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超

  摘 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已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现状后,从创新驱动视角探析了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原因,最后从创新强度、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创新驱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资助“开放经济下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浙江省11个地市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7RCZX2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知识资本、制度变迁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区域差异视角”(项目编号:LY18G030026);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知识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溢出效应研究”(项目编号:J-19002)
  一、引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使我国经济增长转到更多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轨道上来。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首次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写入党的文件。如何有效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结构,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分析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发展变化,探析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创新影响因素,提出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主张,以期为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二、创新能力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中国创新能力水平现状
  自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水平不断增强。在创新投入方面,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从2012年的10298.4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0%,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同时,R&D人员数从2012年的324.68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438.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5.12%,目前R&D人力规模仍居全球首位。在创新产出方面,我国专利申请数从2012年的205.06万件增长到2018年的432.31万件,年均增长率为1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因此同时,我国的科技论文数从2012年的32.90万篇增长到2018年的52.83万篇,年均增长率为8.21%,目前已超过美国居于首位。
  (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现状
  伴随着创新投入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爆发式增长,我国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余泳泽、张先轸,2015)。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值为2.85%,而2017年为3.14%,仅比均值高0.29个百分比,水平不高且波动较大(盛来运等,2018)。第二,从国际排名上看,在2010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排名在117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2位,且此后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2017年的排名仅为第96位(根据Penn World Table 计算)。第三,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看,虽然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0%上升到2018年的58.70%,但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原因探析
  对于我国目前创新规模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间存在的非协同性问题(程惠芳、陈超,2017),本文尝试从以下两个原因进行解释:
  (一)创新资源人均数量偏低,创新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看,虽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在2018年达到2.14%,但仍低于韩国(4.55%)、瑞典(3.40%)和瑞士(3.37%)等国家,也低于G7国家(2.26%)的平均水平;从人均研发人员上看,2018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活动人员数仅为56人,远低于丹麦(215人)、瑞典(183人)和奥地利(177人)等发达国家、也低于韩国(177人)、新加坡(113人)和俄罗斯(108人)等发展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时离G7国家(140人)的平均水平也还有相当的差距;从人均论文数上看,2018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科技论文数为6.81篇,在所考察的114个国家中位列第52位,既低于英国(30篇)、意大利(28篇)和美国(27篇)等G7国家,也低于俄罗斯(11篇)和南非(8篇)等金砖国家。
  (二)创新资源分配比例不尽合理,创新结构不够优化
  从R&D经费分配结构上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经费的占比偏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过高。在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支出金额分别为1090.37亿元和2190.87亿元,分别只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5.54%和11.13%,两者相加也仅为16.67%,而试验发展经费占比高达83.33%;从R&D人员配置结构上看,研究人员的占比过低,而技术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占比过高。在2018年,我国研究人员的总数为186.61万人,仅占R&D人员的42.59%,低于韩国(81.30%)、土耳其(72.87%)和俄罗斯(52.77%)等新兴市场国家,也低于G7国家(64.66%)的平均水平;从专利申请的类型结构上看,发明专利的比例偏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比例偏高。在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154.20万件,仅占专利申请总数的35.67%,在所考察的114个国家中位列第85位,远低于G7国家(82.69%)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巴西(74.08%)和俄罗斯(69.94%)等金砖国家;从科技论文的收录结构上看,SCI论文数占比还较低,而EI和CPCI-S论文数占比较高。在2018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为381378篇,占科技论文总数的72.19%,仍低于南非(93.54%)和巴西(78.84%)等金砖国家,也低于G7国家(92.33%)的平均水平。   四、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策
  (一)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强度,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在资金、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创新投入,提高专利、论文与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产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巩固现有创新成果,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应重视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适配性,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成果可以更多的用于改善生产技术、更新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和向新产业转移,带动创新规模和创新强度的提升,而创新规模和创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创新结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基础研究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应重视基础研究的作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加强对自然科学的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等研发投入,增强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培养基础型研究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营造有利于基础学科发展的大环境,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支撑;打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人才量化评估标准,倡导科研诚信,注重科研质量,把科技评价的重点从数量转到质量上,同时积极鼓励发明创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市场交易体系,提高创新产出能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三)制定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支持政策
  为确保以上策略的有效实施,政府还需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如在研发经费投入上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资金融通和财税优惠政策,在研发人员投入上提供支持的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激勵和创新创业推进政策,在创新产出上提供支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还需加强与国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的优进优出的外贸政策、“走出去”与引资引智相结合的外资政策以及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的国际化创新政策,通过引进创新和吸收技术溢出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已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针对创新规模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间存在的非协同性问题,不能仅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总量方面寻求原因,而需要进一步从创新结构和创新强度的分析中进行合理解释。各经济主体需重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创新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政府部门需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泳泽, 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管理世界,2015(9):13-31.
  [2]盛来运, 李拓,毛盛勇,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经济增长前景预测[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 33(12):3-11.
  [3]程惠芳,陈超.开放经济下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J]. 经济研究,2017(10):23-38.
  通讯作者:张晓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4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