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走出对童话认识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童话,是一种通过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做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文学样式。然而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会告诉小孩“童话是假的”“童话是骗人的”“不要相信童话”,并相应地出现了一些观点,诸如认为童话中人物的某些行为会引发孩子模仿给孩子带来身体伤害,童话中某些行为观念会影响孩子判断是非,相信善恶分明的童话会让孩子在现代社会失去竞争力,有些黑暗的童话会让孩子害怕等,这些都是童话的“罪”。这些观念,乍一听似乎有道理,但这种观点存在认知的片面性,殊不知这样的认知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给孩子带来终身无法弥补的伤害。
  关键词:童话;认识;误区
  一、父母眼中“童话之罪”
  首先,有些父母认为童话中的某些故事会扭曲孩子的认知,让孩子树立错误的三观。安徒生写的童话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也是孩子们喜欢阅读的文本之一。有不少人认为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这篇童话贬低女性,错误引导小孩,不适合给孩子看,更不应该被效仿。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有:小美人鱼为了远远望了一眼的男人,需要动用姐妹的资源(美丽的长发),进行自我牺牲(无法说话)和付出终身痛苦的代價(直立行走如刀割),换一个所谓的“爱情”是一种非常不自尊自爱的行为,人类的小孩绝对不能做这种为了爱情而抛弃一切并自我伤害的傻事。
  其次,一些父母认为童话的虚拟性、简单性、直观性会影响孩子的判断。一般来讲,从小阅读格林童话的女孩子们就会有一个纯真唯美的公主梦,会等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款款而来,从而影响成年后现实中婚恋。有些孩子会承受“彼得潘综合征”的侵袭,无法成长成熟,他们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如何让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面对现实成了社会的难题。一些父母认为童话的简单也是问题,非黑即白的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相距甚远。另外,他们认为除了虚拟和简单,童话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直观,它在无形中将外貌与是非善恶划上了一个可怕的等号。美国普渡大学社会学葛劳尔·霍兹教授对168篇格林童话进行了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童话都有对外貌的描写,平均每篇14处,而每5篇童话中就有一篇会把相貌丑陋的姑娘写成凶神恶煞的坏人,这些童话在教育儿童是非善恶的时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刻上了这样一个印迹:好人都是英俊美丽的,而长得丑的大多都是坏人。这种将心灵美与外表美划等号的行径,不仅将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延续给下一代孩子,还使得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对外表美的过分追求。
  最后,部分人认为不应该让孩子相信童话,不是剥夺孩子的快乐与天真,而是出于对孩子的责任。一方面,面临外部危险时,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成为他们面临危险时的第一道屏障。他们认为孩子的力量固然弱小,可是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现实中的种种残酷,形成自我保护与警觉意识,是不是可以在危机靠近的时候让他们有那么一点点反抗的余地呢?另一方面,与其做着不切实际的公主梦,大多人更希望孩子能及早培养出战胜挫折的应变能力与面对失败的坚强意志。
  二、父母眼中“童话之罪”认知的片面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2~7岁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出现片面性和我向思维。尽管他们已经能够运用符号表征事物,但只能用它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还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活动。童话本身内容简单,而且具有夸张、拟人等特性,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不需要儿童进行很多的逻辑活动,正好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特性。儿童的许多知识是从童话中获得的,例如他们从童话中认识自然界的特点,知道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知道了植物怎样发芽、开花、结果,知道了季节的交替和风云的变化,知道了许多民族的历史和风俗习惯。根据儿童认知阶段特点,父母对童话的片面认知会给孩子带来以下伤害:
  首先,童话能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道德感。“安徒生童话拥有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营造一种真善美的理想和境界,引导人们寻求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理想。”[1]童年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整个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不良品德而言,若不注意,长大了就会越陷越深,而童话故事涵射着丰富的道德自律和利他精神。否定童话,是切断孩子与真善美世界相连的通道。爱、宽容、信任是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人类价值观的根本和幸福的基础。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为了接近心爱的王子确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为了救回心爱的王子不惜牺牲了自己化作了泡沫。《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美丽、善良而勇敢,是笔者最喜欢的童话人物,虽然故事的结局很悲伤,但整篇文章充满了美好与温暖。在《坚定的锡兵》中,一条腿的锡兵爱上了剪纸做的跳舞娃娃,心甘情愿地被炉火融化为一枚锡块。在《野天鹅》的故事中,小公主艾丽莎为了让哥哥们恢复人形,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织完了11件荨麻衣,救出了哥哥们。安徒生童话里的主人公,守护的是善良、爱情、亲情,对弱小给予怜悯,对恶势力奋起反抗,都是为了纯真的信仰而不惜以身殉道。
  其次,童话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的发展和消极情感的疏导。心理学家认为,童话能解决孩子自身冲突。例如,《灰姑娘》故事里的原罪是“嫉妒”。那些生活在多胎家庭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会被这样故事吸引,一方面,他们会嫉妒兄弟姐妹分享了父母的爱,另一方面,也清楚嫉妒是不对的,会招致更大的损失。孩子们透过主角战胜邪恶,来处理自身虚荣、嫉妒、欺骗、贪婪、懒惰等问题。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耀盛这样描述童话:童话世界不是人类面对繁琐复杂生活的桃花源地,也不只是一种降魔净化的仪式象征,而是孩子历经锤炼而更贴近当代社会多元化的真实情景。经典童话故事《绿野仙踪》,讲述的是一个叫桃乐丝的小姑娘,意外踏上一片神奇的森林,在一系列冒险之中,学会了用勇气与智慧战胜邪恶的故事。许多童话也都有这样丰富的冒险经历。孩子都希望自己聪明、善良、勇敢并能实现梦想,但在真实生活里踏上冒险征程却又不现实,会受到父母的钳制。可以说,孩子是借由童话场景,模拟陷入困境、寻找脱困智慧的过程,从而不断扩展自己人生的宽度与深度,获得心灵的成长。   最后,童话为孩子提供情绪的出口。面对成人的世界,孩子还显得非常的渺小,他们常常会感到無力,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与宣泄。童话故事里的许多情节,不会在真实生活中上演,但依然充满感染力,这是因为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情绪的出口。“安徒生实际上提供了一条引导儿童在苦难中真实成长的道路,这种引导不是单纯去逗乐或训导孩子,而是在生命的幸福与痛苦、生与死、爱与牺牲之间,激发深度的思考与体验。”[2]多年来,像孙悟空摧毁蟠桃园、打翻炼丹炉,以及哪吒大闹龙宫等,这些具有冲突性的情节经久不衰,深受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它们符合了孩子的心理诉求,孩子的情绪才可以借故事得到宣泄。
  三、父母该怎样引导孩子对待童话
  综上所述,父母告诉小孩“童话是骗人的”“不要相信童话”是简单粗暴、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大人没有必要刻意去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是骗人的,孩子看童话不是看真假,而是童话里的梦想、魔法、奇幻场景等神奇的元素,这些对孩子富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形成精神寄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从心理上能解决孩子成长中自身的冲突。家长应警惕的是,若孩子过于沉溺相信童话是真实的,会有负面影响。在生活里,我们可以与孩子分享生活经验和心得,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自然就会伴随着理性思考,而不会把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也不会在长大以后分不清幻想与现实。家长需要注重的是安全防护和正确引导,而不是怪“童话是骗人的”。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安徒生童话是培养纯洁、高尚的人文素养的一个必读的课本”[3]。“如果童年没有了童话,我们还有什么?所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去跟孩子交流对话,才是需要考虑的东西。”希望沉溺童话所产生的悲剧不再发生,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被父母温柔以待,能通过美好的童话完成自身的成长。孩子的快乐在于可以天马行空地做梦,成年人的幸福在于保留了多少童真和梦幻。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童话是假的,相当于一种剧透,是快进了他的成长。当我们以保护或让孩子认清现实的名义,让他知道自己相信的都是假的,何其残忍。宫崎骏说: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杨洁敏.安徒生童话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61-264.
  [2]樊杰,江碧波.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性审美及其教育意蕴[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62-66.
  [3]乐黛云.人文素养:安徒生童话的真正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38.
  作者单位: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