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国莲

  摘   要:本文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立足当前卫生填埋场运行现状,阐明运行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及相关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工作带来推动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优化卫生填埋场环境保护问题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场  环境影响评价  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a)-0122-03
  所谓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城市人口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生活服务产生的固体废物。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活垃圾处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必须对卫生填埋工作的实施过程予以高度重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从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部署,力求将各项处理措施准确无误地落实到卫生填埋过程中。目前,国内填埋垃圾量已经占处置总量的85%以上,总体处理情况尚好。客观角度限于填埋场资金、设计及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垃圾填埋处理过程存在较多不确定问题,对填埋场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亟待解决。
  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1.1 环境保护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合理研究与分析。具体标准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1.2 评价范围
  填埋场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问题,要求从地面水环境、空气环境及噪声等问题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地面水环境评价可以从填埋场场区排水情况入手、空气环境评价可针对厂界及周边敏感区域方面入手、噪声评价可针对垃圾处理场厂界及附近敏感点位置进行合理评价,确保点位不受影响。
  1.3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1 水环境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规定,我国自2011年7月份始,明确要求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该自觉履行规范标准及要求,按照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要求进行合理处理。
  1.3.2 大气环境
  当前,各城市当地环保部门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情况,针对场址周围环境及空气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统一部署与规划,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準》中的二级标准内容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确保填埋场周边大气环境不受影响[1]。
  在大气扬尘治理方面,要采取上下联动、合理推进的部署战略,对填埋场涉及到的扬尘污染问题,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排查识别的方法措施,对排放不达标、设施不运行的情况严格整治,确保点源管控要求达到预期。
  1.3.3 生态环境
  填埋场在正式施工建设过程中,一般多会改变原有填埋场建设区地貌特征,甚至会对建设区内的地表植被等造成干扰影响,引发水土流失情况。为防止这一问题的频繁发生,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法律规定,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要求规划人员应从多方面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确立现场施工方案,防止对现场施工环境、空气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
  1.3.4 声环境控制
  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要求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控制到最低,确保厂界噪声能满足声学环境标准要求。
  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多数填埋场建设过程积极践行了上述法律规范及相关要求,在建设效果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但从实际看,因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问题,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污染。主要因为规划人员在前期准备阶段缺乏前瞻性,未立足填埋场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或者片面问题过于明显,导致后续建设存在较多不足问题。下文主要对填埋场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2.1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作为影响填埋场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像场址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填埋场建设质量及后续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在项目可研阶段规划人员需、从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部署,对经济技术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
  根据填埋场场址运行情况及垃圾库容量问题进行科学部署,将建设期与运营期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消除于萌芽当中。需注意在场址选择过程中,规划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为后续的运营管理奠定良好基础[2]。
  2.2  防渗工程
  填埋区库区内的垃圾渗滤液属于一种具有高浓度特点的有机污水。这种未经处理的水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措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不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会通过地层向外泄漏,给库区内外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重要的是,垃圾渗滤液过多的时候,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对人身健康构成威胁。
  为确保填埋场及时运行安全,规划人员需要根据填埋场环境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渗工程。防渗工程设计的好坏往往会对填埋场规划设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防渗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当中,应该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为后续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相应保障。   2.3 渗滤液处理
  能否正确处理好渗滤液问题会对卫生填埋场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建议在渗滤液处理方面,严格恪守处理工艺标准进行合理贯彻与落实。图1为渗滤液处理流程,仅供参考。需注意渗滤液处理过程还应增设污泥脱水流程,以确保渗滤液得以渗透干净。
  2.4 封场工程
  一般来说,填埋场若想得到稳定运行,需从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尤其要加强对封场工程的重视程度。实行封场覆盖工作可以阻止渗水进入以及阻止气体逃离填埋场。需注意如果封场工作处理工作未达到预期要求,会对填埋场稳定性运行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规划人员最好立足于填埋场现状,优化现场封场管理工作[3]。
  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研究
  3.1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措施
  填埋场的选址问题,建议规划人员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为填埋场的后续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填埋场必须重点针对填埋容量问题与使用期限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填埋容量必须满足设计量要求,且在使用期限方面应该满足至少10年的标准。场内外部建设条件应该满足预期规定要求,必须设有垃圾进场道路、车辆维修冲洗设备等以及环境监测系统等现代化装备系统。如此一来,外部交通与内部管理基本上可以得到充足保障[4]。
  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果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时,场区工程建设过程势必会继发性引起地质问题。因此在场址选择问题上,规划人员应立足于场区地质环境实际特点,明确当前环境区域地质条件、地貌地势等,重点加强对厂区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视程度,为后续填埋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2 防渗工程规划措施
  在防渗工程规划措施方面,现场人员可以从控制地表水与地下径流渗入量、防渗幕墙以及减少外部水流入等方面进行重点实践。其中,控制地表水与地下径流渗入量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场区地形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供雨水导排系统以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在作业区周围应该设置排水沟设施,阻挡地表径流问题侵入,减少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波动影响。
  在防渗幕墙的选择方面,现场人员可以按照垂直防渗技术要求,在防洪坝、边坡等特定区域采取合理的帷幕防渗技术内容,以期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在填埋场进入水量问题的控制方面,应重点对填埋场顶部覆土层进行合理设计,目的在于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加强对外部水进入问题的防治力度,满足防渗与滤液处理要求。
  3.3 渗滤液处理措施
  渗滤液的处理问题,除了按照上述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严格处理之外,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强化处理:
  (1)渗滤液水质水量检测。对于地形复杂的填埋场区域而言,在检测渗滤液水质水量的过程中,应重点针对不同区域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填埋区水量。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应切实按照地形地貌要求,做好自然汇水走向问题的调查工作。针对填埋场各个阶段的特定性质,明确各阶段产水、产气的实际情况。必要时需对渗滤液与产气污染控制问题进行合理研究分析。
  (2)调节池设置问题。渗滤液处理站设置调节池在很大程度上对渗滤液产生较好的调节作用,利用特定的均和方法与净化方法处理渗滤液。渗滤液在调节池停留过程中,会受到反应过程的不断影响,厌氧环境逐渐形成。此时渗滤液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净化处理,在污染物的去除率方面可以达到15%~20%左右。
  (3)渗滤液回灌问题。科学合理的回灌方法可促使填埋场渗滤液得到及时处理,基本不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为进一步促使垃圾渗滤液问题得以解决,现场技术人员可利用土吸附方法,实现对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根据垃圾填埋层厌氧滤床的作用,确保渗滤液得以实现降解。此外,渗滤液回灌可促使垃圾快速分解,为填埋场的稳定运行提供内在驱动力。需注意垃圾发酵产物沼气的处理问题,应按照既定的原则与要求进行合理处置。
  3.4 封场处理与生态环境恢复
  填埋场填埋服务期满后,需针对封场处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好从处理渗滤液与填埋气体方面入手,确保填埋场后续运行效果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来说,封场工程主要由生态恢复系统、防滲导排系统等系统构成。封场工程需要从环境监测与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以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正式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可从下述方面进行加强:
  一方面,重点统筹规划、科学部署,针对环境监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按照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要求进行加强,如可从垃圾堆体稳定性检测方面入手,利用水准仪定点观察堆体的高程变化情况,防止滑坡事故。同时,生态恢复需要终场覆盖层与覆土层作为支撑条件,立足于当地环境特点,选择合理的植被种类,防止覆盖层出现穿透问题。
  另一方面,卫生填埋场经过封场处理后,必须严格确保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及环境影响报告书情况,作出明确规划与部署。需注意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需按照科学、合理的封场处理与生态环境恢复措施进行贯彻与落实。
  4  结语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合理分析,力求明确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亟需注意的问题。根据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知,影响填埋场周围环境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工作人员入场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根据第一手资料确定填埋场周围环境特征及工程建设情况。待明确上述问题之后,科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从填埋场场址选择、渗滤液处理、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方法及封场后的生态恢复等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和平,胡晴,王智鹏,等.南昌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生命周期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0):3844-3852.
  [2] 刘燕,马扬,张红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绥德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评价[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5):36-39.
  [3] 叶红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15.
  [4] 袁文祥,陈善平,邰俊,等.我国垃圾填埋场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6,24(5):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