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彦伟

  【摘要】网络教学下的课堂不再是“你教我学”,展现给我们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美好情景。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学观念,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开辟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世界,在课堂上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着受教育的主动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知识的探索者。最后,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应该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习任务,作为学生必须遵循教师的指导,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然后师生共同合作,进行评价和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5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需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大量资金投入和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目前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与城市小学的教学条件已基本均衡。信息化教学设备己不再是“无人会用”或“使用太少”。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辅助、提升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努力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推动者。传统模式的教师是知识的搬运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再次,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内化的过程,也是老师得以再次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身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仅仅是知识的单向转移,学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往里灌。最后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带来的是教学评价的不同。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是多样的,是综合的,是立体的。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网络了解作者以及文本的大体内容,学生在群里可以表达自己预习课文后的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的理解与掌握的情况,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群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互评,构建出快捷而又及时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新的灵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语言表达力。
  二、弥补了教师自身知识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是对教师必然的要求。但教师的大脑所储备的知识量是有限的,而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为了想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但只有文字解释,没用图片,这样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我也不知道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办呢?我想到了网络,于是通过网上搜寻镭的图片以及更丰富的文字解释在白板上展示给学生。学生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并且对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负荆请罪》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视频播放《将相和》的相关片段,让学生对故事的背景及课文的大体内容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明白了《将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大概联系,懂得了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原因,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小组交流,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且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总结出廉颇知错就改的美好人格,蔺相如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有效地突破了文章的难点。因为本篇文章是一部小话剧,所以在巩固练习时,教师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总观整节课,从观看视频到小组合作再到交流分享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语文课堂更加灵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其他的历史故事,如《望梅止渴》《四面楚歌》等历史故事,并将这些故事公布在QQ群或者微信群,与其他学生分享,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
  三、发挥了创设活跃课堂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更好地增强课堂活跃的学习氛围。应以教师为基础,灵活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扩充语文学习的内容。互联网还给教师提供网络聊天,资源共享,及时审查和反馈等条件,为教师的教学与课堂课后评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知识传授为前提,以技能培训为关键的教学理念。利用互联网作为语文课堂的工具,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更具活力。如在《鲁宾孙漂流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到从遇险上岛直至回到英国的过程。我在课前制作了插入《鲁宾孙漂流记》动画视频的PPT。课堂的前10分钟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们积极性十分高。很快进入了一个学习状态,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观看视频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回答,而且反馈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了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1]李宝霞.语文,原来可以这样精彩——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J].课外阅读:中下,2012(11):306.
  [2]冷贤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因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
  [3]陈爱娟.让粉笔在黑板上行走起来——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中板书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