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江海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是南通人民历经岁月洗礼而积累下来的具有共同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的文化形态。把江海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课堂,既是民俗音乐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是高校创建特色音乐课程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江海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与高校音乐课程融合的意义,力图寻找其与大学音乐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地方音乐文化;江海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085-03
  【本文著录格式】夏云静.南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J].北方音乐,2020,04(08):85-87.
  地方音乐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同文化区域中的民间音乐文化,是地区人民在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体现出地方风土民情、劳动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民众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而教育是立国之本,音乐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适应当代文化发展需求的音乐类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故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当负担起本地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开发并利用地方音乐资源,这对于高校来说也是音乐教育发展多元化与创建特色化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江海音乐文化融入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为例,在探讨高校传承江海音乐文化意义的同时对大学音乐课程地域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江海音乐文化的概述与发展现状
  “江海音乐文化”属于“江海文化”的一个分支。所谓“江海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形成于“江海地区”的文化,而“江海地区”是一个地理范畴的模糊命题,凡大河入海口地区均可称之为“江海地区”,在我国除长江三角洲外,还有珠江、黄河三角洲。本文中这一命题特指形成于长江三角洲,以南通地区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江海音乐文化”。
  南通,东抵东海南濒长江,自唐代起各地“流人”就已在此“煮盐为业”。这一地域,南接吴越文化,北临齐鲁文明,面向西北则是淮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之地。各方移民居于此地,带来了不同的民间音乐艺术,从而形成了“江尾海端”特殊形态的民俗文化。这些地方音乐文化包括受淮河流域文化浸润的海安花鼓、蒙吴越文化影响的海门山歌与吕四渔号,还有源于本土的傩文化——通剧(又称童子戏)。其中通剧和海门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海安花鼓和吕四渔号为江苏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上述四种地方民俗文化曾深受百姓喜愛,并广为流传。其中1999年海安花鼓艺术团应邀参加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并获得过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世人展示海安花鼓的江海风情。2004年元旦晚会上吕四船工五兄弟为全国人民演唱原生态的吕四渔号,业界反响热烈。但现如今在艺术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劳动环境发生变化,很多风俗活动不再举办,当代社会缺乏传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的条件和环境。这些曾经辉煌的民俗文化也已逐渐退出民间艺术舞台,从事此类艺术活动的艺人逐渐减少,目前正面临地方音乐文化发展滞后、传承堪忧,表演技艺后续乏人的情况。
  二、高校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江海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2007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内容选编要注意“全国性与地方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性民族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又要重视对本民族、本地区乡土音乐的介绍、学习和传播”[1]。高校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发展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南通本地共有9所综合类大学,南通大学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有音乐专业,其余高校多数含公共艺术部,并开设一定数量的音乐类选修课。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将江海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程资源的举措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二)为江海音乐文化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才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江海音乐文化资源,既能丰富学校的教育类型,又能为传承本地音乐文化培养出认同其艺术价值且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才。这类人才中大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对江海音乐文化产生兴趣与情感,未来为扩大江海音乐文化的影响提供助力的传播类人才;另一类是指具有专业音乐素养的人才,在经受专业化培养后,未来能够胜任江海音乐文化教学与表演的传承类人才,二者均符合本地民俗音乐传播人才的客观需要。加强南通地方高校江海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是强化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音乐教育服务,并且使江海音乐文化进入音乐教学课堂的基本保证。
  (二)在高校音乐课程建设上实现创新
  长期以来,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大都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模板,南通综合类高校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南通高校毕业生不识乡音却崇尚西方音乐价值体系等现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南通教育界的关注,在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江海音乐文化的教育近年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以南通大学为例,光是2019年围绕着江海音乐文化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海门山歌教学实践”课程、“听杨培杰老师讲海安花鼓的故事”讲座、“传承传播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研究”——课程汇报音乐会和南通大学研究生拜师海门山歌传承人等。课程建设与江海音乐文化的创新融合成为南通大学音乐系的一道亮点,在业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学生们通过学习民俗音乐,理解了多样的音乐形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将江海音乐文化引入高校课程建设,能改善西方音乐教育占主导的现状,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推动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为江海音乐文化科研成果提供实践土壤
  有关江海音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所形成的科研成果不在少数,南通大学更是成立了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地方综合类大学所具备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的音乐课程体系,在将地方音乐文化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便利与优势。地方综合类大学有着直面学生的教师科研团队,有着一定规模的师资力量,并在当地有着相当分量的影响力。借助高校平台实现江海音乐文化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输出,既能提高民俗文化的传承质量,又能使这种传承途径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下去,提升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江海音乐文化的科研成果只有植根于有着的深厚文化积淀与教育资源的沃土之上,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关于高校融合江海音乐文化创建特色课程的实施建议
  地方高校加强本地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发展高校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人才未来能够适应多样文化社会环境,还能从“千校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因此,根据本地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成为不少高校创建特色院校的重点关注。那么,为建设融合地方音乐文化的高质量校本课程,有效传承民间音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课程占比
  课程时间是课程内容与质量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西方音乐中心论”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平衡中西音乐文化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味地强调西方音乐文化学习的教育观念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本国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全民忽略或漠视本土音乐文化则是这一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而对于国家所提倡的传承与保护地方音乐文化也会显得“心有余二力不足”。因此,只有高校本身重视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建设,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并形成与地方音乐文化相适应的教学安排,增加其课程占比,才能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重视,高校的特色课程建设才能扎扎实实地建立起来。
  南通综合类高校作为江海音乐文化的传习地,在音乐文化的学习群体上可划分为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两种。在课程设置上,音乐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音乐素养,学院规划有关江海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可适当深入,设置一定占比的专业必修课,并扩充课程时间,在此基础上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江海音乐文化的传承输入潜在的专业型人才。同时,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在校生,高校的公共艺术部可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开设一些能够促进传承和发展江海音乐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如民俗音乐文化本体知识相关的课程、介绍性普及性课程,让学生能够跨专业、跨学科了解到除自身专业外的人文类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和包容文化多样性的能力,为江海音乐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奠定群众基础。
  (二)重视实践活动
  地方音乐文化是地区人民在群体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带有地方特征的音乐文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地方音乐文化类的课程是一种需要不断更新与积累的课程,无法固定教学内容,难以形成标准化、统一化的教材,教学期间也要不断地学习,甚至是深入民间挖掘材料,以保证全面了解民间音乐的生存状态。所以,地方音乐的教育中除了常规的理论性教学,还需要涉及符合地方音乐文化特性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江海音乐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主要可划分为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实践活动两种。
  江海音乐文化的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山歌、号子)、舞(海安花鼓舞)、器乐多为伴奏等形式出现。校内的教学实践可通过技能性课程来体现:演唱、演奏、舞蹈、戏曲表演、多声部合唱等教学活动。经过学习,学生们能逐渐掌握各类民俗音乐表演的基本技能,了解江海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具备表演甚至是教学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还可聘请南通民俗音乐非遗传承艺人或该领域的专家在校内举行文化知识讲座和音乐会。一般来说,讲座多是带有普及性质的,主要以讲述地方音乐文化概况、发展史、代表作品等,还可举办讲座,比方就某一民歌作品或经典剧目进行介绍。学生们通过亲密接触江海音乐文化,亲耳聆听民间音乐,理解民间艺人的专注与投入,引导学生欣赏本地音乐文化中的精品,建立文化认同感。
  校外实践活动在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艺术实践和考察能力上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效果。围绕江海音乐文化可以开展民间音乐采风的校外实践,通过采风让学生们深入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了解本土民间音乐资源和人文生态,这是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将采集到的原始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可以为后期的科研建设做支持,而民间音乐田野调查也能成为有关江海音乐文化的论文写作方向。
  通过“民间艺人请进来,师生采风走出去”的教学实践活动,多层面推动江海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用不同的方式体现其艺术价值,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目的是让学生切身体验和了解本地区各种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地域自豪感,使其懂得面对民间音乐文化要予以敬畏和尊重。
  (三)师生共建科研团队
  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2]。民间音乐文化正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范畴,地方高校为创建创新院校,除了可以将本地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转变为教育资源,还可以运用学校的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为民俗音乐文化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高校倡导吸纳学生组建师生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地方音乐文化,既符合国家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又能形成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注入新活力。
  南通市政府層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出了“深化南通地方文化研究”方向的社科基金项目。各大高校围绕着江海音乐文化也开展了各项科研活动,例如成立科研机构、组织申报课题、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发表论文等,并大力支持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之中,为广大师生们营造出适合孵化江海音乐文化科研成果的学术环境,这些无形的资源对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和科研热情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定期组织有关江海音乐文化的研讨会、交流会、田野调查、科研汇报等,可以将教学与科研捆绑在一起,在科研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今后能够触类旁通,逐渐理解和共享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
  四、结语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肩负着弘扬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重任。将具有人文价值、可转变为音乐教育资源的地方音乐文化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于本土音乐文化而言有利于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于高校而言有利于使其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体系和办学特色,于师生而言有利于形成对文化的多样性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提升自我文化素养。因此,就本文而言,江海音乐文化需要以南通地方高校的科研和音乐教学为手段进行传承,而高校也要重视江海音乐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推动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实现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1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3]庞毅.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意义[J].艺海,2014.
  [4]姚三军.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简介:夏云静(1987—),女,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学院)音乐系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