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砥志研思 笃行致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一名涉足幼儿园园本教研近十年的业务管理者,我深深知道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园所培训管理者的眼界、思路、学术水平以及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园中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者的产生往往却是因为“教而优则管”。这就导致了在业务培训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虽然出身是优秀的教师,但是缺乏专业引领的管理策略;虽然有满腔的幼教热情和高超的教育水平,但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教师专业困境并提供有效支持。
  在日常交流中,我也常常听到新干部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焦虑,也常常能看到他们费尽心思开展的教研活动却并不能满足园所教师的真实需求,而教师专业性发展的停滞带来的必将是园所保教质量的整体下滑。因此,当教研室提出了“经历式专题代培”,由我担任导师对新干部进行培训时,我欣然答应。我希望能够用自己多年园本教研的经验成就西城区更多园所的新干部,能够为西城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调研困惑,设计代培课程
  唐代诗人杜牧在《留诲曹师等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指的是学习不能满足于表面的东西,而要寻根溯源,深刻领会本质、内涵。这恰恰是开展好园本教研的根本保障。为了帮助新干部发现并意识到这一关键点,我在设计规划代培课程时,将“通过经历式专题代培课程,将新干部培养成有思想的专业管理者”设置为最重要的目标。同时,我也确定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代培策略,让代培者的行为示范与被代培者的自我感悟和发现自然融合,使学习者、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四个角色水乳交融,产生最佳效果。
  有思想的专业管理者首先体现在,教研每个环节都有思考、有研究、有判断。为了帮助新干部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每次代培前,我都会先调查、了解来自不同园所新干部在园本教研中的困惑,并将这些困惑分类整理,发现在园本教研开展过程中新干部的普遍困境在哪里。因为只有基于受训者真实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经过几轮代培前的调研,可以发现新干部在园本教研开展中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依据新干部的实际需求,可以发现他们的困惑主要指向三个方向:园本教研本身、教研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这反映出了他们的优势和困境,优势在于新干部能够站在整体队伍培养的管理角度思考园本教研,意识到了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关系;困境则是在如何实践和落实上缺乏经验和方法。这恰恰是观念与行为没有对接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困惑,我制订了以下代培目标:
  1.采用“学、观、研、思、用”的方式帮助新干部了解并掌握“学年教研专题的形成与确立”的基本方法和价值意义;
  2.通过行动研究,在实践参与中帮助新干部获得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务实性方法和策略,解决当前制约开展好园本教研的关键节点;
  3.帮助新干部学会较为完整的教研资料档案的整理方法;
  4.通过经历式专题代培课程,将新干部培养成有思想的专业管理者。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而研究则是帮助自身不断发现和完善的过程。在亲身经历了代培内容和目标是如何确立的过程中,我也向新干部传递了一个重要的管理信息:调查了解、解读分析、归纳定位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作为园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更要在了解教师真实需求的前提下,才可能开展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支持。同时,作为园所业务管理者、引领者也要树立一种教师培养理念,那就是:通过园本教研培养有思想的教师。
  代培第一阶段:学、观、研、思
  在汇总、分析了新干部提出的问题后,我们的行动开始了。代培中的第一阶段采用了“学、观、研、思”的策略,也就是一边学习有关园本教研开展的理论,一边通过观摩教研现场将这些理论和教研实践现场对接,一边研究发现教研中需要发现的问题、适宜的方法、可以提升的经验等等。这个看似很普通、很常见的方法却是任何一个业务管理新手最实用的方法。因为跟随、旁观有经验者,身体力行地参与整个方案的制订和执行的全过程,能够帮助被代培者一开始在心情放松的学习状态下主动观察、积极思考,之后的研究讨论则是将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能促使被代培者了解和發现“做教研”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曙光幼儿园为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现场“学、观、研、思”代培活动,包括园本教研主题的确立过程、园本教研的实践现场。
  园本教研主题的确立
  “园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使幼儿园获得自我创生和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所以,研的内容应该是对影响园所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识别、判断,并探寻解决办法。研的定位应该是通过教研活动启发、引导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觉主动地致力于探究和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园本教研主持人就更需要在每一次开展园本教研前明确“研的内容”和“研的定位”。这就需要前期的调研分析,发现园所教师的真问题,并制订适宜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代培活动中,我将依据曙光幼儿园老师近期困惑设计的调查问卷呈现出来,和新干部一起分析问卷的设计、汇总信息、诊断问题、审视初步设定的教研方案。最终汇总出学期教研专题中问题甄别与判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迫切性、是否具有发展性、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在学期教研专题的开展与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是否路径清晰、是否联系实际、是否聚焦问题、是否凸显价值。
  例如,针对教师在家园共育工作中的困惑,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这份调查问卷以及调查结果,我提出了五个思考的问题:
  问题一:如果需要了解老师们当前存在的困惑,实现业务管理者的调研目的,需要包含什么内容的调查问卷?
  问题二:分析调查问卷中设置的这些问题,能帮助管理者了解到什么信息?   问题三:在阅读调查问卷的时候,管理者都在关注哪些信息?为什么要关注这些信息?
  问题四:根据呈现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五:根据归因分析结论,管理者需要思考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教研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教研手段能实现教研目标,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分析之后,我将曙光幼儿园教研支持团队共同设计的,包括针对调研中教师10个核心困惑的16个教研专题的初步教研方案,呈现出来,并请老师们用“发现问题的眼光、批判性的思考”来审视这份教研方案。面对这份教研方案,新干部提出困惑:为什么要采用主题系列式的教研形式?一个家园教育的教研专题需要这么多次的教研活动吗?面对这些困惑,我和老师们一起分析园所教师的现状,并从社会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老师们学习的速度和理解转化所需要的时间,帮助新干部认识到,采用主题系列的教研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系统的帮助和提升,系列教研的方式远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孤立教研”更有实效。同时,新干部还认识到,组织每一个教研活动的目标不能贪多,要“迈小步,慢推进,促转变”。
  在代培中,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园本教研主题方案的时候,也呈现出了一个团队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价值判断和支架策略。这样的方案远比单打独斗设计出的方案更系统、更完善,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的作用。在多年组织开展园本教研的实践中,我发现园所里形成教研支持团队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船舵”,同时也是帮助青年业务干部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这也让新干部意识到了“在园所中形成一只教研支持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三义里一幼的池老师觉得这是“变‘个人尝试’为‘群体合作’,倡导教研的合作性”。
  园本教研的实践现场
  在实践操作这个环节中,代培课程中我会设计安排两到三次教研现场观摩以及观摩后的教研现场研讨和资料汇总。
  在“学、观、研、思”的过程中,代培新干部通过现场的观摩,结合教研前的思考,诊断教研的设计是否适宜,教研过程中教研主持人能否捕捉关键信息引發教师思想的碰撞,教研形式是否有效支持了教师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实效性,等等。虽然现场不是自己主持的,但也能够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在观摩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教研准备带给教研现场的轻松氛围、前期深入的思考带来了主持人敏锐的反馈、研究内容确立的适宜性带来的教师积极参与,等等。同时也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发现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的教研主持能力。
  教研现场观摩后的研讨环节是实现“通过经历式代培课程,将新干部培养成有思想的专业管理者”这一代培目标的途径之一。在研讨中,我会请新干部说一说“教研中精彩的场景和有困惑的环节”。在新干部的思考、表达、碰撞中,我再梳理出本次教研现场中可以获得的专业引领策略,以及开展教研活动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新干部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够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可以说,教研实践现场后的研讨环节更是获得教研支持策略和解决教研困惑的一个分享现场。在这个现场中我们汇总和发现了很多教研小窍门,例如,教研主持人要保持中立态度,尽可能不提供答案,不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主持人话要少),不要让教师只说“你想知道的”。
  教研资料的汇总和整理,能够帮助教研主持人进一步分析和了解教师在本次教研中的收获以及依然存在的困惑,为下一步研究确立方向。同时,这也是园所档案管理的要求,即呈现园所保教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培养的发展历程。每次研讨后,我都会带着老师们一起整理教研的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直观地传递出几点教研管理信息:每次教研后都要及时整理和留存园所教研的过程性资料,包括教研计划,教研中所用到的PPT、图片、视频,教研过程中记录、归纳教师研讨的板书,教研中所运用的教研方法留下的材料(记录纸等)。马连道幼儿园的刘老师不无感慨:“资料留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再次认知、温故知新的途径,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成长、团队的成长以及教研对象的成长,这是教研价值的重要体现。”
  园本教研的后续跟进
  在代培课程的第一阶段“学、观、研、思“环节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园本教研的后续跟进”。这个环节可以帮助新干部提升管理意识,感受闭环式管理对园所、教师发展的益处。PDCA管理模式即闭环式管理,强调的是前期研究准备,做出计划;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明确方向和行动研究;活动后对计划的检查、跟进以及调整。这就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中问题解决的螺旋式上升。“做有思想的业务管理者”,必须要懂管理,如果不懂管理,依然还只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是一名善于引领的管理者。
  我将教研后通过管理者进班观察、批阅老师们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日常沟通交流等渠道反馈上来的信息呈现给参与代培的新干部,一起分析“教研是否取得了实效”,根据反馈的效果制订跟进方案。
  这个不起眼的、经常被业务管理者忽略的环节却是对教研存在价值的审视与评价。同时也是业务管理者对园所保教质量、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的落实。
  代培第二阶段:用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我们的代培活动就是要帮助被代培者在代培过程中感受到教研的魅力,感受到教研的快乐,点燃做教研的热情。在“学、观、研、思”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用”,也就是实践。这就是我们代培课程中的第二个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中,新干部着手从自己所在园所进行访谈,设计问卷,分析聚焦问题,确立主题,设计教研方案,开展教研,研后跟踪,反思、调整、跟进。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们一起再次经历前期所有经历过的历程,只不过这次的角色发生了转化。所有亲身实践了的新干部发现着“组成教研支持团队的智慧力量”,发现着“适宜教研内容为教师解困的快乐”,发现着“以儿童为中心的班级变化”,最重要的是,发现着“做一个有思想的业务管理者”所带来的自身变化和管理上的改变。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在实践过程中,从一个“观”者变为“做”者,做一件不曾做过的事情遇到的困难肯定会有很多。通过观察、分析、汇总这些可能出现的困难,作为业务管理者在专业引领和管理上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纷繁复杂和大道至简的关系
  在面对老师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时,管理者要把握和处理好“纷繁复杂和大道至简”的关系。面对老师的问题要不断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影响教师观念和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不要被具体的某一个事件或是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迷惑,陷入为了解决事情而教研,却没有从根本上帮助教师获得专业上的新认识。
  应然和实然的关系
  在开展园本教研中,业务管理者要注意不要陷入“信息茧房”中,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在判断教师现存的专业发展问题困境的时候,“应该是这样”这种“想当然”的想法绝不是业务管理者应该有的思路。在“应该是这样”和“实际是这样”这两者间,需要管理者对教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组成的,那就必然存在着个性和共性。在园本教研中如何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对园本教研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既要关注和考虑到全体教师的共同需求,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研究;也要关注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教师的個性化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这就需要业务管理者在整合园本资源,设计园本教研方案的时候更加细化系列教研课程的内容和服务对象,不拘泥于一种教研组织形式,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师。
  已有和创新的关系
  在开展园本教研中,很多管理者总是绞尽脑汁地想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教研形式,觉得每次不一样的形式才能显示出主持人独特的风格。这其实是舍本求末。作为业务管理者在管理中一定要处理好已有和创新的关系。
  在代培中我也会和大家分享各种各样的教研形式和手段,但是在丰富扩展的同时,我也特别强调:开展教研的时候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忽略了教研的本质、教师的需求。教研不是要展示管理者有多么高超的组织形式,而是要看教研的实效性。创新的前提也是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提升思考下的创新。
  写在最后
  作为“新干部经历式专题代培”的主持人,帮助新干部形成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形成在学习中不断自我生长的原动力,形成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的管理理念,成为有思想的专业管理者是代培课程的目标,同样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实保障。
  行走在教育研究、专业引领这条充满未知和调整的路上,我深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我愿和我的团队一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