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文言文学习活动设计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它的语言简洁精炼、意蕴丰厚,与现代文表达形式差别巨大。对阅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文言文有陌生感,学起来会有难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共编排了16篇文言文。这些选文短小有趣,多是儿童熟识的故事,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小学文言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初步了解语言表达形式,并适当作好与初中学习的衔接。能否做到这些,对于文言文的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突破难点,落实重点,让学生更快地接受这种语言形式,文言文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策略,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撑,才能消除学生的“学困点”,使学生领悟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一、以“巧”为先导,落实目标
  学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和有韵味地朗读;其次是能理解文言文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文言文教学最忌逐字逐句地翻译,提倡采用各种巧妙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品味文言,感受学习的乐趣。
  1.巧妙朗读,感受文言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没有直接提及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只在“优秀诗文”的教学中提出了泛泛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读对、读顺、读出韵味,是文言文最基本的学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课后习题中,也有相关的要求,例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中的“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中的“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及之后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明确提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材对朗读的要求呈现㈩学习的层次性和延续性,从开始在教师的帮助下读好停顿、读通句子,到后来能结合注释达到读流利的程度。这些都是为“熟读成诵”打基础,是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关键。要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就必须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读的“学习活动”设计得有滋有味。
  第一,比照读,读准“句读”。很多语文专家提出“要让学生自我尝试,读出句子的停顿、节奏,感受文言文的不同”,这提醒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自读尝试”的过程千万不能被取而代之,没有经历就没有成就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才能感受成长。但是,学生反复研读后还是不得其解时,教师就需要用“范读比照”进行引导,使学生自己能发现断句的不同,进而思考原因,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果。
  比如《守株待兔》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是一个朗读难点,学生读成“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占多数。一是因为读惯了现代文,以常理理解“因释”应连着读;二是对于“因”“释其耒”不理解。在范读比照后,再辅助词句理解,必然会找准“句读”。
  第二,平仄读,读出紧张感。汉字本身就有平仄音调的特点。平声,节奏舒缓而悠长;仄声,节奏紧张而迫切。文言文的诵读,如果也加入此方面的指导,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司马光》一文的朗读,当读到“群儿戏于庭”时,“庭”字为平声,此处的“庭”,宇音适当延长,就有了追逐嬉闹的轻松快乐感。可紧跟着的“一儿登瓮”与“光持石击瓮”“水进”,“瓮”与“进”都为仄声,渎来短促,更能营造情况紧急、救人心切的紧张感。当读到“儿得活”时,“活”字的拖长,给学生无限的想象,一儿获救后的庆幸,大家喜极而泣后的欢悦,都在这个乎声字的朗读中尽情发挥。
  第三,快慢读,读出节奏感。《两小儿辩日》中的辩斗实为有意思。熟读课文后,教师创设情境,以分小组、分男女、分角色的形式,以先慢后快的速度进行“两小儿辩日”。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多次不同形式、不同速度的朗读中,激发起“辩”的兴趣,体会“辩”的乐趣。
  第四,表演读,读出趣味性。文言文虽短,但因为有了人物的对话,变得特别有画面感。通过加入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可以更好地体会当时的情境。《杨氏之子》中,孔君平的“此是君家果”并非讽刺之说,而是逗引小儿。所以在師生合作表演读时,教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地摸着“杨家小儿”的头说,学生即刻知道,这句话应该如何渎,也明白孑L君平并无恶意,只是逗笑罢了。
  第五,文白读,读出形式美。笔者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活动环节:以讲述大家熟识的《司马光》的故事开始,提取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动作,并将这些词卡贴在相关人物下方;在学生渎懂文言文后,将这些词卡移动到板书的原文处,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与白话文在意义上的对应,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古今文字的对比。学生在一次次文向互读中,感受到文言文“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
  2.巧妙理解,明了文言内容
  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拿到文言文,如果一概先大刀阔斧地剥离出难懂的字词后滔滔不绝地分析串解,这样的教学,自然缺失了文言的感觉,浪费了文本中蕴含的文言文资源。当我们再读钱先生经典课例《愚公移山》时,不得不佩服先生的教学智慧与艺术。从这些教育前辈身上,我们需要汲取更多的养分,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第一,借助板画,形象理解。《司马光》一文中的“瓮”,插图上已有呈现,如果教师能够边讲解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并让学生上台指出“一儿登瓮”的位置,则其更易了解“足跌没水中”的原因。
  第二,诗词插画,迁移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枝”,有学生以现代文的理解方式翻译为“把李树枝给折断了”。对于“折枝”如何理解,可以将已经背诵过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图文呈现出来,“花儿太繁盛,把枝丫都压低了”,由此“折枝”这一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
  第三,代人生活,转换理解。《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为了更好地理解“于”字是“在什么地方”之意,以及它在句子中的用法,在教学中,教者多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如下练习:
  师:(边讲述边指着相应的文字)“戏于庭”不能直接翻译成“游戏在庭院里”,它是文言文中特殊的句子,表示“在庭院中游戏”。我们试着换一换,如果是群儿在乡村里嬉戏,该怎么说呢?   生:群儿戏于村。
  师:你觉得还可以在哪儿做游戏?
  生:群儿戏于园。
  生:群儿戏于野。
  师:咱们再看这句“群儿戏于庭”,想想除了在庭院里做游戏,还可以干什么?
  (生答唱歌、跳舞、读书、散步、种树……)
  师:如果将这些行为代入这句话中,可以怎么说?
  生:群儿步于庭。
  生:群儿歌于庭。
  这样多层次的句子训练,目的就是更好地理解文言中“于”的用法,并学会运用。
  第四,思维导图,可视理解。用图形的方式将思维可视化,是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这种呈现方式既简单义有效,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统一化,辅助记忆;可以在知识的迁移中,促进表达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便于将梳理的内容更好地呈现㈩来。
  《杨氏之子》中,孔君平因“杨梅”的“杨”同“杨氏子”的姓氏相同,便说是“此是君家果”;杨氏子机智聪慧,马上将“孔雀”的“孔”和“孔君平”的姓氏放在一起,婉转地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而否定了“杨梅是君家果”的说法。在学生提取对话中的有效信息后,教师以顺向思维图呈现,并以此类推,鼓励学生说出碰到其他的情况该怎么机智应答。学生思维涌动,列举了很多类似的姓氏,并学着文中的语言形式说话,便有了“未闻毛驴是夫子家兽”“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未闻兰花是夫子家花”等精彩的应答。
  此外,《自相矛盾》也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展现楚人说话“自相矛盾”思维过程;《古人谈读书》中第三则可以用思维导图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记忆。思维导图运用恰当,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思考、模仿。
  二、以“趣”为核心,体悟韵味
  以“趣”构建起的学习活动,通过“趣品”“趣说”“趣演”的教学策略,来诠释“趣学”的宗旨。
  1.角色体验,趣品人物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文言文也不例外。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的故事。如何准确体会人物形象和品质?可以尝试运用“换位思考”的策略。
  如教学《铁杵成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李白,听到老婆婆的话,你有什么想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须将“磨针”与“读书”的内在关系厘清——两件事同样需要毅力耐心,不能知难而退,只有知难而上才能成功。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学生才能明白李白“还卒业”的原因和动力所在,不仅读懂语言文字的意思,还走进人物内心,感其心,悟其意,读出人物的品质。
  2.结合注释,趣说故事
  故事体的文言文,很适合作为讲故事的训练凭借。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同样也提㈩“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的要求。再细读教材文言文后的习题会发现,几乎每篇都有类似“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的任务。其重点在于“用自己的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更多加入“自我创作”的元素,关注细节,加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风格,合情合理地“添油加醋”。比如《学弈》中“二人学弈不同表现”的部分,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融人表演,趣演情节
  小学生表现欲强,乐意通过角色的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说文中人物的话,做文中人物的事,体会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在评价环节,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文内容正确说出,还要看能否再现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与语气。
  三、以“实”为根本,实践语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言文的教学,同样需要关注语言文字,发现作者表达的秘妙之处,寻找学生语言实践的“落脚点”,以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
  1.仿写句子,实实在在训练语言
  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是指导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情感,通过“鼓琴”与“听其志”传递出来。如何落实语文要素?教者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首先将钟子期说的两句话对比读,在学生发现其语言规律后,不急于句子模仿,而是进行四字词语训练:“伯牙心里想着什么?你能用文中的叠词说出这个事物吗?”学生说出“皎皎明月”“依依杨柳”“皑皑向雪”等。最后出示完整的句式: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又曰:“——。”学生再仿写。这样的训练有层次、有铺垫,降低了仿写的难度,使学生在模仿想象中也能感受艺术美。
  2.补写留白,切切实实感悟情感
  补写重在想象,将课文中“言未尽”或“言省略”的内容补充具体。《伯牙鼓琴》一课,据《警世通言》记载,在相约之日,伯牙等了好久未见子期,却等来了子期父亲。得知子期死,伯牙悲痛欲绝,来到子期墓前,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伯牙写出悼念子期的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学生根据书中的故事及短歌中伯牙的心情,补写伯牙“赴约等候一闻讯悲痛一墓前破琴”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个人感悟,补写的片段感人至深,对于“知音”间的情感诠释得更加生动。
  3.改编故事,扎扎实实运用语言
  《囊萤夜读》中的“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道小车胤夏夜用“囊萤”的方法以照书的事例。其实勤奋读书的古人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法子,比如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读书,在老师讲述故事后,学生按照本文“家境贫寒一发现光源一借光读书”的结构,任选其一编写故事。
  4.生活创编,确确实实提升语感
  吴忠豪教授曾说,小学语文课程应该将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文言文教学也不能拘泥于每册教材中仅有的几篇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经典文言文来阅读。比如在学习《司马光》之后,可以推荐学生读读体现“智慧”的文言故事,如《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学习《精卫填海》后,让学生读读熟知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文言文版。相信通过适时、持之以恒的积累,学生的文言语感定会日趋进步。到了高年级,也可以试着引导学生用文言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小事,讓文言与生活链接。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可围绕“巧”“趣”“实”,融合听说读写、思考、感悟等多种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过程,经历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大胆实践,运用符合学情的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板块,带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语言世界,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7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