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灌输、说教味重的问题,本文以探讨对分课堂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之具体运用为中心,从教学方法、内容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该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之运用及其得失。
  关键词 对分课堂模式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 自开设以来一直在教学实效性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一些 《纲要》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采用简单的灌输方式,仅仅满足于让同学们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或重要的理论论断。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同学们彻底丧失学习兴趣,无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研讨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及该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其得失,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有助于《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1 以內化吸收形成的课堂笔记(作业)为基础展开课堂讨论——对分课堂模式运用于《纲要》课程教学之必然性
  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颇为普遍性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知识素养平平,甚至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现代史历史的复杂大背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在学习《纲要》课程时,这些同学对于中国近现代重要转折时期发生的事件和当时人物的作为难以理解,对于中国近现代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也多缺乏真切的感受,他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往往流于表面,只是被动地记住一些教材文字而已。由此可见,在《纲要》课程教学中以内化吸收形成的课堂笔记(作业)为基础展开课堂讨论,让大学生真正去感受、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历程 ,对于提升《纲要》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对分教学——对分课堂模式在《纲要》课程教学中之具体运用
  “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课堂。实施对分课堂模式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
  (1)讨论积极,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上课后,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带着作业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仅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而且在小组总结环节也针对一些问题积极发言。例如,其中一个小组提出“中国抗战的胜利,究竟是中国军民的抵抗影响大还是国际因素影响大?”另一个组的同学主动应答:抗战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军民自己的奋起抵抗。第三个组的同学则反驳道:以当时中日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果没有国际援助,仅凭中国自己很难甚至不可能战胜日本。课堂上大家能踊跃提问、参与回答,有的同学已经预习了后面内容,即针对这个问题已经从教材和网络资源中自寻答案,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这些都出乎笔者的预料。
  (2)敢于质疑,探求欲望升高。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思维活跃,敢于质疑。例如,有同学对“教材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救不了中国......维新运动失败说明改良派救不了中国”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逻辑是否有问题?再如关于“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也是争论的焦点。通过给学生机会发表见解,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来,是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体现。组间讨论并不能完全解除疑惑,此时教师及时的答疑解惑至为关键,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作业认真,深层次、延伸性问题逐渐增多。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完成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考你”和“帮帮我”的问题。如,有学生在学习“孙中山曾向日本寻求帮助,之后又雇佣日本人为顾问”后,提出的延伸性问题“这与他的爱国矛盾吗?”并且通过“提问—自学—解答”的过程,将自己容易混淆的“帮帮我”转变为“考考你”。通过连续几次作业情况的比较,发现学生的问题变得更有新意、思考更有深度。
  3 结语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在 《纲要》课程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与兴趣,加强了课程教学的互动性,正是在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的复杂背景有了深入理解后,广大同学通过交互学习认同了《纲要》教材中的诸多重要历史论断,从而较好地实现了《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
  参考文献
  [1] 赵晖.历史情境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4(08).
  [2] 刘明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04):730-734.
  [3] 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6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