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托“挑战杯”竞赛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屈岩峰 赵晟锌 郑伟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挑战杯”竞赛为依托,将专业课程作为切入点,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创新精神。同时,将“挑战杯”竞赛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挑战杯;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55-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学习与工作的活力源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部门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是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平台[2-3]。多年来,“挑战杯”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挑战杯”竞赛为依托,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依托“挑战杯”竞赛,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渗透创新理念
   目前,“挑战杯”竞赛平台影响日益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推动了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也从中得到较好的创新能力的锻炼。为更好地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激活师生活力,进而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因此,充分发挥“挑战杯”竞赛平台的作用,根据食品专业特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中,只有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将创新理念融入到“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等课程中,将“挑战杯”竞赛与创新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有科学性、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创新教育形成理论体系与框架,有组织有计划地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育人目标。
   二、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部分食品专业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生产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将实验课程、实习实践课程与“挑战杯”竞赛相结合。
   (一)在理论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创新就该冲破思维定式,变通地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创新性思维也是“挑战杯”竞赛的必然要求,竞赛与课程在这一点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为了在理论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食品专业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在大二学年增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该课程由本专业的专业教师授课,结合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的现状进行讲解。这种启发式理论课,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好奇的心灵之火,提出一些在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实验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虽然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授课模式也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但学生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已无新鲜感,很难产生创新冲动。为了在实验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应对课程进行改革,在实验课程中增加实验设计的比例,引导学生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尋求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将实践中的问题设计为“挑战杯”竞赛题目,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设计性实验往往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确定最佳实验方案。由于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书本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因此,在设计实验中突出学生的思维方法,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了创新激情。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食品专业的课程具有抽象性、实践性兼具的特点,仅凭书本知识死记硬背,既抽象乏味又一知半解。通过生产实践,引导学生发现生产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理论、新技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迫使学生突破原有学习模式,建立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能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挑战杯”竞赛相结合,将理论融于实践。
   三、将第二课堂与“挑战杯”竞赛有机融合
   高校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延伸,贯穿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包含的教学课程以外的一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5]。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第二课堂则为“挑战杯”竞赛提供了实践载体,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在参加校内科技竞赛、大学生夏令营等丰富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自制蛋糕大赛、地沟油问题的调查与解决等,引导学生将问题设计为“挑战杯”竞赛題目及支持学生进行创业策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独立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挑战杯”平台,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与第二课堂全过程,对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课内外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课堂获取专业的创新理论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创新的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对第一课堂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实践,从思维、视野等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如果长时间不开展实践运用,既不利于对课堂上专业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在第二课堂中培养创新能力,只有二者良好衔接,才会使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掌握各种专门的具有操作性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将第二课堂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奖励机制是促进指导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对“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6],为使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能够持续开展,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迫切需要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以赛促学,作为一种隐形推力激励更多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
   (一)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制度
   指导教师及指导体系是参赛作品的灵魂,由于指导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及担负的科研工作,往往限制了其对“挑战杯”竞赛的投入。因此,应建立指导教师保障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凡参与指导“挑战杯”竞赛的教师,在评优、年终考核、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并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对没有获奖的指导教师也进行相应鼓励,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二)完善激励学生参与的有效机制
   学生是“挑战杯”竞赛的主体,需要对比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食品专业的学生,除了繁重的理论课压力,还要参与生产实习。因此,应改变现有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体系,加大创新能力的权重,完善激励机制,给参赛的学生以学分绩点奖励,在入党、评优时优先考虑,获奖的学生增加相应绩点,并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表彰,激励学生在竞赛中专心投入。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挑战杯”竞赛作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不仅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使学生从多方面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依托“挑战杯”竞赛平台,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围绕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创新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第二课堂全过程中,构建适用于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贾连莹、闫洪雨也为本论文的撰写工作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4.
  [2]钱俊,张文菡.从“挑战杯”指导经验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J].高校辅导员,2014,(3).
  [3]季俊杰,陈喜.“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
  [4]刘湘,姚群峰,宁勇.依托“挑战杯”竞赛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2012,(4).
  [5]方硕瑾.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4).
  [6]王健骅,白鹏.发达国家高校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比较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