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共计50例患者,并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纳入研究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应用CT和磁共振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CT检查异常率為60.0%,磁共振检查异常率为92.0%,参照组分别为6.0%、20.0%,结果为P<0.05;研究组中磁共振检查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以及新型隐球菌酵母菌脑膜炎的诊断率均高于CT的诊断结果(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异常率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CT;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常见性,属于神经系统类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较急、病情的恶化速度较快,同时还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患者的脊髓、血管以及脑实质受到病原菌的侵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患者一旦患病,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如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1]。因而,及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CT和磁共振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以及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共计10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47.8±5.4)岁;研究组患者病程为1~27d,平均病程为(15.7±3.6)d。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予以对比,P>0.05,符合对比条件。
  纳入标准:患者以及健康的受检者均了解本次的研究内容,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相关文件。排除标准:存在重大脏器功能疾病障碍的患者;患有精神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无法正常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CT检查选用西门子CT诊断仪进行,磁共振检查应用飞利浦磁共振诊断仪进行,参照组患者分别接受CT和磁共振检查1次,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记录[2]。研究组患者则应用CT和磁共振进行2~3次检查,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1次诊断,出院前再对患者进行1次诊断[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CT和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研究组患者CT和磁共振检查异常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并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和磁共振检查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CT和磁共振诊断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患者CT和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磁共振检查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以及新型隐球菌酵母菌脑膜炎的诊断率均显著高于CT(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典型的感染性病症,细菌、病毒、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导致患者
  患病的主要原因[4],主要通过病灶向周围进行血行传播,通过浸润以及神经蔓延来进行传播,可根据感染病灶位置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疾病,主要疾病种类包括脑炎、脑膜炎等,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脑积水、囊性变、血管炎、粘连等,并且多数患者的脑实质以及脑膜均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途径较多,包括血行感染、逆行感染以及直接感染等,可根据病原的种类和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区分成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以及新型隐球菌酵母菌脑膜炎[5]。病毒性脑膜炎是因不同种类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的,存在自限性,但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较高,是因化脓性致病菌入侵颅脑而引发的病症,早期发现并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如未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死亡率较高;结核性脑膜炎是因结核杆菌而导致的炎症,病灶多分布于肺部以及肺门淋巴结,其死亡率较高;新型隐球菌酵母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诱发的,患者脑实质受到侵害,产生亚急性或慢性疾病,经由血行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颅内高压、头部剧烈疼痛等,该种疾病患者其临床症状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因而较容易误诊[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所以确诊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通常不太理想。因而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CT以及磁共振,笔者对以上两种检查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CT检查的异常率明显低于磁共振检查。
  综上所述,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应用磁共振检查,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赖婳妤,陈立春.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5):11.12.
  [2] 王照阁.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14):11.13.
  [3] 蔡亮,潘砚章.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163.164.
  [4] 桂振朝.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1):116.117.
  [5] 侯淑华.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17,(06):81.84.
  [6] 杨红莉.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8):84.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