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冠心病患者;实验人数:80例。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在实验过程中,曲美他嗪被用于甲组40例患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被用于乙组40例患者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总有效率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1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冠心病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的提升对民众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对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次实验共计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冠心病患者80例。甲组所选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5~80岁,平均(62.4±6.2)岁,乙组所选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47~81岁,平均(62.6±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比例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次实验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确诊患有冠心病;患者及其亲属接受知识宣讲,并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
  1.2  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曲美他嗪被用于甲组40例患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被用于乙组40例患者的治疗,。在甲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按照每天三次的频率服用曲美他嗪,服用剂量控制在20 mg。在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按照甲组患者服用方式服用曲美他嗪,并要求患者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服用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以10 mg为宜。本次实验应坚持进行2个月。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及临床表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高效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及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x±s)及(n)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检验分别通过t及x2,当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甲乙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及97.50%,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民众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冠心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医护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药物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阿托伐他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脂斑块的溶解,避免患者动脉粥状硬化,以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曲美他嗪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代谢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能够避免保证患者体内心肌能量的充足,以此实现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本次实验共计选取本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在实验过程中,曲美他嗪被用于甲组40例患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被用于乙组40例患者的治療,,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甲乙两组包含着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及97.50%,治疗总有效率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表明,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着较好的效果,其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剑,翁志远,苏大宇,刘崇韬,栾学冰.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2):257-259.
  [2] 王尚中,张   涵,杨海波,陈华峰,盛   洁.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02):239-2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5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