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森林经营认证的技术管理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森林经营认证理念,该文提出了强化森林经营认证的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利益相关方沟通、开展经营技术培训、加强化学品管理、保障外包劳务人员权益、严格控制化学品的使用与管理、高度重视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等,以期提高森林经营和综合管理水平,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实现林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技术
  开展森林认证工作是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1]。按照国家森林认证标准及有关行业规范,加强森林认证技术管理,林区可获得相关体系认证,林产品可使用认证标志成为出口材料或认证原材料,林区的综合管理及森林经营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森林经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管理活动,必须持续推进并加强林区多个方面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林区的可持续经营与持久发展。
  1 积极推进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这里的森林经营是广义上的森林经营,而不止是狭义上的工程造林、森林抚育等具体活动。相关的制度既包括“制度”、“办法”等“林区规范”,也包括各种“规定”、“要求”、“通知”等林区共守、共约要素,它们共同组成林区的“法律”性管理制度体系,对林区所有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一方面,对林区制度进行查缺补漏,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例如,传统作业对作业区、集材场、采伐现场、苗圃、造林地等场所的废弃物要求较松,遵照森林认证,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而进行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改、健全和完善。例如,传统作业对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的要求较低,甚至没有,而森林认证则要求对每项经营活动都进行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甚至是消除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今后在各种营林生产制度增加对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实施。
  2 全面实施文件档案资料的分类和管理
  林区的建设和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一方面,这些文件记录了林区的经营活动史,是森林经营措施制定以及经营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它又是森林经营认证审核的关键证据。森林经营认证的预评估、主评估及年审中的文件审核环节全部依赖这些文件资料。因此,做好林区建设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活动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林区的技术文件档案资料管理还不够完善,需要按照森林认证管理的要求,建立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文件档案资料体系,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保证各基层单位文件管理的整体性、一致性。文件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办法、通知、要求等文件,与各种经营活动有关的计划、决策、设计、批复、培训、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的文件和记录,以及有关工资发放、购买保险、缴纳税费、纠纷处理的记录等。
  3 切实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联系
  各种森林经营活动均可能会对周边政府、居民社区、乡村民众、投资开发商等利益相关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森林经营活动还可能会导致一些纠纷的出现,甚至导致某些经营活动难以实施。因此,在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及时与之联系和沟通,构建和谐的林区社会关系。基于既有经验和认识,应充分尊重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成立必要的相关组织,建立联系、协调、解决纠纷机制,使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联系呈现制度化、常态化。林区应重点做好多个方面的相关工作:森林经营方案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示;采伐、造林、修路等经营活动之前,及时向社会公示作业计划;为周边贫困居民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允许当地居民到林区所属林地采集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作业优先录用当地居民,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等。
  4 大力开展经营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森林经营活动涉及技术、安全、环保和法律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各种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应对林区员工做好各种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完善有关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二是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程、林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应涵盖林区森林经营的各个环节,如生产作业、护林防火、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评估、资源调查与监测、安全生产等。特别应加强传统作业中容易忽视环节的技术培训,如水土资源保护,慎重使用化学品,杜绝转基因物种,适时建立缓冲带,合理处理剩余物等。培训对象除了林区正式职工外,还应包括临时雇佣人员。三是对各种培训工作做好记录,保留文字和影像资料,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考核。
  5 严格控制化学品的使用与管理
  化学品(杀虫剂、除草剂及化肥等)的使用往往会对环境和生物产生重要的影响[2]。为了防止使用化学品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A类和B类毒性较高的杀虫剂,我国对高毒化学品使用也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GB/T28951-2012)的要求,在森林经营中,应严格禁止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禁用的1A和1B类杀虫剂,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高剧毒杀虫剂。一是完善化学品使用制度,对允许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储藏条件及使用方法进行严格规定。二是对化学品存贮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登记。三是对使用人员进行化学品使用、回收、处理技术的培训,保证使用人员的操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四是建立专用库房存贮化学品,配备必要设施。五是制定预防措施、控制方法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对社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6 努力保障外包劳务人员的权益
  林区的大量森林经营活动往往由外包劳务人员具体承担,必须保障好此类人员的各种权益。《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中对保障外包劳务人员的权益有明确的规定。在开展各项森林经营活动前,应统筹考虑,做好临时雇佣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林区与临时雇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临时雇佣人员的工资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雇佣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提供安全生产装备(头盔、防割服、靴子、眼镜等)、购买必要的保险(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宿条件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最低要求,饮用水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等。
  7 全面管控森林经营活动的实施
  林区的森林经营活动种类多、范围广、要求高,不能仅从生产施工管理单一环节看待具体工作,应把每一项工作看作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从计划、组织、管理、技术、工具、设备、环保、社会等多方面统筹考虑实施。要进行全程管理,做到“实施前有培训,作业中有检查,完成后有验收”。森林认证要求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从事森林經营活动,所有造林、抚育、保护等技术干预后的林分要选设样地进行森林生长、土壤、动植物、水体等综合监测。按照现有管理模式,尽量统筹单位年度生产计划同经营方案保持一致,并在每年的森林抚育中匹配适量的监测样地,供森林经营技术分析使用。
  8 高度重视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
  各种野外经营活动,如采伐、整地、造林、病虫害防治、修路等,均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为了避免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在经营活动实施前进行充分、全面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例如,对于工程量大、投资高的重大项目及中央财政项目、基础建设等,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应以单一评估报告体现;对于造林、抚育、主伐、更新、自然保护等环境和社会影响小的项目,可以将评估结果以部分章节形式在相关作业设计中进行表述。
  9 结语
  森林经营认证的目的是协调林业发展中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开展森林经营认证,对于经营单位的意义不在于通过审核、获得并长期持有证书,而在于通过审核发现森林经营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和综合管理水平,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进实现林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3]。
  参考文献
  [1]王亚明,孙玉军,张蕾.试论我国开展森林认证工作[J].绿色中国,2005(02):24-26.
  [2]美国打造智慧农业的启示[J].北京农业,2014(17):24-27.
  [3]黄睿,安雪洋.全球森林认证发展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9(01):4-6.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