济、社会服务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它就是一流学科。毕竟高等教育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成就方面。
  只有基于上述认知,类似西昌学院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够在创一流学科的滚滚浪潮中明确自己方向,不随波逐流。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方针,改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寻求自身的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2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关注并参与学科发展的“现代工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 具有工匠精神,在生产第一线沉得下去
  精于工,匠于心。工匠精神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科(专业)的尊重与热爱。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社会对高校办学、学科建设的认可(比如每年都会进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却忽略了我们的培养对象对自己所学学科(专业)的认可。而这一点是关系学生是否能够潜心学习,精通专业的关键,同时也对我们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工科专业。如今的零零后大多没有了家庭经济的压力,其职业规划更倾向于工作环境的优越及社会地位的被认可。当今社会对“白领”、“蓝领”的界定更是同学们无法安心工科专业学习的桎梏。为此,西昌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团队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坚持正确价值观的输入,强调人在社会贡献中的价值体现,充分展现并肯定电气人在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同时,优良的学科队伍在教学过程中示范并彰显了工匠精神。西昌学院电气工程教学团队在重视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教师,提升团队的综合教学、科研实力的同时,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60%。近年来,学科教师团队频繁参与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相关工程项目30余项,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教师团队的工程师评定及职业资格证的考取搭建了平台,顺利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因此电气工程学科团队的教师有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展现实践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呈现出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状态,为学生树立了工匠的形象,践行了工匠精神:我们就是工匠,我们创造,我们骄傲。只有秉承如此的信仰,同学们才能掠去浮华,持匠心而精于工,在生产一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关注并参与学科发展,在学科领域能成长起来
  除了具备工匠精神,现代工匠还必须关注学科发展,了解学科前沿,有足够的上升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知识、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因此现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关注行业发展的意识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应對职业生涯中随时可能进行的技术、设备升级,在变革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   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前瞻意识,西昌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团队首先加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定期派送专业教师到更高学府培训、深造,并将所学知识、观念迅速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
  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完成学科团队中横向科研课题中的技改项目,如凉山大桥水力发电厂技改升级、西昌新钢业公司变电站及自动化车间改造等。工程实践中的技改过程就是工程技术人员意识、知识、技术更新的过程,亲自参与技改项目的经历是让学生最直接感受到关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的有效手段,从而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专业素养。
  3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亮点,搭建学术与行业之间的桥梁
  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生产力的前提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我国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之一就是对接社会重大需求,提高服务功能及学科声誉[2]。要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产业合作、知识转移、技术孵化等,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要充分发挥学校智力优势帮助社会解决具体问题,引领和服务社会文化。同时,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支撑和促进学科的建设。要与社会相关部门或企业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让社会资源变成学校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3]。工科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还可发挥对应行业领域的集成创新优势,推动学科与产业融合,培养学生在复杂多元的真实科研、生产和销售情景下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基于对学校定位及特色的精确分析,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西昌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团队将一流学科建设的增长点锁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学术与行业之间的桥梁方面。近年来,学科组内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智能制造”等科研团队与合作高校共同申报的高水平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专利10余项。大部分研究成果以校企深度合作方式贯穿于多项横向推广性科研项目中,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
  在利用高校学术优势促进地方电力行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西昌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团队充分把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优势,及时查找行业内部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具备更高科研能力的合作高校及研究机构寻找更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让科研有的放矢,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  结语
  “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壁垒,倡导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给地方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将寻求到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世银.国际学科排名对我国高校創建一流学科的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16(3):80-84.
  [2] 曹明平,毛光周.高等院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选择[J]. 大学教育,2019(3):1-4.
  [3] 吴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基于MIT的个案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0-85.
  [4] 谢辉祥.工科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87-96.
  [5] 蔡淑萍,陈智栋,杨燕,等.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16-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