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农村文化资源传承的创新机理、人才方略、产业方略、事业方略、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我国学者关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方略进行总结,有利于提高对农村文化资源的认识,并总结其传承的实践经验,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学者们对乡村文化本身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农村文化资源同乡村振兴战略连为一体,随着“乡风文明是保障”的明确,文化振兴成为整个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农村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得到了更深认识和理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研究,提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解决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资源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和问题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进行研究,主要通过传承机理、组织人才、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法律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
   二、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的创新机理
   文化作为社会的内在构成要素,始终处于不断的转型和变迁之中,这种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构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也会有所不同。
   麻国庆通过对文化生态区中乡村记忆、文化景观、社会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因素的分析,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主体性,保护和振兴文化主体性需要基于文化自觉,处理好“保人”与“保文化”的关系,避免“见物不见人”。①方坤认为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对乡村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提升,本质上就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出对传统文化资源整体价值进行重新评价,并通过濡化、涵化机理注重村落社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调适。②秦红增提出传承面临乡土知识为主的经典技术体系及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现代性技术体系的互动与博弈。针对两者融合、共享的关系,通过技术互鉴、标准评测、市场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二者融合方略。③郝国强主张借助互联网技术,立足乡村,以农民为主力军,多元主体参与传承。④李文钢以佤族宗教性活动为例,指出要促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立足于现代生活和现代性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比较优势。①李玉雄指出要通过强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积极培育乡村的情感共同体、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健全文化振兴协同共治机制以应对乡村村落消失、人口流失、文化认同弱化以及协同共治机制式微。②陈华文通过关注“非遗”保护工作下的文化再生产与民俗传承中,作为能动者的人在给定性和选择性的张力内对民俗的具体参与或操作,指出即使在充满异质性、流动性、多样选择性的都市,民俗传承的各动力侧重于横向联结,节气向节日的转变与构建中有着文化传承的内生力。③杨美勤指出要坚持乡土本位,注入新的意涵,同时以村寨社区为载体,夯实生态文化组织制度基础,并以记忆传授为核心,推进生态文化实践形式的创新,以实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重构与功能再造。④
   三、以村落社区重塑为基本载体的组织人才方略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以及村落社区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在面临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冲击下,需要通过重塑村落社区、构建组织人才方略,保证农村文化资源能够在村落社区中得到完整的传承延续。
   鲁可荣认为,村落社区文化组织人才的培育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需要通过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引导激活和建立健全各类村级组织,激励多元主体共建和谐互动的综合性村落社群,并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新型社会组织和动员社区内外部多方力量,重塑共荣互助的新型社区共同体,为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提供新的场域和载体。⑤为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鲁可荣从村民的角度,将内源发展与外部干预有机互动相互整合起来,激发其对生活的新需求和更高的发展欲望,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⑥余俊渠提出通过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二者有效融合。⑦李红伟通过对松阳县实地调查,总结出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及民族文化,以村民为主体,新乡贤、村干、优秀社会人才等参与,共同对乡村社区文化空间进行重塑,合理开发,满足多方需求,以人为核心的“松阳经验”。⑧纪德奎指出乡土文化教育自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通过夯实乡土文化的教育认知以发挥教育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来发挥乡土文化产业教育为路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①杨美勤提出将自然生态同社区相捆绑,通過加强生态修复建设,强化政府主导、加强村落社区居民参与,发展乡村生态特色产业,构建以村落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治理体系,强化政府引导下的村落整体行动能力。②李文峰通过分析浙江余姚梁弄镇革命老区,指出对乡风建设、乡智培育、乡愁重构三个方面的建设以实现能力再造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③
   四、 以专业市场体系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方略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方坤将专业市场体系作为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把乡村振兴、文化资源产业化、专业市场体系三者置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这一总体框架之内,坚持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村落居民生计为导向,以村落文化整体发展为本位,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口,从文化资源产业重要性、文化消费需求、文化资源价值、消费结构、产业融合、产业品牌等方面构建传承创新方略。④刘银妹以新型农业发展为前提,通过对职业农民群体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经营形、智力型、劳力型,指出人力资源流通、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系统等是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重要因素。⑤曹军锋以甘南州香告村为例,以民族文化旅游市场为依托,分析了旅游扶贫中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过程与主体参与模式,提出通过挖掘、转化、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路径,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利用是地方政府、村民、投资者、游客等多元主体“共谋”的结果,以自身行动逻辑影响民族文化资源利用走向。⑥张雨龙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哈尼族村寨生计转型过程和特点,指出其根据自身生计转型特点和文化特质分别采取民族文化资本化运用、村落共同体建构、文化农民培养等文化融合发展策略,提出少数民族在生计转型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主体的实践和国家政府的制度性支持。⑦    五、以技术体系为支撑的文化事业方略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每个时代的科技创新都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与革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需要借力科学技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符合时代潮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郝国强通过对三江侗族线上厨娘群体的调查研究,考察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百家宴的组织与传播及文化资本的转化,指出政府推动、市场叠加、多元主体参与是文化旅游场域形成的关键,提出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正在改变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形态,基于熟人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新型关系网络正在形成,传统文化资源正在向文化资本转化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传承发展。①以三江侗族侗绣为例,根据其利用微信、自媒体等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活态传承、组织与生产、线上教育及创新发展,提出线上绣娘群体需要打破信息茧房,拓展弱联系,提升创新力与文化竞争力,并借助网络场景、年轻人、市场经济以实现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②以武鸣、横县等地电商为例,指出依托电商平台渠道,依靠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加速城乡一体化,在联网电商平台发展、冷链物流、产品溯源技术、微信技术等技术支持下,通过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认知,传播且提升农产品生态内涵及文化附加值带动乡村振兴。③侯琳通过对东兴京族的调查,提出运用新媒体传播京族文化,通过优化新媒体传播内容引领新媒体传播舆论导向,打造京族传统文化品牌,并统筹协调各类传播主体,强化群众的传播意识,构建兼具时效性与趣味性的京族文化传播常态机制以实现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④郭永平通过考察道路与景观媒介、族群认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通过“风景道建设”,在保护道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时,提振地方经济、重塑族群认同,推动乡村振兴与区域复兴。⑤
   六、以有效治理为目标的法律保障方略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整体环境变迁和传承行为的混乱,造成文化资源传承过程中的大量纠纷,成为农村文化资源法律保障方略建构的现实依据。
   梁婉颖、杨军从宏观角度研究对普遍规律性内容进行总结,从法律保障入手,提出乡土法治文化资源与国家规范成文法互补共融是动力源泉,认为社会开放、人员流动、观念变化、认同减弱、成文法推行等是复制文化资源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要通过严格构架规范成文法实施,并通过法律守护传承人权利、重视传承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历史担当,同时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工作。⑥蒋鸣湄认为,村民是村落文化的主体,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必须依靠村民尤其是村民集体,通过分析现行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行法体系及实践中村民的尴尬境遇,提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具体立法目的上明确村民集体是村落文化保护利用的核心主体地位,保护村民集体的村落发展决策权和收益分享权,并通过程序设计为村民集体有效参与决策安排路径。⑦刘慧萍指出,实现法律协同、制度协同、机制协同以形成农耕文化传承与农民权利保障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核心所在。⑧谭洁以民族地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民族地区乃至地方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的效力范围和上位法的互动与协调,提出设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财政保障,建立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等措施以利用自制立法权来有效保护传统村落。①
   七、研究现状总结
   (一)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逐渐完善
   在已有文献中,以乡村振兴为导向,通过剖析我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与文化传承现状,以深入细致实践为基础,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晰文化主体性、技术的互动博弈、濡化及涵化等传承机理,新型社区共同体、文化空间重塑、生态治理体系等村落重塑方略,生计转变、新型农业、民族旅游等文化产业建设方略,互联网、制造业等技术体系参与的文化事业,乡土法治、村民为主体、制度及法律协同等法治方略。皆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灵魂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意义进行了解释,将卓有成效的实践模式、做法和经验进行提炼升华形成理论观点。在对农村文化演化规律有了较为准确的判断的前提下,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文化传承进行助推与纠偏的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体系主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建构,其所拥有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为农村文化本身乡土性的延续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有效地对维护乡风文明和文化自信提供助力。
   (二)以农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多学科、多视角、整体性研究形成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核心所在,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包含历史沿革、环境生态、居住布局、权力分布、利益相关、社会关系、文化机理等内容,单一的视角或方法都難以全面呈现文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建构、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主体的法治保障、现代科技与经典技艺融合等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解决路径,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流动性不断增强,乡村也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流动,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关系,则更是让三农问题超越了村落自身的范围。在已有文献中,为应对以往的传统农业研究很难全貌地还原乡村的特征的局面,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在深入研究小型乡村社区与宏观区域视角下进行整体性分析,以不同学科方法及不同视角分析,在微观与宏观并置之下,乡村文化发展的社会事实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呈现,从而也能够使得农村文化资源传承研究更为细致与全面,为促进农村文化传承提出的方略也更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
   (三)以科技体系为支撑的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机制形成
   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云都安技术等前沿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其中,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了新的提升途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再次激活。在乡村文化资源传承研究中,以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技术支撑从而进行新的形式传承,成为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机制。在农村文化资源传承理论上,通过经典性技术和现代性技术互鉴互融,从而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得到实践。实践分成两种趋势:一种是将技术支撑作为新型平台,利用其平台得到升级,如线上绣娘、线上厨娘;另一种趋势是将文化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形成跨界融合的形式,打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文化产业各个环节进行衔接,如大数据与农村电商,大数据与旅游等。在已有文献中,为了将乡土文化资源与互联网技术更好地结合,提出的以科技体系为支撑的文化资源传承方略,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