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家庭教育对3-6岁儿童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影响最大。笔者通过对现今社会幼儿家庭教育(以白云区某幼儿园为例)的观察、谈话、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归纳对幼儿行为习惯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策略促使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幼儿 行为习惯 影響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期是幼儿的重要启蒙阶段,也是幼儿学习基本技能和发展其他社会性行为的良好时期。为了切实落实《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实现家园合力。本人基于职业需要对家庭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展开了个案观察、经验总结、资料收集后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指导策略建议。
  1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我国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积极方式和重要途径,本人认同以上幼儿拥有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健康成长的观点。
  2家庭教育对幼儿整体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伊始,是人出生以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3-6岁年龄阶段形成,包括生活习惯、口语表达、肢体动作、礼貌礼节以及行为习惯等,性格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如:家庭关系中,父母关系是融洽的,则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都是愉快,容易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并且还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孩子也会迷上这一“玩具”。因此,本人认同家庭教育对幼儿整体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影响至深的观点。
  3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3.1目前家庭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
  为了如实了解家庭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为家园共育工作做好铺垫,本人就幼儿行为习惯的问题以白云区某幼儿园为例,归纳总结发现现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生活习惯:幼儿依赖心理较重,生活作息不够规律。          (2)学习习惯: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有冒险精神、思维能力强、学习快,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但因其年龄小,兴趣不稳定,往往只为事物新鲜、奇异的外表所吸引,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易转移。
  (3)道德习惯: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分享意识薄弱,缺乏规则意识、文明礼貌意识不足、容易和同伴产生矛盾,受挫能力较弱等。
  (4)劳动习惯:大部分幼儿被家人保护得太好,动手能力不强,自理能力弱且容易丢三落四。
  3.2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因素
  基于以上的现状,通过对家长、幼儿的观察、谈话和案例分析等的综合分析后,本人认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教育意识落后,缺乏正确认知
  把儿童看成是自然成长的过程,对孩子过于宠溺,包办的事情太多,导致依赖心理重;对孩子成才的价值取向没有切合实际,忽视了对3-6岁幼儿的成长需求、个性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3.2.2家庭内部教育矛盾化,教育不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庭成员越多,内部的矛盾就会越多,主要体现在夫妻之间、父辈与祖辈之间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有差异,如:一个要求要严管,一个要娇惯;一个说这样做才对,另一个说这样做不对。
  3.2.3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3-6岁的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幼儿既可以从成人那里模仿某些健康的行为,同时也有可能从成人那里习得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如:父母在家要求鞋子必须摆放整齐或放进鞋柜,孩子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习得这个经验。
  3.2.4父母缺乏恒心,容易虎头蛇尾
  对孩子容易虎头蛇尾,一开始干劲冲天地教孩子这个,教孩子那个,在教育的开端也做了一系列的引导,但在提出了各项要求或做法之后,没有持之以恒,或是对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也没有后续的要求或方法。
  4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4.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则
  4.1.1科学性原则
  父母应有科学育儿的知识,足够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运用科学地育儿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将小学教育和学前儿童教育分开,重视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不盲目拔苗助长,给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4.1.2一致性原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正确原则,前后不能矛盾,不能时而严格时而松懈。其次,和其他家庭成员及各种的教育力量所提出的要求要协调统一,并且要求前后一致。最后,家庭和幼儿园也要相互配合,要使5+2等于7,而不是等于0。
  4.1.3正面教育原则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凡事应从正面积极引导、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将爱(慈爱)与规矩(严格)结合,该让孩子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做,该让孩子养成的习惯一定不马虎。
  4.1.4适宜性原则
  父母为孩子制定的教育目的和运用的教育方法要适度,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发展的特点。
  4.2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育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4.2.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事做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父母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穿,独立入睡,自己吃饭,饭后擦桌,等,父母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都是孩子生活的必修课。
  4.2.2适当沟通,增进亲子合作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建立父母的威信,更有利于幼儿教育。父母可以创设环境和机会,增加亲子的互动项目及时间,亲子间既能增进感情又能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親子阅读、亲子劳动—打扫卫生、亲子手工制作等。
  4.2.3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父母在日常行为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父母希望孩子的动作可以利索些、不磨蹭,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具体快速完成某些动作的方法,并鼓励他持之以恒。
  4.2.4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
  多以肯定、期待的言语鼓励孩子,并具体化,如:当孩子发现一项新事物时,父母应该表扬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而不是仅仅夸他聪明。同时要重视不良行为的出现,发现孩子有不良的行为时及时进行纠正,尤其是在孩子出现第一次不良行为时,就要及时教育。
  4.2.5持之以恒,要有足够的耐心
  孩子年龄小,肢体动作或是语言表达比较稚嫩,父母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练习。
  5结论
  家庭教育对幼儿整体发展,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使幼儿受益终身,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家长共同把握好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机,使家庭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掌握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则和方法,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从小事做起,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韩映虹.学前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袁萍.浅议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4).
  [3]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5] 刘华.浅谈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02).
  [6] 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2004.
  [7]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EB/OL].http://www.doc88.com/p-9949008871546.html,2017-06-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8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