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银银

  摘    要:新时代我国立志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人才资源将是第一资源,培养国家迫切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紧要任务。从上游的科学发现和新知识的创造,到中游的创新孵化,再到下游的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开拓,需要研究型、应用型、卓越人才、基础学科拔尖、工匠型、创业型人才等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才能引领和支撑我国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需要深化改革,通过嵌入式、融入式和统领式等多种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我国发展强大动力。
  关键词: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06-03
   新时代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十九大提出“七大战略”,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前所未有的高位,支撑我国加快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高等教育的地位已由基础支撑转向支撑引领并重,成为我国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和牵引动力[1]。在所有战略中创新成为根本性动力,培养国家迫切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紧要任务。我国到底需要什么层次、哪些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如何紧扣国家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
   一、遵循创新规律的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创新过程与创新的多样性
   创新是多阶段的活动,如图1 所示[2],从科学发现和新知识的创造,到中游的创新孵化,再到下游的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开拓,包含多种创新形式。在熊彼特(1939)看来,在新的体系中引入“新组合”就是创新,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原料、新组织五种形式。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划分创新的类型,Rosanna Garcia 和Roger Calantone 根据创新性的大小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创新[3]。Bower和Christensen根据创新所依赖的价值网络(市场)的不同分为延续型创新和破坏型创新[4]。根据创新的领域或环节不同分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根据创新参与主体的数量可分为独立创新和协同创新。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也提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分类。位于创新上游环节的创新主要是知识创新、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处于创新中游的主要是基础研究领域创新、应用研究领域创新、集成创新等;处于创新下游的主要是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越偏向上游的创新就越接近根本型创新或破坏型创新,越偏向下游的创新就越接近渐进创新。根本型创新带来技术、市场和产业层面的不连续,并不是满足现有需求,而是创造出尚未被消费者认知和预见的需求,带来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渐进型创新是在延续现有技术轨道和市场需求的“修修补补”,但是,渐进型创新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组织的“血液”和生存之本。由此可见,创新是系统工程,创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二)创新的多样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创新的多样性决定了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创新型人才需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创新型人才都需要有求真务实、好奇心、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终生学习、自主学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思辨、逻辑、联想、类比等敏捷缜密的思维习惯。但是,创新环节的创新人才也有素质个性,创新上游环节的创新人才,对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要求更高,近年来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在交叉边缘新兴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对创新人才促进知识生长能力要求很高,具有潜心研究、耐得住寂寞的高尚职业道德。创新中游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对接,宽广的知识面和善于实践与调研的能力尤为重要。创新下游面向复杂的市场与用户,沟通应变、快速反应、立即行动、组织资源要素将信息转换为创新的源泉,成为最主要的个性素质。创新上游需要研究型创新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不同领域卓越人才,引领前沿知识生长;创新中游需要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下游需要综合型的创业人才和工匠人才。
   (三)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与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从以下层面发力:一是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培养造就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发展新动能。主要关注创新上游的知识创新、原始创新,迫切需要深厚专业功底、长期潜心研究,促进知识生长的创新型人才,重任主要落在“双一流”高校肩上。“双一流”高校具有雄厚的基础,集聚最优秀的人才,肩负着引领科技前沿、产业前沿的重任。二是支撑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关注创新中下游的技术集成、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培养的责任落在部分985/211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需要大批具有思维灵活、行动力强、组织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创业人才和工匠人才。
   二、高校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案例比较
   国家需要多元化的创新人才,本文选取创新创业典型高校南京大学和福州大学,分别从培养模式、专业教育内容、跨专业训练情况、教学体系、实践平台、育人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南京大学是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的代表,福州大学是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的典型,在培养过程中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侧重。两所成功院校在以下教育过程中具有相似性:一是根据年级分层分阶段嵌入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创新创业类通识课,使创新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导向。二是教学体系和实践活动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不断变革。南京大学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构筑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和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四创融合”实践平台[5]。福州大学采用“通识教育—能力提升—素质融合”三阶段培养创新思维,并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双创教育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三是在育人机制上充分整合企业、政府等各类资源。双创教育过程让企业家、名师名家走进课堂、融入教学环节,企业特色和政府需求与专业建设融合,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例如,南京大学环境专业的“环保产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以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领导、自主创业团队、风险投资人、人力资源与企业管理精英、律師和会计师等为主的环保领域商界知名人士为主,辅以科研机构院长、政学研用合作平台负责人等的一流师资团队,用‘过来人’的视角讲授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创业策划”[6]。    但是,两所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又各有侧重。南京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创新人才,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和跨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要求很高,因此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界能力,构筑了“三层次”交叉复合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层次是开展“本科生跨学科学术研修计划”[7],高水平导师指导本专业外的学生,甚至不同国度的学生,形成思维的碰撞、开拓的视野、多角度思维能力。第二层次院系联合研发交叉领域新课程。互为对方院系开设全新课程,逐渐打造形成化学与生命、数学与经济等多个交叉课程供学生选修。第三层次建立全新交叉学科专业方向,例如“艺术与文化创意”“计算机与金融工程”等全新交叉方向。其实,“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都十分注重学科交叉,它是科学前沿的生长点,也是新发现的高产地,能促成多学科协同攻克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8]。例如,1890年,芝加哥大学在建校之初,首任校长哈珀就强化学科交流和前沿研究,1930年,将原有的39个系划为“生物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四个学部,20世纪40年代,为深化学科交叉,又组建了一系列跨学科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末,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二年级修满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科等核心基础的15门通识课程,为学科交叉奠定共同语言。学科交叉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基因被不断传承和发扬。
   福州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提升产业发展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其双创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顶天立地”,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福州大学的双创教育既与前沿专业结合,又与福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双创通识课、跨界课程、创新型实验课程,体验科研实践训练、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创业孵化等多元化活动,拥有产业背景企业界杰出人士的专业引导,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双创人才培养,做到对创新知识的运用与创新。
  三、支撑引领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校
  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各高校纷纷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探索创新创业发展之路,但还存在卓越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足、工匠型人才培养能力弱、创业型人才有待进一步加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子的高校少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支撑引领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校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融入式、嵌入式和统领式三条路径。
   (一) 嵌入式
   嵌入式是在现有教学体系中的不同环节嵌入创新创业理念,渐进式改革现有教育体系。(1)在“第二课堂”嵌入、倒逼“第一课堂”变革。丰富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创新型科研训练、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创业体验等是整合运用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优秀成果也成为创投的争抢对象。学生在“第二课堂”锻炼中增强了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带领团队实践中发现学生知识和能力不足之处,促使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种路径的运用前提是“第二课堂”的足够丰富、学生参与的覆盖率高,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强大的推力。(2)通过部分的顶层设计改革推动教学实践变革。比如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修订过程中规定,通识课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必须修满规定学分;在专业方向课中新开专业与创业融合的特色课程;在实践学分中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社会调研等;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创新创新培养内容。(3)改革育人机制、优化办学模式。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紧密对接地方产业、企业、政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联盟,例如,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共建紫金矿业学院,企业投入1.5亿建成龙岩上杭教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重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形成地矿资源产业专业群。(1)改革考评体系倒逼教学实践变革。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已率先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学习指导5项评估环节,制定翔实的评估标准。若在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质量评价、教学成果评估等环节中增加创新创业的权重,将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总之,嵌入式是围绕教书育人的不同环节,根据学校特色、优势和基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这种路径更适合于创业型、工匠人才培养的高校,使其较快实现创新创业目标和氛围。
   (二)融入式
   将创新的理念融入教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系统工程。嵌入式是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特色,探索性地选择一条适合的创新创业道路,而融合式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成有机的系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研究型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所必需的路径。融入式路径需要高校大刀阔斧改革、厚积薄发出人才,南京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明确、重点清晰、体系完整,已初见成效;福州大学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体系,成为全国高校效仿的典范。
   (三) 统领式
   创新创业教育由“创新学院”统一谋划,逐渐渗透各专业教育过程。浙江省做了先行尝试,要求高校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制定创业学院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统筹校内外资源促进大学生创新项目孵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统领式路径的优点是易于实施、统筹与谋划,缺点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各专业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脱节。
  参考文献:
  [1]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2]张银银.创新驱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43.
  [3][4]吴晓波,胡松翠,章威.创新分类研究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7]邵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两个切入点:创新能力与跨界能力培养——南京大学的思考、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6]李良,陆朝阳,禹甸,等.融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研究——以南京大学环保产业“三级助推”模式为例 [J].中國高校科技,2016,(7).
  [8]王庆环,陈沫.学科交叉是怎样在芝加哥大学实现的[N].光明日报,2017-09-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