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新常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邵勇 张雷雨 方金强 汤小平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了职业教育的新常态。以教育信息化和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围绕着新常态下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MOOC  SPOC  翻转课堂  智慧课堂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c)-0185-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era,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norm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new norma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MOOC; SPOC; Flipped classroom; Smart classroom;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1  教学环境新常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带给学校首先是教学环境的变化,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建成了智慧教室,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打造互动式数字化教学环境。智慧教室强调了多元互动、高效课堂,彻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學生成了课堂的焦点,拥有实时精准的学情数据,开启了全新的智能学习时代。
  2  教学模式新常态
  2.1 从MOOC到SPOC,实施线上线下教学,实现自主学习
  2.1.1 MOOC
  2008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率先提出,便在全世界掀起了在线学习的热潮[1]。2012年,美国顶尖的大学相继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开设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加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的可能。2014年,由网易与高教社“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即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OC汇集了国内最好的高校优质课程,旨在让每一个学生有自我提升愿望。
  2.1.2 SPOC
  2013年,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由美国学者Armando Fox率先提出。其中,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小规模”,一般指学生人数在几十到几百人之间,Private是“限制性”,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满足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2]。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均采取SPOC教学模式,SPOC是对MOOC的继承与超越。
  2.1.3 从MOOC到SPOC
  由于MOOC是纯粹的线上自主学习,缺乏交流互动及监督指导,缺少面对面研讨、合作,导致了课程参与率高,但是完成率较低。SPOC充分吸收了MOOC的优质资源,以系列微视频为主要教学资源,辅以适量的精准测验,利用学习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跟踪和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效,完美地继承了MOOC的优势。SPOC除了继承MOOC的先进思想和做法外,更是对MOOC的超越。SPOC将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有效的弥补了MOOC的缺点。SPOC将教学回归课堂,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交流互动、研讨答疑为主,重点突出了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3]。因此,SPOC相较于MOOC,更适合课堂教学,成为了主流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职业院校。
  2.2 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实施精准教学,实现智慧学习
  2.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称为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颠覆,一般指对知识的认识发生在课外,知识的内化发生在课堂上[4]。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一般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提前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学习阶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负责发起各种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多方式的完成任务,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课后巩固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拓展任务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2.2.2 智慧课堂
  200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思想逐渐冲击到各个领域,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相继出现。与此同时,智慧学习、智慧教育、智慧课堂等概念也被赋予新的含义[5]。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智慧课堂”是相对于“知识课堂”而言的,刘邦奇[6]认为智慧课堂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孙曙辉等[7]认为智慧课堂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智能的课堂环境,利用云端分析功能,实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互动、重设课堂学习流程,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孟雅杰等[8]认为智慧课堂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习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2.2.3 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的主要学习资源是系列短小精悍的微视频。然而,微视频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翻转课堂将教学流程进行了反转,但本质上依旧属于“灌满堂”教法,只是将灌输阶段提前到了课前[9]。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手段无依据可循,没有一个可量化的评估标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翻转课堂延伸至智慧学习空间,转变为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利用精设计的视频微课、互动数字课本等优质学习資源,优化教学方法,借助学习平台进行精准教学,利用结构化和指标化的评价标准对学习主体进行评估,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能力,可实现对每位同学精准教学。智慧课堂是以智慧教育为理念,借助翻转课堂的成果经验,对翻转课堂进行重塑和升级,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
  3  教学评价新常态
  3.1 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使教学评价有理有据
  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学评价已由过去的经验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客观真实性评价。主要表现为依托学习平台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不同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使得学习效果可量化,教学评价有依据可循。
  3.2 倡导多元评价,突出过程性考核,关注课堂互动
  目前,教学评价采用的方式大多为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学习评价过程中,不再以期末考核为主,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了课堂中的教学互动。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利用移动终端实现课堂互动,记录并反馈互动过程,有效提升课堂互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评价与教学过程相融合[10]。
  4  结语
  以“互联网+”为契机,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促进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推进信息化教学创新,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使得教学生态更加开放,学习更加泛在化,由传统知识学习转变为智慧学习,让智慧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参考文献
  [1] 姚丹. 基于MOOC平台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 贺斌, 曹阳. 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3):22-29.
  [3] 张雷雨,邵勇,方金强,等.SPOC背景下高职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8):169-171.
  [4] 张雷雨.翻转课堂在高职建筑测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1):235-237.
  [5] 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4-19.
  [6] 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7] 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112-114.
  [8] 孟雅杰,崔晓虎.实施信息化教学,打造智慧型课堂[J].职业技术,2018,17(5):65-67.
  [9] 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49.
  [10]熊才平,戴红斌,葛军.教育技术:研究进展及反思[J].教育研究,2018,39(3):118-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5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