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安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四川省广安市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过程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服务“三农”的基层组织,在提高农民职业化素质、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指导农产品商品化和实现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为促使广安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更好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产业,针对当前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用;发展建议;四川省广安市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0.005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化技术服务组织。它在推动农村商品生产、传播与推广技术、开展科普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农村各类民办的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2015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明确提出“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的作用”[1-2]。为此,本文调查分析广安市农技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必将促进广安市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和乡村的振兴。
  1 现状
  目前,广安市共有农技协350个(其中,运作较好的有60余个),会员31 112人(户)[其中,武胜县会员约11 000人(户)],会员年龄70%在50岁以上,学历层次主要为初高中。目前,广安市形成了“农技协+公司+基地+农户”“农技协+基地+农户”“农技协+超市+基地+农户”“互联网+农技协”“村委+农技协+基地+农户”“农技协+高校+基地”等模式的农技协服务体系。近5年来,广安市有近50家农技协获得省内各类表扬,获得补助资金600多万元。近年来,农技协积极助推广安市“3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在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规模化与标准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服务作用。
  1.1 举办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职业化素质
  各个农技协结合实际采取实地操作和科普讲座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近5年来,广安市农技协共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和开展各项科普活动2 000余期(次),有数十万农民接受了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上百人。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技协内技术骨干不仅自身掌握了本领,成为了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能手,更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带领農户掌握技术、提升技术,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人才支撑。
  1.2 多形式组织协调,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
  将农技协作为龙头,通过“农技协+基地+农户”“农技协+公司+基地+农户”“农技协+基地+农户”“农技协+超市+基地+农户”等形式将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联系订单销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例如:在广安市拳头产业——蜜梨的发展上,四川欧阳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广安蜜梨种植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广安蜜梨协会,通过协会领先的三大技术(SOD生物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棚架滴灌栽培技术),成功带动了周边上万农户参与梨业生产,种植区农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促进了蜜梨产业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1.3 提供优质服务,指导农产品商品化
  农技协通过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会员及农户的需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统一销”(产前统一购买农资、产中统一生产标准、产后统一质量标准与销售价格、集中销售)等科技、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服务。例如:武胜县水产协会通过内联养鱼户,发挥技术优势,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外联市场,搞好营销服务,组织广大会员有组织地向重庆、南充、遂宁水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成鱼,使水产品生产标准化达到90%,商品率达到85%以上。又如:安泰公司与武胜县蚕桑协会合作,安泰公司投资约2个亿,蚕桑协会指导建立666.67 hm2高标准、高质量优质蚕桑示范基地,带动项目辐射区域内农户或业主发展1 333.33 hm2优质桑园,年养蚕11万张,产茧4 500 t,茧款收入2亿元,蚕桑产值2.6亿元以上,助推了广安市桑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1.4 促进技术合作,实现生产规模化与标准化
  农技协通过“协会+高校+基地”的方式,大力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了“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例如:前锋区双核葡萄种植协会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在科技示范基地上建成了以“双膜覆盖、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葡萄栽培示范基地20余公顷,生产的果品获得了农业部绿色认证,形成了以葡萄产业为核心,带动本地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收入经济体的产业生态效应。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技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相结合的路子,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通过对广安市农技协基本状况的调查,发现农技协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2.1 人才资金不足,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由于农技协主要扎根农村基层,受地理位置所限,区位优势较差,难以吸引高级专业人才入会。农技协普遍以各类“土专家”为核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受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忙时节,雇佣年轻劳动力困难,老龄化的劳动力工作效率不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缺口较大。同时,由于大多数协会不收取会费,协会开展技术交流和服务又是无偿服务,导致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农技协也无法有效承担会员或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现有生产普遍规模偏小,虽然有扩大生产规模或延伸产业链的想法,但迫于资金不足,限制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培训内容局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当前,农技协组织的培训分布在以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技术为主的第一产业上,而且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实际生产,农技协内的“土专家”已完全掌握技术要领。但是,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来看,要求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以及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技协相关培训内容涉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较少;农技协内骨干成员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前瞻意识还不足;信息化培训建设滞后,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2.3 三产不全,未达到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需求
  目前,广安市大部分协会自身所对应实体暂无深加工功能,主要依靠售卖农产品产生收入,收益率相对较低。在服务内容上,偏重于水果、蔬菜、养殖等常规农业的生产服务和具体操作技术指导。重生产轻流通,很多农技协产后服务(特别是销售领域的服务)相对滞后。在对接广安市“3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还未体现出对现代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这两大支持产业上的服务布局。
  2.4 支持力度不大,农技协发展环境有待提升
  目前,广安市农技协基本上是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展工作。合作社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法律保护,可以得到较多政策、资金的支持。而农技协属于公益性民间组织,按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管理,法律保障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无经费来源。这使得农技协的工作缺乏效益和活力,制约了农技协的发展,农技协成员工作环境亟待提升。
  3 发展建议
  农技协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突出问题导向;增强农技协在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1 加强组织管理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农技协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促进农技协转型升级纳入中长期规划,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设立农技协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纳入经费预算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农技协组织管理考核机制,统筹推进农技协转型升级工作[3-7]。同时各级科协要堅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技协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引导农技协在组织体系、利益分配、内部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加以规范,建立科学的组织体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4-6]。同时定期评估农技协转型升级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措施,全力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
  3.2 加强科技平台和人才建设
  四川省科协为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花大力气建立了“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各地要借力打力,主动做好宣传推广“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工作,完善广大科技工作者(团队)科技“所能”与广大企事业单位科技“所需”数据库,为企业和人才搭建服务桥梁,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缺少高级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问题,使得服务不再受时空限制。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吸引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主动学习掌握农业新技术,逐步成为农技协发展的骨干和带头人,为农技协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3 引导培育新型农技协
  伴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鼓励当前现有农技协的服务向资金融通、农资供应、加工储藏、产品销售等领域拓展延伸,加大对此类农技协的培育、发展力度,加强管理和资金投入,着力打造1~2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集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行业全产业链的聚合领航农技协,以示范引领,带动农技协优化转型升级,使农技协在产业链各环节都有新的作为。同时,加强农技协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集种养技术、价格监测、供求发布与智能匹配等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1]。
  参考文献:
  [1] 吴娟,卢勇,袁灿生.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2):358-361.
  [2] 郑阳,冯慧敏,郭畅.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与内容探析——基于对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4):40-45.
  [3] 曹汉家.农技协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对策[J].科协论坛,2014(4):48-52.
  [4] 陈青霞.国家治理理论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91-92.
  [5] 杜成龙.关于加快烟台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7):193-194.
  [6] 宋启超,丁春莲,梅步俊.巴彦淖尔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套学院论坛,201,10(4):23-26.
  [7] 宋旭超,崔建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对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4,27(12):32-32.
  (责任编辑:敬廷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