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项目预算资金能否合理、有效地使用直接影响着其提供的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关系政府的社会形象。因此,对项目预算进行管理即是财务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通过项目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防范财务风险,预防职务违规行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现状的分析,从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提升项目预算的管理水平,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行政事業单位;项目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在《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支出是指为了完成特点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与基本支出大部分是刚性支出相比,项目支出要是用以“做事”,使用更具弹性。以下就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对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能使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的意义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管理主要分为四大环节,具体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管及预算评价。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只有四个环节都齐抓并管、齐头并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预算管理的作用,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近年来,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财政部门也开发了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等各项专业系统软件对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这些制度和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项目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客观性。但同时,因为各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给项目预算管理造成一定的干扰。
  二、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预算编制脱离实际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各级财政拨款。经费取得的途径主要是在对业务估算的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对于预算编制单位,它只管负责“要钱”“花钱”,这就使得单位管理者主观上并没有形成对财政资金负责的意识。再者,目前的预算编制部分名义上是零基预算,实质上是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的混合体,各个的部门预算都是在预算基数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这就造成各部门都会千方百计立项目,争先恐后抢资金,而不管这些项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当这些项目资金一旦设立,就会成为预算基数,难以取消。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一说到编制预算,依然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情,相关业务部门缺少配合。另外,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业务能力不足。以上这些因素都会使项目预算编制脱离项目实际,造成项目预算资金虚高或不足。
  2. 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当前财政部门虽然开发使用了很多预算管理的系统、软件,但都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分散在财政的各个科室。如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预算管理系统、软件,没有归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监管作用方面大打折扣。而财政部门毕竟人员有限,在日常工作中不太可能每一笔业务都去打开各个系统查验核实。这就给一些单位利用预算管理中的漏洞,自行定义项目内容、擅自扩大项目范围、专款不专用提供了条件,甚至还会带来职务犯罪的风险。
  3.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
  目前预算绩效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地方只出台了顶层指导意见,各项具体环节的规章制度仍不够健全。更未建立起完善的指标体系,使用的指标过于简单。而项目种类繁多,执行目标各异,预算执行中更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几个简单的指标显然难以指导预算单位细化、量化填报项目绩效目标,更无法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和监控。
  4.项目预决算信息透明度不够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但实际工作中,项目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情况仍然不理想,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诉求,甚至会使公众对项目的合法性产生疑虑,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三、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的改进措施
  1.优化项目预算编制
  (1)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的管理意识。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担负的职责,尤其是要强化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财务负责人的意识,使其能充分认识到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对于项目个体和单位全局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项目预算编制的领导责任,加强对项目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确保项目预算编制的客观性、真实性,合理性。
  (2)严格执行零基预算进行项目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零基预算,改变过去“基数+变动”的编制方法,不考虑过去的支出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预算。同时对提交的项目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尤其是对弹性大的项目不能轻易开口子。并且在每年年末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资金使用情况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如果分析后发现执行效果未能达到预定目标,资金配置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的项目支出,应该坚决取消,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
  (3)在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加快推广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科学严谨的项目预算编制工作需要单位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这就需要在全体职工中推广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单位应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学习培训,使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到项目预算编制是整个项目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中来,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增强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互动,使项目预算编制更准确,执行更规范。
  (4)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财务人员作为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一线工作人员,其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项目预算编制的水平。应当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责任意识。对新政策、新法规、新准则等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可聘请优秀的老师进行专项政策解读,也可挑选有丰富项目预算编制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从整体上提高项目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2.加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财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现有各项预算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整合,将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监管、评价融为一体。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导入外部信息数据,如当地编办的机构、人员数据、市场监管机构的企业信息、公共信用平台的信用信息、某些采购网站的商品服务信息等,建立大数据库,形成“预算云”。在“预算云”下可要求预算单位执行的每一个项目预算支出,都要上传原始凭证。人工智能技术对业务凭证进行自动识别的同时,与大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核对。如对商品服务的价格进行比对、对合同相对人的背景、信用进行核实等,如有异常,即时预警。经过系统的自动复核后,再进行人工复核。即减轻了财政审核人员的工作量,又将预算执行单位的每一笔项目预算执行都纳入实时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降低财务风险。
  3.建立完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和绩效监控体系。
  应完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环节的规定,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同时要加快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和指标库的建设,建立一套分类科学、标准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管。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就总体而言可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即能纵向比较,又能横向比较。定量指标可以根据项目进度、资金支出额度等数据进行计算,相对客观,也便于监控。定性指标如果采用自我评价,主观性较强,有失公允。以外部评价为主,如群众满意度调查表、质量监督报告等,则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项目绩效水平。相关资料形成台账存档备查。另外,要将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全面预算绩效改革的重点,对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序和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双监控”,对发现问题的项目应暂缓或停止拨款,对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不符的项目进行问责。
  4.全面推进项目预决算公开制度
  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印发的《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的规定,在指定平台向社会公开本部门的项目预决算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要细化项目预决算的公开内容,按要求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并通过预决算指标的对比,对增减变化说明原因。同时要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宣传、说明及解释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同时要及时关注并了解社会舆情的反应,认真对待和回应社会公众关切的问题并做好解释工作,對合理的建议应予以采纳。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各项新技术,对项目预算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预算管理方法,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项目资金能够更高效、更合理地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更合理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马静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财会学习,2019(28).
  2.智睿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经济师,2019(11).
  3.黄红梅.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