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万丽丽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通常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理工学科,但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一样可以对学生的归纳、比较、推理、判断等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结合历史科目自身的学科优势及发展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相关知识体系,综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4-02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归纳、比较、推理、判断等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将其初步运用于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础历史发展观点,进而在考场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基本的历史发展规律,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等。本文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及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一线初中历史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利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创建思考环境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大多仍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注重教师“教”而轻视学生“学”的过程,使得学生思考环境较为狭隘,无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情境式教学法,通过营造不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的培养其求知的欲望。历史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敢于挑战的情绪,利用情境教学法科学、恰当的设置一些疑难,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可以首先播放一些当时的影像资料,通过当时美、德两国遭受经济危机时底层百姓的生活景象勾起学生的同情心和好奇心。同时通过经济危机大背景的情境设定,让学生们站在美、德两国的角度来思考和讨论为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又有哪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表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为学生推导出客观的成因和结果,得出正确认识。通过情境式教学,既能够让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思维情绪,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的思維情绪的激发也格外重要。一方面情景式教学法设置的疑难本身要转化为思维进行分析推理,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情绪,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势必会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良好的思维情绪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情绪的激发,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大胆延伸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行重点培养。独立性和批判性主要表现在阐述历史事件时既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又不循规蹈矩,既能够学习积极成果,又不会亦步亦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不仅需要应试,更多的是要对历史知识形成吸收、批判、继承和创新的态度。但目前历史教材内容涵盖范围过于狭窄,教师应当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拨开风尘,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拓展内容。通过拓展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重视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
  历史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历史学科的逻辑思维是很难单独的出现的,需要结合政治学科的推理归纳,甚至是对数学的思辨能力的综合。所以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有意识的结合相关学科逻辑思维培养联系对学生加以专项练习,让学生在抓住历史重点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其他能力的发展,最终形成综合的逻辑思维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科目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式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环境,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情绪,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最后结合其他学科的逻辑思维培养形成综合的逻辑思维水平。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会有质的提高,对于学校的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叶.初中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J].新课程·下旬,2018,(5):202.
  [2]魏尚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陕西教育(教学),2018,(9):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