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由于年份人物重大事件这些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太杂,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充满厌恶情绪。因此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好历史对于我们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华夏文明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思维能力 培养 方法
  引言
  历史这一门学科以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大量需要背诵的史实及错综复杂的时间线会让学生对其产生厌学心理,但其实如果掌握了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拥有历史思维能力,就会让我们的历史学习变得简单有趣。学习历史知识也是一个寻根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了解我们五千年泱泱大国的丰厚底蕴,在了解中充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在主动学习中挖掘历史学习的乐趣,最终有效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针对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填鸭式历史教学模式中,枯燥的课堂和烦冗的内容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多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调整思路,改变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创造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情景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缩短学生同历史知识的距离感,令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同身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能牢牢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照,然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讨论电视剧里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因为学生大部分从小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部电视剧并不陌生,通过学生的回答,设计相应的情境,与学生一起穿越回历史上的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时期,感受当时的社会状况,由此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学生通过这种自己熟悉的话题开启历史课本的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能通过引导他们主动发言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问教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养成历史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学习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是有不少历史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不够重视,设计问题随意潦草,不注重提问的技巧,不善于把握提问的时机等,因此课堂效果很不理想,提问教学的效果也收效甚微,课堂气氛低迷,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思维惰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提问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学习《统一国家的建立》时,可向学生提问复习: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战国七雄是哪几个诸侯国?为什么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通过问题对前一章学习的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顺利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学生通过这种自然的衔接,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学习的时候也就学会了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互动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深刻认识到师生互动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将互动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和筹备工作,确保课堂互动或的正常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课堂互动教学的最大作用,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盛唐时期的风土人情,教师可在班级举办一次大唐盛世的角色扮演,通过学生自己对各种角色的认知来诠释大唐的农民、商人、工人以及官员都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来打造一场关于梦回大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的环节增加了代入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就能更加积极地去理解和学习关于大唐的知识。师生间的关系也在游戏中更进一步,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在互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分层教学,尊重个体思维差异
  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师难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刀切的教学弊端,一个班级进度相同内容相同,评价标准也相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异学生积极性下降,困难生自信心大受打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长期下去,班级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落到实处,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在布置課后作业时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额外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增加题目难度,给学生一些挑战性,激发他们做题的兴趣,相应的减少一些基础知识的作业,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思维拓展,给学习困难的同学则更多的布置一些基础习题,巩固他们的课本知识,让他们通过基础练习更牢固的掌握课本知识,通过这种分层的作业任务同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传授他们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历史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研究[J].教育界,2019,(32):27-28.
  [2]曾宪懿.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2):102-103.
  [3]王本凤.初中历史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研究探寻[J].学周刊,2019,12(12):67.
  [4]郭利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层历史思维的方式探寻[J].文存阅刊,2019,(10):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5961.htm