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扶绥县壮族民歌传承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扶绥壮族民歌是桂西南左江流域壮乡人民的智慧精华,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既要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又要充分使其成为地方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遵循民歌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并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是最为有效、务实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广西扶绥县;壮族民歌;传承发展
  注:本文系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科研课题“广西扶绥县壮族民歌传承研究”(2019ZJYB009)研究成果。
  一、扶绥壮族民歌的依存环境
  扶绥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县治距中越边境200公里,地处东经107°31′-108°06′,北纬22°17′-22°57′之间。南北最大纵距7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东接南宁市邕宁区,西邻崇左市,南连上思县,北靠隆安县,西南与宁明县交界。县境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光、热、水同季,全年夏长冬短。截至2017年,扶绥县辖8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农场,县政府驻新宁镇。截至2017年,扶绥县总人口40.18万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扶绥谐音“福随”,寓意幸福相随。
  二、扶绥壮族民歌的历史
  壮族人民爱唱歌,自幼就受到民歌的熏陶,从远古以来就在集体生活和集体劳动中形成了集体歌唱的传统。在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唐代,壮族歌仙刘三姐曾被历代史书所乐道,如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清代岭南方志《浔州府志》云:“三妹貌如天仙,聪慧而善歌,通蛮语,爰是数百里之能歌者,莫不闻风而来者,迭为唱和。”广西之所以以“歌海”而闻名,都是因为三姐亲传。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在宜州、贵港、扶绥县等地区广为流传,可见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劳动人民,是壮族民歌和广西歌海的真正缔造者。
  三、扶绥壮族民歌的特点
  扶绥民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音乐形象、表情达意、音乐体裁、表现手段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扶绥壮族民歌以山歌而闻名。其题材主要有革命历史、劳动生活、风俗习惯、歌唱爱情、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故事等。旋律悠扬,亲切,优美,高亢,纯朴。音乐形象千变万化,风格多样。歌唱形式为独唱、齐唱、对唱、二重唱、三重唱。歌唱结构有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七三七句、七五七句等。调式为五声音阶中的宫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三种。
  四、扶绥壮族民歌的社会功能
  首先,娱人功能。扶绥壮族民歌作为桂西南左江流域的民间艺术,娱人是最为广泛的功能。扶绥壮族民歌源于劳动生活并传唱于山水之间,是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写照。壮族人民在农耕劳作时以及茶余饭后通过歌唱民歌来抒发情感,从而达到娱人娱己的效果。其次,教育功能。民歌让语言内容艺术化,以音乐为载体让壮族人民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思想感情。扶绥壮族民歌中的唱词丰富多样,在娱人的同时其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审美价值、道德情操、高尚品格,进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能力、平和心态的发展。最后,交际功能。扶绥壮族民歌在创作和传播中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力,通过最素朴的语言与最直观的音乐表现力相结合,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
  五、扶绥壮族民歌良性的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文明的进步,壮族民间艺术的影响正在逐年淡化。工业的发展取代效率低下的手工艺术制作,现代大众文化的浪潮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壮族的瑰宝,民歌正在面临着消歇的局面。然而,在桂西南左江流域的扶绥县仍然能够听到悠然的壮族民歌,民歌的传唱依然呈现出生机盎然的传承景象。
  一是自发歌唱。自发歌唱是壮族民歌盛行的重要因素。扶绥县当地壮族人民每日晚饭后会来到县人民广场以歌会友。广场是人民社会劳动闲暇之余的娱乐健身场所。广场的占地面积宽广,靠左江沿畔,江边设有风雨凉亭。公共设施的稳定性为民歌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空间位置的基础。
  二是节日歌圩。歌圩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在桂西南左江地区尤为盛行。扶绥县咘沙村的歌圩文化于清代乾隆时期已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初三、四月十三、四月二十三都会举办歌圩活动。歌圩当日,扶绥县各乡镇的山歌爱好者、歌友、邻里大众汇集一起,热闹非凡。
  三是生活仪式。民歌现存于当地壮族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壮族重要日子里民歌的身影仍然活跃着。时至今日,壮族人民的人生礼仪、算命、占卜、嫁娶等都有相应的民歌活动。此时仪式以民歌为载体,搭建了人与神语言交流的桥梁。壮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沿承为民歌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依附的承载对象。
  四是官方组织歌咏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歌艺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民间自发组织与固定民俗节日日渐增多。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大量劳动人口涌向城市,民歌生存环境困境重重。政府部门组织山歌比赛使得濒临危机的民歌又充满了生机。
  六、民歌可持续传承发展的措施
  (一)音乐对象主体文化认同
  民歌之所以长盛不衰离不开音乐对象主体对自身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扶绥县壮族人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实践过程中形成“共识”,这种“共识”是当地音乐对象主体对民歌的选择与肯定。强烈的认同与坚持使得左江流域壮族民歌文化代代相传。
  (二)政府对民歌的作用
  民歌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扶。政府职能部门作为社会生活的引导者,应明确职责,为壮族民歌提供良性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
  (三)静态传承措施
  静态保护即通过图片、语言文字、影像和声音等方式对民歌进行分类、整理、归纳、记录、保存归档等举措。具体措施为全面普查各个乡镇民歌分布情况,建立数字博物馆,收集乐谱唱词及其他书面材料、音乐文物或其他与民歌有关的事物并保存刻录光碟進行存档。
  (四)活态传承措施
  活态传承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们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政府以组织官方的民歌比赛的活态方式给当地民歌注入了活力,使得民歌永葆生机。政府对扶绥壮族民歌的良性传承措施是多方面的,具体措施如下:   官方组织的民歌比赛充分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引领作用。通过官方的形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一直以来作为主流意识受到政府的支持与认同。结合电视媒体对官方组织的民歌比赛进行场直播报道。录制民歌活动实况在地方电视台播放,例如2017年由扶绥县政府文体部门选送的《蔗林恋歌》参加由广西电视台直播的中国(广西)首届壮语春晚,以新闻媒体的力量将扶绥壮族人民真实生活呈现于电视荧屏上。这极大地提高了扶绥壮族人民的满足感,并深深地激发了扶绥壮族人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及对当地民歌文化的认同感。深化构建民歌比赛的竞赛机制与奖金制度。这能调动民歌手和民歌爱好者的积极性,也鼓励了潜在的传承主体,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加入到民歌传承的队伍中来。通过民歌来宣传政策,建构官方机构与扶绥壮族民歌传承良性的互动。政府部门通过民歌比赛主题来宣传主流意识,歌曲内容由民歌手来填词演唱。民歌是语言艺术,具有口耳相传的特征,以此宣扬政策方针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当下时政的洞悉,还进一步提高了民歌的影响力,开拓了人民创作民歌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开拓多渠道培养壮族民歌的传承人。口耳相传是当前壮族民歌最主要的传承方式,通过组建民歌传习班,成立壮族民歌研究中心可吸引更多的民歌爱好者。民歌进校园活动能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故土热爱的情怀,使得民歌真正达到传承发展的作用。
  纵观民歌传承这一活态传递的过程,时代的变迁无不牵动着民歌生存和发展的神经。在当今民歌普遍落没的背景下,扶绥壮族民歌依旧流传于桂西南左江沿畔,这主要归结于扶绥壮族人民对自身民族强烈的认同。传统民歌与现代文化相碰撞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得益于群众基础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良性传承措施。可以说民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民族团结粘合剂,值得我们去保存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林原.歌脉绵延:东兰民歌良性传承动力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2]甘芳明.广西扶绥县咘沙歌圩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
  [3]吕挺中.左江流域壮族山歌传承与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3).
  [4]凌观凤.民歌进校园与中职学校社团发展[J].文学教育,2019(21).
  作者單位:
  梁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黄丽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