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我院心内科于2018/10~2019/10期间接收的行介入治疗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100例)和实验组(n=10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生理状态、身体疼痛、健康状态、精力体力、情感意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且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63.0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且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度,增强临床护理效果[1]。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内科介入;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其对应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在不断增强。对此,人们对医疗的关注不再局限于治愈层面,并且对治疗期间的患者身心需求等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一项主要内容,为增强我院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本文以200例心内科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了心理护理的具体临床价值,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材料
  筛选出我院心内科于2018/10~2019/10期间接收的行介入治疗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100例)和实验组(n=10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9:11;年龄范围是52~78岁,平均年龄是64.5岁;实验组的男女之比是11:14;年龄范围是55~82岁,平均年龄是66.8岁。对比两组的以上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性。以上所有研究对象都在实验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措施。其中,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内容包括:全面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并对患者进行医嘱指导,详细完整地记录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且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变化进行观察及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内容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了解介入治疗的具体特点及注意要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加强护患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面对治疗等,并且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让患者对该病治疗方案有一个客观地了解和认识。②术中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都希望能够在术中获得陪护,由此能够减轻焦虑情绪,对此,在术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语气和语调,并利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平稳心态,积极面对。③术后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对其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增强治愈的自信心,缓解其紧张情绪及心理压力,例如术后可以让患者深呼吸、听一些轻音乐等,并且也可以将一些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由此能够让患者放宽心[2]。并且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病房环境的管理,确保整洁、安静,将一些影响患者休息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等排除在外,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休养环境。另外,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需求,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解和宽慰,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通过自制的健康调查量表对其进行评分,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状态、身体疼痛、健康状态、精力体力、情感意识、社会功能等六大项目,分值愈大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愈佳。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了解和统计,确保在患者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有三种,即: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数据分析
  相关研究数据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展开研究,其中计量指标用(x±s)进行阐释,并给予t检验;计数指标用(%)进行阐释,并给予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存在明显差异,此研究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的生理状态、身体疼痛、健康状态、精力体力、情感意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如表1介绍。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63.0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如表2介绍。
  3 讨 论
  站在护理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心内科患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身体抵抗力差、 心理调节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严重性不一的消极情绪,这会对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影响。对此,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3]。
  3.1 心理护理干预的注意要点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他们的消极情绪严重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与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并且也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神情、状态等,以便于了解患者消极情绪的产生根源,确保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更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面对中老年患者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大多数的理解能力有限,医护人员为其进行健康知识讲解时需要尽可能地精简、通俗、易懂,确保他们能够更准确、清晰、完整地了解健康知识。另外,对于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来说,往往会随着治疗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出现差异性地改变,所以在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全面贯彻和推进,避免由于某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改变而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进行盲目地更改和调整。
  3.2 心理干预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心理健康评估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完整、清晰、科学地讲解、指导和教育等,促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更客观地认识,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并且在增強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若要该死患者的预后质量,那么一定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此在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向患者宣传一些健康知识,使其主动改变一直以来的不良生活习惯,为增强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等做铺垫。
  3.3 心理干预与患者临床满意度的相关性
  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结果能够发现:实验组的生理状态、身体疼痛、健康状态、精力体力、情感意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且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63.0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这能够充分地说明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当然在进行临床推进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确保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及专业技能,这也是确保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中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手段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童 玲,于江波.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22).
  [2] 朱 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v.50(07):104-105.
  [3] 黎弘海.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B03):880-8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1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