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及优化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构建多元化课堂的核心。本文从核心素养出发,浅析其现状问题,重点探究在语文课堂上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为满足时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更加需要全方面发展、高能力、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所以,迎合時代的高速发展,人才必须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够永远不被时代所抛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语文学科作为初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更应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思想、文化、道德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1]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概括而言,核心素养代表着一个人需要教学活动中掌握的能够满足终身发展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及能力。一个人的素养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反映在文化、业务、思想、政治等多个层面,既包括其外在形象,又包括其内涵、道德及文化水平,它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根本。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是围绕着语文学科而展开的综合素养。其中既包含基本的语言知识积累学科学习方法,还包括文学素质,人文素养等更深层次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它强调语文学科需重点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文化、道德层面的培养,如此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实现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学习与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新的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应用能力,同时在学习与内化的过程中总结相关的思想及方法,从而能够在现实中解决具体问题,并且为未来发转提供基础,如此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2]
  二、初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方法守旧,核心素养无法提高
  长久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一直分为现代文及文言文两个部分,而对于这两个部分的教学,一般仅停留在对文章的基础知识讲述上,却缺乏对与式结构及内容分析方面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应对应试教育绰绰有余,但是在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确有所不足。因此,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有所欠缺。[3]
  2.学生丧失主体地位,缺乏参与度
  初中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尚且不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加依赖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所以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在课堂中参与度较低,无法积极自由地发表自身的见解。长久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的理念是语文学习仅是为了完成英式教育,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学生一直接受的语文教学都是较为死板而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4]
  3.教材内容过于局限,影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语文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同时也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围绕着语文教材而展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停留在课本阶段,得不到充足的知识延伸及扩展。教学内容的单调及局限性,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课改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展,筛选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跳脱出教材的框架,结合课外知识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培养策略
  1.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及指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理念将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因此,若想提高语文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就教学理念而言,大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但这种教学观念会局限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课堂的主体一直不归还与学生,将非常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大部分教师的传统理念中缺乏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若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那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成为空谈。就教学水平而言,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应对应试教育或许绰绰有余,但却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的技巧。因此,学校应重视对教师阶段性的培训,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及综合素质。学校应定期组织初中语文教师参加相关的教学讲座、交流会,展开相关的科研活动。一方面使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接触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从而摒弃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同时,使教师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掌握合理的培养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意志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无论是学习还是核心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对学生意志的锻炼。只有当学生形成顽强的意志,才能够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行程优秀的核心素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完善学生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明确语文课堂的意义。其次,应重视对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项长期的作业,例如每天进行课堂总结、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天读一篇文章并书写观后感等等。这些作业不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同时也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5]
  3.增强初中语文课堂内容与生活的贴合度
  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学科,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普遍,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及应用性,要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如此才能确保语文教学能够为培养核心素养而服务。所以这要求语文教学应围绕着生活展开,与生活脱轨的课堂教学,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课堂的枯燥性,在学生不愿意学的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很难开展。尤其在信息技术日渐强大的今天,信息时代使学生获得资讯的渠道日益丰富,这促使语文课堂必须进一步与生活、科技以及社会进行贴合,如此才能使学生将课本所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语文课堂中必须蕴含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念、道德情怀等素养,才能使核心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而在语文课堂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应集中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等。同时教师可在课后作业中融入实践性作业,例如:与父母进行一趟旅游,到养老院当一天志愿者等,通过社会实践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4.重视初中语文课堂中德育的培养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之一,就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学生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将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为学生传达积极的思想及正能量。通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及行为进行引导与指正,在尊重学生自由发展的同时,要确保学生不误入歧途。
  例如,《苏州园林》的教学。在该篇课文中作者运用华丽而细腻的笔触,向人们展现了苏州园里美好的建筑与景观。其中布局讲究的亭台轩榭、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花墙廊子,都跨越时空向人们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好。同时,苏州园林并不是一日建成的,它历经了多个朝代,一次次修缮、改建,其中蕴含了历史文化的变迁。另外,在园林的一山一景中,蕴含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底蕴。古人寄情于山水,同时将文化素养及道德内涵也寄托在园林景观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感悟苏州园林的美好景象的同时,还应注重在文章中核心素养及道德理念的体现。通过深入分析及扩展教学,增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从细微处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质的道德品质。
  另外,教师应重视榜样的力量,在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真切感知到前人的高尚品德,在德育道路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拥有前进的目标。
  5.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当教师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后,应在课堂中采取具体的措施,丰富教学方法。只有在课堂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辅助教师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若只有理念没有方法,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如镜花水月,只是空谈一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有效的几种教学方法分别为:
  (1)情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具体教学情景的营造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欲,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寓教于乐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在情景教学法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虚拟景象等方式构建更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更加有利于教师带动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教学法。初中生个人的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上有欠缺,但是师生交流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多人学习更加有利于思想、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使初中生能够在他人观点中吸取能量,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同龄人的交流更加顺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小组合作教学法不能任由学生之间进行无目的的自由讨论,需要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3)活动教学法。为了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相较于枯燥、死板的传统教学,此类活动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扩散自身思维,从思考中获得独特的领悟及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语文课堂中不必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在一堂语文课上可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针对性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朱自清《背影》的教学。在正式进行课文讲解之前,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及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撰写背景,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核心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接下来的课文解析中。随后教师进行正式的课文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索问题的答案,形成自身的理解。在第一次课文解析结束后,教师可将同学分为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手法及思想情感进行集中讨论。使学生在探讨中进一步理解文章戏剧性的剧情走向,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形成自身的认识,之后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理解表达出来。在完成小组讨论后,学生会对文章形成新的认知,带着新的认知由教师引导对文章进行再次深入解析,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到作者所表达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讽刺与批判。在结束整体课文教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重要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带入到具体的角色中,更加深刻的体会主人公的观念及想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夠使学生对这篇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见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扩展思维能力及交流能力等,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语文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现阶段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其影响更是蔓延至学生的终身。所以,教师必须正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其放置在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同时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合理规划课堂教学的模式及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思想、道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屠丽娜.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93.
  [2]邓银凤.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0.
  [3]杨锋.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8(15):99-100.
  [4]陈雪英.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8(25):47-48.
  [5]李兴龙.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