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平行板连接器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绍应用于5G项目平行板连接器,具有多方位插拔,维护方便,板间距小,通流能力大的特点,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PCB板之间互连的连接器。
  主题词:平行板连接器;插拔力;温升
  一、引言
  现有技术印制电路PCB板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极为普遍,PCB板与PCB板之间的电路连接均需通过连接器。随着设备向小型化方向发展,PCB板与PCB板在电子产品中的间距及活动空间不断减小,导致板与板之间的插拔极为困难,增加了电子产品装配与维护过程的难度,制约了PCB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
  本文介绍了一种平行板连接器,插头与插座间可实现上方、下方多方位插拔,无论哪块PCB板需要维护,可在不拆卸另一块PCB下,将其沿垂直方向取出。该产品有盲插功能,具有二级导向,插入过程中,两侧导向柱先起到预导正作用,然后中间导向柱精确导向。
  二、应用背景
  平行板连接器应用于两平行PCB板之间,普通的平行板连接器插头、插座只能从一个方向对接,且导向功能差,不适合倾斜角度较大的场合。
  客户要求设计一款连接器,额定电流40A,可满足一定倾斜角度插拔,可从两个方向对接,方便客户组装、维护。
  三、产品设计
  (一)接触件设计
  图1接触件1采用四个独立悬臂梁,这种结构接触点较多,可以减小接触电阻,但悬臂处截面积较小,散热较差。
  图2接触件2采用整体片状结构,这种结构可增加接触区域的有效接触点,减小接触电阻,且整体散热效果好。
  图3弹片1采用悬臂梁结构,为接触件提供正向力。
  图4弹片2为片状结构,一端采用倒刺固定于基座中,上部有凸包,与接触件头部连接。
  (二)插拔力模拟分析
  如图按1个接触件仿真,实际应用6个接触件,故接触件1、弹片1插入力为122.4N,拔出力为79.8N。
  接触件2、弹片2插入力为129.6N,拔出力为85.2N。要求插入力≤60N,拔出力4~50N,不满足要求,结构需要优化。
  (三)温升分析
  插头接触件加载40A电流载荷,整体设置对流和辐射边界条件。分析考虑连接器自身电阻,每一接触对的接触电阻设定为0.30mΩ。仿真结果接触件1、弹片1最大温升为25度,接触件2、弹片2最大温升为18度。
  (四)产品结构优化
  仿真结果插拔力偏大,特别是采用接触件2,弹片2结构,插拔力超出较多,原因为插拔过程接触件两端受力,形成简支梁结构。
  考考虑通流及插拔力,优先选用弹片1结构,接触件2。
  通过仿真分析,插入力为54N,拔出力为38.4N,满足插入力≤60N,拔出力4~50N要求。
  插头接触件加载40A电流载荷,整体设置对流和辐射边界条件。分析考虑连接器自身电阻,每一接触对的接触电阻设定为0.30mΩ。室温为22度,最大温升为22度。
  五、总结
  该产品具有两级导向,具有盲插功能,可以实现两个方向插拔,适用于板间距小的场合。
  接触件采用高导电材料,不锈钢弹片提供足够的正压力,保证接触点可靠连接,适合大电流传输。
  参考文献:
  [1]杨智杰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連接器插拔力及载流特性分析.
  [2]吕瑞雪   电连接器的热性能研究.
  作者简介:
  郭卫东,男,连接器产品设计工程师,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从事连接器产品研发,擅长通讯电源连接器方案设计,结构改进,批产规划。熟悉连接器冲压,塑胶成型,电镀,组装工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