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对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康复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 以6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人员均采用分层分组法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34例。管理组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对患者疼痛以及康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为(5.2±0.4)分,管理组为(2.9±0.5)分,P<0.05。管理组患者胃肠通气时间为(19.5±3.6)h,住院时间为(4.5±1.2)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宫腔镜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宫腔镜;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1..01
  宫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具备微创手术的临床优点,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宫腔镜手术能够针对多种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非常理想。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管理要求不断提升,临床中对医疗管理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促进围术期康复管理理念,本次研究将针对其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人员均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入院治疗。患者无手术禁忌症;患者无恶性肿瘤、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无精神类疾病。
  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46.3±11.4)岁,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子宫息肉切除术14例、子宫内膜电切术9例。
  管理组:患者年龄平均(46.5±11.3)岁,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子宫息肉切除术14例、子宫内膜电切术8例。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围术期管理,监督患者生命体征,管理组患者则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
  术前快速康复护理: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宫腔镜手术治疗,建立手术治疗信心,提升患者配合度。术前不予以肠道和皮肤准备。术前1天可以进食、进水,术前6 h禁食,术前3 h禁水。术前1天指导患者用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38~41摄氏度,时间为10~15 min。指导患者早晚按压足三里,每次15 min左右[2]。
  术中康复护理:术中采用半衰期短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采用适量的胶体溶液替换晶体溶液。术中输液液体均提前加热至36摄氏度左右,采用保温毯、保温被进行保温。
  术后康复护理:术后48 h予以镇痛泵镇痛,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术后12~24 h拔除引流管;患者清醒后2 h辅助患者翻身一次;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让患者活动四肢,并进行呼吸运动[2]。根据患者术后24 h尿量来确定是否予以补液,当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输液。术后患者清醒后可指导患者饮用少量温水,观察患者反应,术后24 h~36 h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而后过渡到普食。
  1.3 观察指标
  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疼痛值与分数成正比;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胃肠通气时间。
  1.4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t、x2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患者疼痛評分
  对照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为(5.2±0.4)分,管理组为(2.9±0.5)分,P<0.05,t=5.32。
  2.2 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管理组患者胃肠通气时间为(19.5±3.6)h,住院时间为(4.5±1.2)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微创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速度快,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更注重营养支持、早期饮食等管理,能够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4]。管理组为(2.9±0.5)分,其疼痛程度更低,证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因疼痛而引发的应激反应。此外,管理组患者胃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证明患者康复速度更快,进而也证明了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加速康复,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傅晓玲.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4):3501-3502.
  [2] 葛云娣.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3):118.
  [3] 杜海霞,苏凤龙,赵巧棉.快速康复护理对宫腔镜子宫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03):514-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