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地方性和特色化等。研究发现: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处于财力不济,师资实力不强,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低,以及学校管理质态有待提高等困境。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氛围;第三,需要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也是现实选择;最后,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诸多高校起到了导向作用。基于对入选“双一流”高校分析发现,所公布的一流大学基本是985高校,一流学科高校主要为211高校和一些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如大气、林业、邮电等学科所在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校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很低,确实反映了地方高校整体学科水平的状况。不过,有一定实力的地方高校对入围“双一流”也是翘首以盼。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高校师生无疑欢欣鼓舞,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得到政府数额不菲的学科建设经费支持非常关键,“名牌”效应也非常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等等,政府都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部分高校建设。“双一流”建设也以其巨额资助得到各高校的青睐。一般的一流大学每年获得1亿元到5亿元不等的资助,清华和北大均获得数十亿元的建设经费。另外,我国社会评价导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入选相应的建设工程、项目,就是实力强、水平高的标志。社会的这种认知习惯和取向也会影响高校内外各类主体的态度和选择。
  我国多年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种T程等政策目的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现有两千多所普通高校,不可能平均用力,可行的选择是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和学科,而且,国家政策基本都是优先重点扶持关系国计民生,有较大国内或国际影响力的高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的扶优、扶强、扶特的价值取向非常明显。就此次“双一流”高校遴选而言,入围的只是有限的137所高校,相较于二三千所高校群体而言,比重很低,我们更应该看到它发挥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积极引领各类高校争创一流。不过,此次“双一流”遴选更为注重学科发展水平,强调学科建设的抓手作用,人选高校的相关学科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人选之后,这些高校和学科发展将迈上更高的平台。不过,我们不能不问,“双一流”高校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左右,对于没有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他们的学科还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这是这些高校领导苦闷、彷徨之后必须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只要它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就不能没有学科的支撑,学科与专业、学科与人才培养关系紧密,没有学科基础的专业至多只能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很难为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能力和素养。专业发展是立足于学科和社会需求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活动,学科水平弱或缺失学科支撑的专业发展无疑是无源之水。地方高校作为我国大众化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本科专业数和在读学生数占比大。如若学科发展被弱化、虚化,他们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需要人们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要认为地方高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就不需要学科和科研支撑,这些高校与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至多也就是在学科建设类别、重点等方面有所侧重,但绝不是不需要学科建设和发展。地方高校决策者需要理性分析新形势下学校学科发展和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同时,自身应该积极作为,为学校争得学科发展的更大空间。
  一、地方高校學科建设的特性
  (一)系统性
  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过程,绝非短期内就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统加强学术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围绕主要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实力[1]。对地方高校而言,要创造性地理解学科建设系统性特征。就内容的系统性而言,转变狭隘的学科建设概念,不要把学科建设简单理解为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知识积累和创新,而要认识到学科建设是系统工程,是集知识探究、人才集聚、基地平台打造、学术氛围培育等多方面的协同,谢桂华所主张的将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及建设,教学内容及教材,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等教学建设纳入学科建设[2],他的主张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很有启发意义。这需要我们从广义上理解学科、学术、研究等,并实现各项具体内容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就学科建设方式的系统性而言,地方高校不仅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借鉴,互助与联合,还要实现学校与地方之间的紧密合作,在与地方的合作、服务中集聚力量,发现新的生长点,找到新的结合点,拓展更多利于学科发展的丰富资源。
  (二)长期性
  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现实中不乏一些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案例,如香港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不过它们的发展模式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它需要地方政府、高校投入大量的经费甚至采取超常规手段才能实现,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和高校都不够现实。而更需要地方高校及学术骨干理性分析白身学科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分步实现近期、中期及长期的学科建设目标。学科是组织化、制度化的知识分类,学科发展是知识积累、筛选、创新的过程,是知识量变、质变交替进行的演进,因而,违背常理的急功近利方式不利于学科长远持续发展,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有表象性、指标性的成果。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更需要认清形势,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分布实施。   (三)地方性
  学科及学科发展并无国界、区域的区分,但是,学科建设是有国别、区域差异的。不同国家、区域促进学科发展的理念、方式、路径差异客观存在也非常正常。就我国高校中的学科建设而言,地方高校自身的区位、服务面向等均决定了其地方性特征,即,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获益于地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及主导产业优势等均是所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契合点。美国的相互作用大学就是一种地方与高校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的一种典范,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双赢。所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用好所在区域的平台优势,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学科发展。
  (四)特色化
  因为学校发展历史、原有学科优势、多科性或综合性等现实,要实现全学科甚至多学科发展将面临巨大压力,而且很难成功,所以,依托自身的优势与其他院校实现错位竞争,实现差异性、特色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现实选择,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转化为自身学科发展的优势或突破口。此次人选双一流高校的地方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成功案例,它们基本都是所在学校有一个或有限数个非常有特色的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知名度、学术成果的外显度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大量的甚至所有地方高校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榜样。即,动用更广泛人员,结合历史、现实及未来,把所在学校学科发展可能的亮点、特色、优势挖掘出来,明确所选中学科建设的重点,把特色和优势打造好、提升好、彰显好。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地方高校无疑是基于其办学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主要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其主要服务面向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而言,受到自身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往往是国家各项重点建设T程的旁观者或有限参与者,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重点高校、入围重大工程高校的支持对地方高校的冲击巨大,原本与部属高校、重点高校就实力悬殊,政府不断给部属、重点高校加大投入,让地方高校与前述高校的差距更大。这种强者更强的现实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高校的冲击可想而知。除了政策层面的外部因素之外,地方高校自身的先天不足和努力不够也是制约自身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向人选“双一流”高校看齐的现象比较普遍。办学中的趋同,盲目追求升格等是我国高校现实办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合并办学,新世纪初的升本,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综合性等均是佐证。受到“双一流”建设导向的影响,大量地方高校也期望在学位点、教师评价标准、办学重点等方面学习“双一流”高校,积极拓展学位点,强化教师职称晋升等评价中的科研导向,将学校工作重点由本科人才培养转向学术成果的多寡,使得所在学校优势逐渐丢失,特色无法彰显,而实际学术产出依然难有大的突破。另外,花大力气发展极有限数量的学科也是地方高校当下的抉择。我国本科高校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涉及面广。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影响,也是立足所在学校学科建设需要,不少地方高校做出了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发展一个学科的举动。对此等决策褒贬不一,多数人尤其是学校领导者认为通过整合全校资源力争挤入一流是值得的,它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意义重大,而学校资源总量有限,如果平均分配将导致任何学科都不会有机会进入一流,这样的考量与选择是很多有一定实力地方高校的现实。不过,如果不顾实力差距,盲目将资源集中于一个学科可能面临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依然进不了一流学科,极大挫伤教师学科建设信心;二是挤占其它学科建设的资源,阻滞相关学科的发展。
  (一)财力不济,难以支撑学科建设
  地方公办高校的财力水平整体比较低,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学生缴纳的学费,另外,根据具体学校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水平有一定的经济回报,但是主体绝对是前者。与部属高校以及省属重点高校,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很少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种财政专项支持,因而,它们财力方面的压力是部属高校以及省属重点高校师生所无法现象的。一位曾到西部地方高校支教并出任该校副校长的北京某“985”高校教师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感慨过,“985”高校每年运转资金动辄180多亿元,而多数地方高校每年能拥有的经费还不到这些“985”高校年运转经费的一个零头,在这样拮据的情形下这些地方高校每年还能培养出那么多的毕业生。这位教师在亲身体验后感受很真实地反映出地方高校的财力状况。据调查,地方高校多为省属高校,也还包含一部分市属高校,可能因为省属高校在区域内数量比较多,而市属高校在区域内数量比较小,呈现出市属高校能得到市级、省级政府较大额度的资助,而省属高校得到的资助相对较少。这些市属高校是地方高校中的特例,地方高校的主体是省属高校,因为规模大,省级政府的承受能力比较有限,能提供给每一所省属地方高校的经费相对固定也比较有限。这些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从学费和社会服务中获得的回报比较有限,在没有充裕财力保证情形下的学科建设艰难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二)师资实力不强,难以促动学科水平上台阶
  教师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主体,需要高校教师个体和团队以学术研究为主要路径一步步推进所属学科的发展。地方高校不同于部属高校,因为主要从事着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甚至没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等,所以,学校的科研主要依靠教师。而拥有博硕士学位点的高校研究生对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影響力的提升贡献很大,在一些高校中,博士、硕士研究生甚至成为所在学校科研的主力军。地方高校中教学是这些在岗教师主要的工作,而且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此外,他们还承担着学校较多的社会服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教师们学术研究的精力和时间。相比较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学源结构及研究水平等均没有达到高的水平。所以,引进和培养优质师资成为地方高校关键的选择。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待遇比较难吸引到有实力或有潜力的人才。这不排除有些地方高校得到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可能经费还比较充足,更多的地方省属高校因为地方财力有限而省属高校义比较多,财力有限,加之学校所在地没有区位优势,很难得到青年才俊或资深学者的青睐。除了待遇方面的考量外,很多优秀人才非常看重所在高校能提供的学术发展空间,特别是有志于终身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才而言,尤为看重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等平台,有了这些平台才能打造学科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工作。而多数地方高校没有高层次学位点,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三)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
  地方高校是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保障学校运转的教育机构,在大学多项职能履行方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它们最主要的任务,科学研究是居于人才培养之后的一项职能。这不排除一些历史比较长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其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也是非常关键工作。这些地方高校或因为定位原因,或因区位优势不明显,或因历史较短等原因,科学研究职能没有得到大的凸显,学校总体的科研条件,如场地、设备、实验室等相对比较弱,国家政策上的优先支撑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使得这些地方高校难有经济实力改善学校的研究条件。省级、国家级学科基地及人才工程项目等占比极低甚至为零。国家级、省级学科基地一般围绕国家或省战略目标,以重大或重点项目为依托,组织人财物等资源而构建成的学术平台。另一种是基于高校与地方企业单位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而组建的学术研发、创新平台,对这一类平台是地方高校拥有的相对较多。
  (四)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不高
  知名度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总的结果。地方高校中除非办学比较有特色的,大多数都属于默默无闻者。没有中央政府特定政策和经费特别支持,办学历史较短,难觅杰出校友,处于我国高校层次分类的底端。这类学校有什么学科、专业、特色,甚至连坐落在什么地方都常不为外人所知,可见,其知名度是非常低的。人们在认知上觉得它们就是培养服务地方人才的机构,不会想到有什么有实力或有特色的学科。低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五)高校自身管理质态有待改进
  调查发现,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中普遍存在学科方向与特色不明确、比较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导致其学科建设“精彩难呈”。由此,对学科发展基点与边界的设定,对学科方向、特色的凝练与比较优势的规划,是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战略问题[3].可见,学校层面的战略规划等决策对所在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至关重要,中外高校中不乏因为决策等管理实效性、针对性强而获得学科突破甚至跨越的例子。不过,我国当下比较成功进行管理决策的案例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主要是策略上的人云亦云,定位上的盲目趋同,决策上的随意而为。盲目攀高、趋同,学科建设中贪大求全。决策中领导个人意识、长官意志过强,不能集思广益。
  三、协同发力,助力地方高校学科突围
  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发展是在内外力作用下,知识丰富、深入和创造的过程。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外力,具体涉及到研究队伍实力提升、财力投入、研究平台的打造、制度环境创设等。
  (一)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发展定方向
  在诸多因素差异不大的情形下,高校学科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学校管理层面的大智慧、大手笔和大局面。
  首先,要树立信心和一流目标。就组织发展而言,其成员的精神面貌和上进精神是组织进步的不竭力量。对于地方高校师生而言,在“双一流”建设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心不足,甚至认为一流建设与本校没有关系。在此情境下需要学校领导利用好宣传平台,引导师生积极认识一流建设的导向作用。其次,需要学校上下积极作为,发掘自己学校的学科发展以及与学科建设相关因素的优势,为战略规划做好前提性工作。核心竞争力战略应该是“有所為,有所不为”“有选择的卓越”。此次“双一流”名单中有既非“985”义非“211”大学20所,它们多为有鲜明特色的行业类大学[4]。这些行业大学为更多地方高校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很鲜活、很有说服力的范例。
  其次,做到理性定位,不盲目攀高。无论是学校发展还是学科发展都应该百花齐放,不能一个模式、一个路径。中国的一流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哈佛大学的翻版,同样,中国的地方高校也不能总想着办成北大、清华一样,应该在现有权限下理性进行学校定位,不盲从、不攀高,将自身优势、特色彰显出来。在学科建设中同样要合理定位,从学科方向、学科层次等方面精心调研、论证,明确努力的目标。就学科方向而言,重点在应用型学科上下功夫,通过与其他高校合作等途径适当拓展基础学科。
  (二)力口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
  教育制度对我国高校学科规划和建设的影响重大而持久,需要政府发挥好其激励作用,激发高校学科建设的热情和信心。首先,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身份固化会使得人选高校和学科安于现状,压力与活力不够,自信于自身一贯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另外,身份固化还会使得没有入选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失去信心,觉得再大的努力也不可能实现学科建设的社会认同。简言之,身份固化会形成凝固的氛围,无法实现流动,不利于竞争机制形成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可喜的是,我国“双一流”建设是分周期进行的,第一个周期结束后重新进行遴选,这就是一种动态调整制度设计。此外,还应该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所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近年来,诸多省份已经实施了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和培育工作,江苏、广东等省份的投入力度非常大。通过政策手段积极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创设必要的学科建设环境等条件能极大促动更多高校学科实力的提升。
  传统意义的学科建设重资源投入,是因为其成效快且易被看到,这样就可以通过指标比较、量化评估的简易方式把握学科建设情况,进而快速有效地实现周期建设目标。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改革机制”“打破体制”“创新制度”等说法大多只是“象征性”政策话语[5],而没能成为实在的行动。一流学科建设要有一流的制度环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建设路径依赖,变财政资助为主为制度支持为主,给予高校更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三)彰显特色,实现错位竞争
  学科为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着基础性支撑,而学科的特色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此认识基础上,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需要在科学整合资源、打造学科“尖峰”和学科特色,使自己的“尖峰”学科牢固确立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地位,以建设“尖峰”学科带动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6],同时能结合所在高校的实情和实力,积极打造学科特色。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注重扶强扶优,突出重点,但并不是少数高校的俱乐部,全省所有本科高校都是参与者。校校有机会,即,每一所高校只要条件具备,都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象。校校有任务,即,“四大专项”已实现所有本科高校的全覆盖,每个高校都要把项目任务建设好,并以此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校校有特色,即,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江苏的“专项+综合”的制度设计,就是鼓励“有特色”“高水平”,鼓励每所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7]。南京林业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守林业特色,围绕“林”的成长做文章,衍生分化出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形成了较完备的林业学科体系[8]。所以,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特点,以应用、交叉学科为主,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同类学校中争创一流[9]。   (四)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
  当出现学科危机时,积极寻找学科新发展途径,变危机为转机,可以迎来学科的新发展阶段[10]。对地方高校而言,积极与校内外相关方进行学科发展的力量合作,实施协同作战,是实现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需要在校内进行学科力量的整合。高校中多以学科或学科方向分成不同的院系,这是一种行政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研究所(院)等形式把不同学院中相关教师、专家整合起来促进所确定的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而且,学校内部可以进一步将特色优势学科的效应放大,打破学院与学院、学科与学科、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隔离,着重解决学科内部决策、学科方向凝练、团队打造和资源整合等核心问题[11],而孙维、马永红等主张进行通过跨学科博士生团队培育,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实行资源整合和重组[12]。
  其次,是与所在区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合作,如扬州大学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等有着全方位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合作,实现人员互聘、联合项目攻关、合作研究、共建学科基地等。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关系比较紧密,在精心组织、协同下能实现校内学科间协同,与校外企业科研院所协同以及其他高校的协同等。不过,需要加快建立产教融合的制度性保障,明确政府、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权责[13]。
  (五)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顶天立地”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突出了其与地方社会、政府之间应该具有的紧密关系。如果地方高校不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错失诸多发展机会,所以,地方化的目标定位是地方高校的应然选择也应该成为它们的实然选择。在学科建设上同样如此,需要地方高校将学科科研成果用于地方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民生工程,同时,还应积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学科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主动利用自身优势为地方政府解决当下及长远的社会问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过程中提升学科实力和知名度,并得到地方更多资源支持,更好的助力学科发展。
  强调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地方化决不排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地方化和地方高校更注重应用型学科建设休戚相关,是与做强地方高校学科基础有关,而国际化是要推动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不能不关注学科前沿。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技术为地方高校全面、深入推进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扫清障碍也提供着便捷的平台。“互联网十教育”成为教育领域里的一股清流,加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应创新远程教育,让国内学生远程学习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優秀课程[14]。地方高校师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与国外高校、学者的联系,还可以联合国内其它高校一起参加国际合作,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实现学者间的交流、互动,在实践中持续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学科水平。有研究人员主张,与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是地方高校快速提高学科优势的良策。坚持国际化开放办学,使地方高校在优势学科发展中突破地域限制,保持了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地位[15]。
  参考文献:
  【1【陆军,宋筱平等.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2-15.
  【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3】谢凌凌,陈金圣.学科治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7,(7):38-45.
  【4】刘向兵.非“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建设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0-26.
  【5】郭书剑,王建华.论一流学科的制度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17,(2):34-40.
  【6】陈杰,徐吉洪.高等教育如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8-04-16(05).
  【7】王强.地方高校“双一流”怎么建?[N].中国教育报,2018-01-17(04).
  【8】刘奕琳,周统建等.内生发展视域下的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7(21):48-50.
  【9】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6-20.
  【10】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34-37.
  【11】杨超,徐天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破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6):25-31
  【12】孙维,马永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9,(4):63-69.
  【13】周海涛,乔刚等.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9,(8):9-17.
  【14】商琳芳,秦上.“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路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3):61-65.
  【15】李军红.地方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整体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52-156.
  作者简介:
  查永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yjzha@yzu.edu.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