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药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肖美凤 杨岩涛 周晋 刘文龙 贺福元

  摘   要:“双一流”发展战略方案的出台,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根据药学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医药院校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探索了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培养模式的影响,课程结构的优化,培养过程应该遵循的原则及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创新人才平台的搭建等方面,以培养更多药学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前言,为社会人类健康服务。
  关键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  双一流  药学
  中图分类号:G652;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c)-0223-03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确定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五项建设任务之一。2017年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动态管理与建设模式等都提出了新挑战[1-2]。
  1  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药学专业高等教育起始于19世纪中期,兴起于欧洲,而我国的药学专业教育始于1906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仅设立了药剂学、药物化学、生药学、分析鉴定、制药工程5个专业,20世纪90年代又开设了药物制剂、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等专业。在60多年药学类专业教育期间,歷经数次调整,最少设置3个专业,最多达18个相关专业。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有近40年的药学相关专业办学历史,2017年药学学科获得湖南省教育厅的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现每年招收本科生在150名左右,药学本科专业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四大一级学科之一,2011年药学学科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开办有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等相关专业,由于各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交叉重叠,如何突出特色,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教育体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3],特别是2017年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国家展开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因此,亟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一流药学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前沿,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这是从事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的问题,对药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培养目标(模式)对药学创新人才素质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是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培养具有医学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德才兼备的医学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4-5]。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快速蓬勃发展,急需的是世界级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改变,通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2018年与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祖国医药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进行一般学术交流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5)身心健康。当前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需要针对性的调整策略,优化药学教育环境,探索积极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出具创新能力的药学拔尖人才,以提高我国药学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6-7],更好地服务社会健康。
  2.2 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2.1 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的药学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采用国家卫计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规划教材,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每5年改版。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仅使用每5年更换正规教材,是不能适应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不能培养创新性人才进入国际前沿。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活源泉,科研成果是零级文献,需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书本知识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所以,在创新人才教育中,要重视特色教材编写和特色课程的建设,要搭建其特色平台,否则,培养创新人才只能停留在理想的概念基础之上,没有物质基础支撑。同时,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之间相互关联性,除了专业课程方面的要求,还应该注重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使之所具备创新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前,结合药学学科研究方向特征,增加了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论内容,同时加强了化学、分生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8-9]。这些课程基本上能满足药学人才的需要,但是需要调整学科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布局、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
  2.2.2 培养过程遵循的原则及重要环节   现代的高等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高等院校应着重注意学生知识构架;增设特色新型课程,使学生了解当前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又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遵循(1)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稳定药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充实学科新进展,继承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强化药学教学,优化多学科交叉,主体与兼容结合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的认知。(4)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学生有追求科学研究的兴趣,能潜心于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实践,因此,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团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碰到问题;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寻找新的方法,形成新的观点,能激发研究兴趣和创新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目前从国家,省市和高校层面都有设立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申请,获得批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不断通过这些科研实践探索,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为以后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10-13]。
  2.2.3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培养药学创新人才,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师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体系学习的教学方法;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兴趣特长的发展。与现代医药学科教育方法与形式一样,药学专业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参观,实验,实习和讨论等[14-15]。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教学,各种教学资源、方法和形式的网络共享与传递,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探索个性化、多样化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綜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可实现情况来决定。
  2.2.4 积极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培养药学创新人才需要高等学校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和创新。一方面,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多学科知识的基础,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展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专家和教授们的学术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动态,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和开阔视野;同时,促使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创新思维。目前,药学院每学期都会请各研究方向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每年的下半年举行湖湘生物医药-中医药创新国际论坛,此外每年至少2名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深造,进行跨地域与文化的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
  3  结语
  综上所述,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培养模式研究尚处于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专业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体系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正视问题和不足,把握“双一流”发展战略的契机,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并发挥优势,不断探索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芳,钟秉林.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进程中着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7(1):14-17.
  [2] 马璨婧,马吟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学改革策略选择[J].江苏高教,2018(8):25-29.
  [3] 李海英,贺福元,杨岩涛, 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239-240.
  [4] 肖美凤,刘文龙,杨岩涛,等.药学(本科)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优化[J].药学教育,2017(6):27-29,36.
  [5] 贺福元,胡超,何群,等.药剂学及分支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对药剂研究生创新素质影响的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67-69.
  [6] 汪盈盈. 我国高校药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176-177.
  [7] 贺福元,杨岩涛,唐昱,等.药学类专业设置与课程教育体系关联性研究[J].药学教育,2014(4):17-21.
  [8] 陈宝泉,李彩文,刘雅,等.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148-149.
  [9] 杨洁,谭穗懿,田元新.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7):511-513.
  [10]喻玲玲,柳蔚,张宏岐,等.药学综合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252-253.
  [11]贺鹏,杨岩涛,周逸群,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0):151-153.
  [12]何群,严建业,夏新华,等.关于培养药剂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604-607.
  [13]贺福元,杨岩涛,何群,等.物理药剂学课程教学对药学类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305-308.
  [14] 李立春.教学手段实用性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5):42-43.
  [15]杨玉红.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6(27):1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5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