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扶贫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马铃薯是环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环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通过对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产业扶贫建议,以推进环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马铃薯主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主导产业。
  关键词:
  环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58
  
  马铃薯适应性强、耐瘠薄,抗灾、高产,易于种植,在各地均有种植。环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左右,产量约18万t[1-3]。生产的马铃薯因表皮光滑、品质优良、食味上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马铃薯已成为环县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小麦的第3大粮菜兼用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及机遇
  11区位优势明显
  环县境内地貌多样,山、川、台、塬兼有,平均海拔12556m,最高的毛井马大山海拔20890m,最低的曲子镇五里桥海拔11000m,相对高差989m。年均气温67~92℃,≥10℃的积温24873~26674℃,年降水量350~500mm,无霜期150d[4]。马铃薯主产区环县北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钾素,海拔为1600m左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平均降水量426mm,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对马铃薯生长需水满足率达60%~964%。马铃薯生长发育需水规律与环县高度一致,保证了马铃薯正常生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最适宜于发展马铃薯产业。同时,环县北部自然隔离条件好,马铃薯病害发生轻,可作为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理想地区[5]。
  12政策机遇利好
  近10a来,国家、省级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安排部署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项目,引进选育适宜新品种,建设种薯质量检测检验室、脱毒种薯扩繁基地和贮藏库,推动育繁推一体化、产销一条龙,延长产业链,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同时,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为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得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促进由生产销售鲜薯向深加工转变。
  2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1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环县大力推广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尤其是高级别脱毒种薯,现已实现了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并配套建成种薯贮藏库,形成了以虎洞、车道、毛井、小南沟、芦家湾、罗山川、南湫、山城、甜水、秦团庄、耿湾、四合原等环县北部的12个乡(镇、办)为主的马铃薯主产区,种植中晚熟菜用型和高淀粉型马铃薯。适宜推广高产、抗病、高淀粉,适合淀粉加工型和全粉加工型的青薯9号、克新3号、克新6号、庄薯3号、陇薯10号、陇薯6号、陇薯7号、LK99等生育期长、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品种。
  22贮藏能力稳步提高
  中央及省、市投资补贴全县已建成贮藏库28座,当地群众因陋就简,挖土贮藏窖,年贮藏能力已达4万t左右。全县马铃薯种薯贮藏体系进一步完善,贮藏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保证了马铃薯主产区种薯正常供给,提高了商品薯质量,增加了农户收入。
  23品种繁育体系基本健全
  环县先后引进试验示范青薯、陇薯、紫花白克新、庄薯等20多个新品种,经过多年筛选形成以克新1号、克新6号、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LK99等为主的品种群体,并建立健全了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生产供应,商品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的四级脱毒种薯扩繁生产推广体系。
  3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产业链条短
  环县没有马铃薯加工企业、合作社,现有的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马铃薯一级脱毒种薯扩繁和商品薯,尚没有能力生产脱毒原种和原原种。且周转资金短缺,不能及时、足量收购扩繁的一级种薯和商品薯,种薯大多数从周边陕西定边县和定西市外调,运输成本高,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缺少加工企业,生产的马铃薯不经过加工,直接销售,导致产业链上的合作社、农户效益差、收入低。
  32机械化水平低
  环县马铃薯种植主要以分散农户为主,规模种植基地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较低,大面积生产仍以密集性劳力为主,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户进一步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合格的病毒检测机构
  种薯生产未建立系统有效的质量检测和监控体系,造成对种薯生产、贮藏及流通等环节的质量难以控制,导致种薯质量下降,退化快。
  4扶贫建议
  41明确责任目标,强化行政推动
  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将发展马铃薯产业纳入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建议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牧局、财政局、扶贫办等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鎮)长为成员的马铃薯精准扶贫产业行动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项目协调领导,各乡镇负责项目落实,县种子管理站设立办公室,负责实施方案制定,资料整理、汇总,种薯质量监督、示范点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协调种薯供应对接等工作;种子、农技、蔬菜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农民技术培训,马铃薯田间管理及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是该项目工作实施的主体,负责将推广面积落实到村、组,各村、组负责将面积落实到户、地块。积极采取行政领导与技术干部相结合,专业合作与农户相结合,集中展示示范与全覆盖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入户指导相结合,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户。   4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户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投资总量;加大“三变”改革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自有的資源、资产、资金(含帮扶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加大扶持任务落实力度,靠实工作责任,层层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加大政策性马铃薯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力度,扩大马铃薯主产区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3加强科研成果、集成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水平
  充分发挥环县内外的科研成果及人才优势,大力推广应用最新科研成果、高产栽培实用技术。对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动力建立培训档案,实行定期不间断系统培训和指导服务。在马铃薯生产关键季节组织贫困农户、乡村社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在田间地头、展示示范基地及新技术推广现场,开展集中观摩、现场示范、讲解和宣传活动,通过不断提高种植户的直观认识,推动新成果、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引导规范化生产,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44创新带贫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建立健全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及马铃薯产业产销衔接机制,采取产业基地+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引导扶持马铃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定向采购平台,利用电商销售网店,畅通马铃薯销售渠道;同时,积极利用对口帮扶、定点帮扶2大资源,帮助引导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举办展销活动,建立销售网络,组织集团采购,让马铃薯进入对口帮扶城市;加快健全马铃薯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实现贫困乡镇马铃薯一体化物流体系全覆盖,使贫困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参考文献
  [1]
  孙德来,罗志恒,郭满平.环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06):102-104.
  [2]王宏康.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7(01):54-56.
  [3]郑永伟,文国宏,杨昕.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7(02):86-87.
  [4]马永年.环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5(10):8-11.
  [5]刘生瑞.环县特色农产品[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12(24):11-13.
  (责任编辑常阳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5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